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57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涉及室内瓷砖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上龙骨、中段龙骨和杆体组件,所述上龙骨包括第一架体、第一对接滑槽、通杆孔和螺栓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转动钮,能使转动钮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后,能带动调位板进行上移或下降,这使得调位板进行上移或下降后,能带动第二扣座进行位移,而第二扣座在进行位移后,能对砖面进行牵引,因砖面顶端与第一对接块衔接,这使得砖面能将牵引力传递至第一对接块上,第一对接块受到牵引力后,能对调位弹簧进行挤压进行相对应的位移,这使得砖面的上下位置能进行更改,通过调整每层砖面的高度,能避免砖面之间出现缝隙或发生交错干涉。避免砖面之间出现缝隙或发生交错干涉。避免砖面之间出现缝隙或发生交错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瓷砖施工
,具体为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对室内瓷砖施工工艺中所使用的施工辅材类型,可将瓷砖铺装施工工艺大致分为湿法施工与干法施工等两大类。目前,绝大多数室内装饰装修项目中墙体瓷砖铺装工艺均采用了湿法作业,其是利用湿润的胶合剂作为粘性材料将各种瓷砖铺贴在墙体表面,通过胶合剂在水化反应后在墙体表面所形成的固化物来为瓷砖提供粘结力,干法施工则是利用龙骨悬挂的方式,将瓷砖悬挂在已固定在墙体的龙骨之上,其施工过程中无需使用湿润的胶合剂,故业界将该类型工艺统称为干法施。
[0003]现有的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在龙骨悬挂的过程中,容易因龙骨悬挂位点出现偏差或零件的尺寸偏差,导致悬挂的瓷砖之间存在缝隙,而因龙骨悬挂后整体位置无法调整,导致瓷砖之间的缝隙无法消除,这会影响铺设墙面的整体美观度。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及其干挂工艺,包括上龙骨、中段龙骨和杆体组件,所述上龙骨包括第一架体、第一对接滑槽、通杆孔和螺栓孔,所述第一架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对接滑槽,且第一架体的内侧开设有通杆孔,所述第一架体的底端外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侧安置有膨胀螺栓,所述第一对接滑槽的内侧安置有第一扣件,所述有第一扣件的外端安置有砖面,所述砖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扣件,所述中段龙骨安置于第二扣件的外端,所述设备的底部设置下龙骨,所述第一架体的内侧开设有槽体,且槽体的内侧设置有调偏组件,所述杆体组件安置于通杆孔的内侧,所述杆体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卡座、复位弹簧、卡块、连接板、调位螺栓、通气槽和支撑气囊,所述定位杆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定位卡座,且定位杆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外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端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调位螺栓,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开设有通气槽,且定位杆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气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扣座、第一衔接座、调位弹簧和第一对接块,所述第一扣座的外端连接有第一衔接座,且第一扣座的内侧连接有调位弹簧,所述调位弹簧的外端连接有第一对接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接块与砖面内侧的开槽通过胶水粘接,且第一对接块与调位弹簧弹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扣座、第二对接块和第二衔接座,所述第二扣座的外端连接有第二对接块,且第二扣座的底部外侧连接有第二衔接座。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龙骨包括第二架体、第二对接滑槽、转动钮、凸轮和调位板,所述第二架体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对接滑槽,且第二对接滑槽的外端设置有转动钮,所述转动钮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且凸轮的顶端连接有调位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段龙骨包括第三架体和第三对接滑槽和第四对接滑槽,所述第三架体的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三对接滑槽,且第三架体的底部内侧开设有第四对接滑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偏组件包括对扣座、转动齿轮、螺纹杆、横向转轴、纵向转座和贴板,所述对扣座的内侧设置有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连接有横向转轴,且横向转轴的外端连接有纵向转座,所述纵向转座的内侧连接有贴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对扣座与槽体卡合连接,且槽体在第一架体外端呈阵列状分布。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槽在定位杆的表面呈阵列状分布,且通气槽与支撑气囊相连通,并且支撑气囊的外表面与砖面的内表面相贴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该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的干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工作人员利用激光定位器对墙体指定位点进行定位,在定位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第一架体安置在激光定位的位置上,第一架体与墙体贴合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膨胀螺栓从螺栓孔打入墙体内侧,使第一架体与墙体进行稳定固定;
[0017]S2、工作人员将对扣座插入位于第一架体后端无法与墙体贴合位置的槽体内,使对扣座与槽体稳定卡合,此时工作人员旋转转动齿轮,使螺纹杆在对扣座内侧旋转并逐渐旋出,这使得对扣座带动贴板向非贴合的墙体处进行位移,直至贴板与墙体贴合,贴板的摆放方可通过横向转轴和纵向转座的旋转向任意方向调节,这使得贴板适应各种不平整以及倾斜的墙面;
[0018]S3、工作人员将定位杆插入至第一架体内侧的通杆孔内侧,通杆孔内侧开设有与卡块卡合的卡槽,定位杆插入通杆孔内侧的过程中,卡块首先会因挤压力挤压复位弹簧收回定位杆内侧,在卡块在与通杆孔内侧的卡槽齐平后,卡块会因复位弹簧的回弹卡入至通杆孔内侧的卡槽中,这使得定位杆与上龙骨进行固定,卡块在定位杆上呈阵列状分布,且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内侧均开设有通杆孔,这使得上龙骨与定位杆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以上龙骨和定位杆基准,将中段龙骨和下龙骨套在定位杆外端实现中段龙骨和下龙骨的安装;
