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16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扇叶端部的前掠角设计欠佳,导致稳定性较差,紊流较强,噪声较大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风扇的扇框内设有扇叶,扇叶的轮毂外径设有螺旋弯曲并等距弧形斜面分布的叶片,扇框的出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等距弧形弯曲的出风口静叶;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扇框的相连处出风口静叶之间夹角为α,并大于40度小于70度,扇叶的叶片处端部设有反向翘起的侧翼,扇叶的端部处前掠角为β,并大于20度小于50度,α与β之和大于70度小于100度,扇框的进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进风口导流圆角。上述扇叶的前掠角为不规律前掠角,从而侧翼有效减小风扇的失速,减少紊流及降低噪音。减少紊流及降低噪音。减少紊流及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风扇,是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

技术介绍

[0002]散热风扇一般是指用于CPU、显卡等主板设备散热的风扇,其中一些散热风扇还设有散热片,其实主要目的是将热量传导出来并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达到降温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电子产品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电子产品所安装的设备越来越精密,散热风扇广泛地应用于逆变器等设备。但由于逆变器发热量很大且元器件密集,需要散热风扇提供高静压和大流量,高静压和大流量的散热风扇同时伴随着大噪音。随着逆变器的家用化日渐普遍,人们对逆变器的噪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优化散热风扇的气动设计,以达到减小散热风扇的流体噪音,从而降低逆变器系统的整体噪音。风扇的噪音由电机噪音、机械摩擦噪音与风扇的流体噪音组成,由于散热风扇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而且机械摩擦噪声与电磁噪声非常之微弱,被流体掩盖掉了,所以对于风扇来说,主要表现为流体噪声。为此,现有一些风扇的扇叶端部设有翘起的翻边,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101722926,申请公布日2016.06.22,专利技术名称“风扇扇叶和风扇装置”。但现有另一些同类产品中常规的降噪方式为降低风扇的转速和减小框叶间隙的方式,前者降噪有效但是牺牲了风扇的解热性能,不能满足客户的系统解热,后者降噪效果有限且降低了风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结构设计欠佳,特别是扇叶端部的前掠角设计欠佳,导致稳定性较差,紊流较强,噪声较大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该风扇的扇框内设有扇叶,扇叶的轮毂外径设有螺旋弯曲并等距弧形斜面分布的叶片,扇框的出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等距弧形弯曲的出风口静叶;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扇框的相连处出风口静叶之间夹角为α,70
°
≥α≥40
°
,扇叶的叶片处端部设有反向翘起的侧翼,扇叶的端部处前掠角为β,50
°
≥β≥20
°
,100
°
≥α+β≥70
°
。上述扇叶的前掠角为不规律前掠角,不规律的前掠角会形成一个侧翼,侧翼能有效减小风扇的失速,减少紊流的生成,同时合适的框叶前掠搭配减少翼尖产生的紊流,从而降低风扇的噪音。
[0005]所述扇叶的前掠角为不规律前掠角,扇叶的端部处前掠角为β1,扇叶的端部到扇叶的轮毂处第二段侧翼前掠角为γ1,γ1>β1同时,γ1‑
β1>5
°
。从而由于γ1>β1,扇叶外缘处会生成一个侧翼,侧翼大幅减少扇叶压力面到扇叶吸力面的紊流,从而降低风扇的噪音。
[0006]所述扇叶的外缘处侧翼在叶片之间相连设置或间隔设置。所述扇叶的端部到扇叶的轮毂处第二段侧翼前掠角为γ,γ=3/4β。上述扇叶前掠角为规律性设计。
[0007]所述扇框的进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进风口导流圆角。上述扇框的进风口导流圆
角能有效降低风扇进风口的噪音。
[0008]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具有散热效果好、噪声小、紊流低、稳定性好的特点;其适合作为新型降噪结构风扇使用,及同类产品的进一步改进。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扇框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扇框内出风口静叶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扇叶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3的不规律前掠角扇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图3的规律前掠角扇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技术的进风口导流圆角处改进前后对比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序号及名称:1、扇框,101、出风口静叶,102、进风口导流圆角,2、扇叶,201、叶片,2011、侧翼,2012、扇叶吸力面,2013、扇叶压力面,202、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6所示,该风扇的扇框1内设有扇叶2,扇叶的轮毂202外径设有螺旋弯曲并等距弧形斜面分布的叶片201,扇框的出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等距弧形弯曲的出风口静叶101,扇框的进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进风口导流圆角102。扇框的相连处出风口静叶之间夹角为α,70
°
≥α≥40
°
,扇叶的叶片处端部设有反向翘起的侧翼2011,扇叶的端部处前掠角为β,50
°
≥β≥20
°
,100
°
≥α+β≥70
°
,扇叶的端部到扇叶的轮毂处第二段侧翼前掠角为γ,γ=3/4β。同时,扇叶的前掠角为不规律前掠角,扇叶的端部处前掠角为β1,扇叶的端部到扇叶的轮毂处第二段侧翼前掠角为γ1,γ1>β
1,
同时,γ1‑
β1>5
°
。上述由于γ1>β1,及扇叶外缘处会生成一个侧翼,侧翼大幅减少扇叶压力面2013到扇叶吸力面2012的紊流,从而降低风扇的噪音。扇叶的外缘处侧翼在叶片之间相连设置或间隔设置,五段翼型组成的扇叶,叶片的侧翼采用相连设置。
[0017]综上所述,现有业界常用的降噪方式为直接降低风扇转速和减小风扇扇框和扇叶径向间隙等技术,但上述方式直接降低风扇的转速虽然能达到降噪的效果,但是也降低了风扇的解热性能,不能满足客户的系统解热;同时,减小框叶间隙的方式降低风扇的噪音效果有限,且在风扇高速运转下了风扇扇框和扇叶摩擦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降低了风扇的可靠性。该风扇的风扇框叶结构,扇框进风口导流采用圆角过渡设计,扇框静叶采用强前掠设计,搭配动叶的规律前掠或不规律前掠设计,有效减小了风扇的紊流,在保证风扇可靠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风扇的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降噪结构风扇,该风扇的扇框(1)内设有扇叶(2),扇叶的轮毂(202)外径设有螺旋弯曲并等距弧形斜面分布的叶片(201),扇框的出风口一端孔口内径设有等距弧形弯曲的出风口静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1)的相连处出风口静叶(101)之间夹角为α,70
°
≥α≥40
°
,扇叶(2)的叶片(201)处端部设有反向翘起的侧翼(2011),扇叶的端部处前掠角为β,50
°
≥β≥20
°
,100
°
≥α+β≥7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降噪结构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良陈连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生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