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功能增多,移动智能设备内部组件的体积减小、安装精度的要求增高。VCM线圈作为镜头调焦的驱动器经常运用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0003]VCM线圈的制作过程中绕线是关键步骤之一,而绕线过程的关键就是对绕线精度的控制,传统的VCM线圈绕制,一是采用手工操作,效率低、精度差,二是采用模具装夹进行机械化生产,但是由于VCM线圈体积很小,模具的结构设计相应小型化,装配时难以做到定位准确,产品品质受工人熟练度影响。为了适应VCM线圈的尺寸并提高VCM线圈绕线精度,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VCM线圈绕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VCM线圈体积很小而造成的VCM线圈绕线精度低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V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基座上的治具前后运动机构、绕线旋转机构、微调机构、治具驱动旋转机构、扯线缠线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基座为近U形结构,所述治具前后运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一侧板的外侧,所述绕线旋转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板上,所述绕线旋转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治具前后运动机构的滑动板上,所述微调机构固定在所述绕线旋转机构的主轴旋转杆上,所述治具驱动旋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微调机构的下方,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扯线缠线机构相邻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前后运动机构包括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包括支撑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所述支撑杆设有至少两个且均与所述基座的一侧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依次设置且均与所述基座的一侧板平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基座之间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旋转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旋转动力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联轴器与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旋转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上的螺母套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基座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的水平长孔通过连接座与第一光电传感器连接,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一侧面上设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间隙结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动力装置、滚珠花键、主轴旋转杆和副轴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动力装置通过安装架与所述基座水平连接,所述滚珠花键平行设置在所述主轴旋转杆的下方,所述副轴旋转杆与所述主轴旋转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主轴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主轴旋转杆远离所述副轴旋转杆的一端与第一同步轮连接,所述主轴旋转杆靠近所述副轴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微调机构连接,所述副轴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副轴旋转杆靠近所述主轴旋转杆的一端与第二同步轮连接,所述滚珠花键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基座的两侧板,所述滚珠花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滚珠花键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套与所述滑动板旋转连接,所述滚珠花键上设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轮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轮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同步轮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均通过皮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绕线治具头、调整块和治具座,所述绕线治具头与所述主轴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治具头远离所述主轴旋转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所述调整块,所述调整块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上设有所述治具座,所述连接槽的顶部、底部和两侧均与一个固定块固定连接,4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调节螺丝,位于所述连接槽两侧的两个固定块上的调节螺丝分别与所述调整块的两侧连接,位于所述连接槽顶部和底部的两个固定块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俊,刘涛,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