[0019]S4、工作人员将第一对接块卡入砖面顶部两端的卡槽中,并将第二对接块卡入砖面底部两端的卡槽中,并在卡槽中涂抹粘合剂进行固定,实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与砖面的稳定固定,工作人员将第一衔接座与第一对接滑槽对接,第二衔接座与第三对接滑槽对接,实现砖面在上龙骨与中段龙骨外的铺设,工作人员将第一衔接座与第四对接滑槽对接,并使第二衔接座与第二对接滑槽对接,实现砖面在中段龙骨与下龙骨之间的铺设,工作人员将第一衔接座与第四对接滑槽对接,第二衔接座与第三对接滑槽对接,实现砖面在两个中段龙骨之间的铺设;
[0020]S5、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转动钮,使转动钮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后,带动调位板进行上移或下降,因第二衔接座在第二对接滑槽内侧是与调位板贴合的,这使得调位板进行上移或下降后,带动第二扣座进行位移,而第二扣座在进行位移后,对砖面进行牵引,因
砖面顶端与第一对接块衔接,这使得砖面将牵引力传递至第一对接块上,第一对接块受到牵引力后,对调位弹簧进行挤压进行相对应的位移,这使得砖面的上下位置进行更改,通过调整每层砖面的高度,避免砖面之间出现缝隙或发生交错干涉;
[0021]S6、工作人员在定位杆的底端拧入定位卡座,使定位卡座辅助定位杆与下龙骨进行位置固定,定位杆为通管,定位卡座与定位杆固定后,还可对定位杆的底端进行封堵,定位杆底端封堵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气泵与定位杆的顶端进行衔接,此时气泵工作,向定位杆内部注入空气,而空气通过通气槽输入至支撑气囊的内侧,这使得支撑气囊进行膨胀,支撑气囊膨胀后,与砖面的内表面进行贴合,支撑气囊采用硬度较高的橡胶材质,这使得支撑气囊与砖面贴合后,对砖面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气囊对砖面支撑,使砖面以夯实状态布置在设备外端,这避免砖面因中端悬空导致与外物碰撞时容易碎裂的情况发生,支撑气囊充气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龙骨(1)、中段龙骨(7)和杆体组件(10),所述上龙骨(1)包括第一架体(101)、第一对接滑槽(102)、通杆孔(103)和螺栓孔(104),所述第一架体(10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对接滑槽(102),且第一架体(101)的内侧开设有通杆孔(103),所述第一架体(101)的底端外侧开设有螺栓孔(104),所述螺栓孔(104)的内侧安置有膨胀螺栓(2),所述第一对接滑槽(102)的内侧安置有第一扣件(3),所述有第一扣件(3)的外端安置有砖面(4),所述砖面(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扣件(5),所述中段龙骨(7)安置于第二扣件(5)的外端,所述设备的底部设置下龙骨(6),所述第一架体(101)的内侧开设有槽体(8),且槽体(8)的内侧设置有调偏组件(9),所述杆体组件(10)安置于通杆孔(103)的内侧,所述杆体组件(10)包括定位杆(1001)、定位卡座(1002)、复位弹簧(1003)、卡块(1004)、连接板(1005)、调位螺栓(1006)、通气槽(1007)和支撑气囊(1008),所述定位杆(100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定位卡座(1002),且定位杆(100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003),所述复位弹簧(1003)的外端连接有卡块(1004),所述卡块(1004)的外端连接有连接板(1005),且连接板(1005)的内侧设置有调位螺栓(1006),所述定位杆(1001)的表面开设有通气槽(1007),且定位杆(1001)的外端连接有支撑气囊(10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3)包括第一扣座(301)、第一衔接座(302)、调位弹簧(303)和第一对接块(304),所述第一扣座(301)的外端连接有第一衔接座(302),且第一扣座(301)的内侧连接有调位弹簧(303),所述调位弹簧(303)的外端连接有第一对接块(3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块(304)与砖面(4)内侧的开槽通过胶水粘接,且第一对接块(304)与调位弹簧(303)弹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5)包括第二扣座(501)、第二对接块(502)和第二衔接座(503),所述第二扣座(501)的外端连接有第二对接块(502),且第二扣座(501)的底部外侧连接有第二衔接座(5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龙骨(6)包括第二架体(601)、第二对接滑槽(602)、转动钮(603)、凸轮(604)和调位板(605),所述第二架体(601)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对接滑槽(602),且第二对接滑槽(602)的外端设置有转动钮(603),所述转动钮(603)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604),且凸轮(604)的顶端连接有调位板(60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龙骨(7)包括第三架体(701)和第三对接滑槽(702)和第四对接滑槽(703),所述第三架体(701)的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三对接滑槽(702),且第三架体(701)的底部内侧开设有第四对接滑槽(7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偏组件(9)包括对扣座(901)、转动齿轮(902)、螺纹杆(903)、横向转轴(904)、纵向转座(905)和贴板(906),所述对扣座(901)的内侧设置有转动齿轮(902),且转动齿轮(902)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903),所述螺纹杆(903)的顶端连接有横向转轴(904),且横向转轴(904)的外端连接有纵向转座(905),所述纵向转座(905)的内侧连接有贴板(90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扣座(901)
与槽体(8)卡合连接,且槽体(8)在第一架体(101)外端呈阵列状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1007)在定位杆(1001)的表面呈阵列状分布,且通气槽(1007)与支撑气囊(1008)相连通,并且支撑气囊(1008)的外表面与砖面(4)的内表面相贴合。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室内瓷砖干挂墙面结构的干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利用激光定位器对墙体指定位点进行定位,在定位完成后,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明阮兴周彤黄昱霖张长春于聪赵干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