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8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第一连接管、第一保护电极、接收电极、第二保护电极和第二连接管的端部依次开环连接,第一保护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环,接收电极与第二保护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环;发射电极的一端从第一连接管的一侧插入并沿第一连接管的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二连接管,发射电极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接管外,发射电极沿第一连接管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位于第一连接管的轴线凸起侧,且距第一连接管的轴线一定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含气率进行瞬态测量,可避免边缘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快速精准。测量快速精准。测量快速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气液两相流复杂多变的流动特性使得含气率的测量难度很大,准确检测两相流的各种参数对于现代工业设备的研究制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气

液两相流测量中较为常用的含气率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其中,接触式测量包括电导探针、光导探针等;非接触式测量包括超声波法、射线法、层析成像法(CT)、快关阀门法、压差法等。这些两相流含气率的测量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接触式测量一般会对管内两相流流动情况产生一定的扰动和影响,会破坏流场的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会降低测量精度;而非接触式测量虽然具有非侵入式测量的优点,但也都各有缺点,例如层析成像测量技术高度依赖图像重建算法的精度,在含气率较低的测量范围内才能保证测量效果,快关阀法不能适应在线测量等瞬态应用场景等,因此非接触式测量的适用范围有限,且精度略差。
[0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一保护电极(2)、第一绝缘环(3)、接收电极(4)、第二绝缘环(5)、第二保护电极(6)、第二连接管(7)和发射电极(8),所述第一保护电极(2)、所述接收电极(4)和所述第二保护电极(6)均呈管状,且所述第一连接管(1)、所述第一保护电极(2)、所述接收电极(4)、所述第二保护电极(6)和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曲率与待测螺旋管的曲率一致,所述发射电极(8)呈丝状;所述第一连接管(1)、所述第一保护电极(2)、所述接收电极(4)、所述第二保护电极(6)和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端部依次开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电极(2)与所述接收电极(4)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绝缘环(3),所述接收电极(4)与所述第二保护电极(6)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环(5);所述发射电极(8)的一端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一侧插入并沿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管(7),所述发射电极(8)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外,所述发射电极(8)沿所述第一连接管(1)轴线方向延伸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轴线凸起侧,且所述发射电极(8)距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轴线为设定距离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距离h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为螺旋半径;r为第一连接管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瞬态测量的电导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法兰(101),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法兰(701),所述第一法兰(101)与所述第二法兰(701)通过螺栓螺杆(9)连接后将所述第一保护电极(2)、所述第一绝缘环(3)、所述接收电极(4)、所述第二绝缘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雄朱彦霖陈可欣常福城李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