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房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285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房改造方法,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变压器,散热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均与容纳腔相连通,进气口用于对位于变压器的底部,排气口用于对位于变压器的顶部。变压器工作产生热量,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变热向上流动,外界冷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容纳腔内,冷空气和变压器散发热量进行热交换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由对位于变压器顶部的排气口排出。散热结构形成的空气循环对变压器进行散热,不需要额外的供能来形成散热的空气循环,在保证变压器散热效果的情况下也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散热结构的结构简洁可靠,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房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房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持续推进、智能节能电网建设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发展的需要,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效率,对电力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于目前已建设好或已投运使用的配电房的升级改造方案一般为:更换变压器,将原有电房配置的变压器更换为级别更高的节能型、能效型变压器。但目前这些变压器在工作时都会散发大量热量,导致变压器温度上升,进而导致变压器功耗异常产生能源浪费和使用寿命降低。现有的变压器散热结构需要额外供电进行散热,增加了能源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然散热节能的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及电房改造方法。
[0004]一种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变压器,所述散热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气口用于对位于所述变压器的底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设备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变压器,所述散热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气口用于对位于所述变压器的底部,所述排气口用于对位于所述变压器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内还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围蔽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围蔽组件上,且所述排气组件位于所述围蔽组件在重力方向上的顶部,所述围蔽组件内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围蔽组件上开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排气组件内形成有所述散热通道,所述排气组件上开设有所述排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蔽组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进气口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围蔽组件的顶部,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围蔽组件的底部,所述排气组件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连接口上,以使所述容纳腔能够由所述连接口经过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蔽组件包括进气管和围蔽件,所述围蔽件内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围蔽件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穿设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重力方向相交,所述进气管上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开口朝向地面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进气口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进气口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旋梁庆宁戚宇祥宋丹菊关辉淋李飞方文杰许权安王华明周宇成张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