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交通锥,又称锥形路标、锥形筒、红帽子、方尖碑,是一种道路交通隔离警戒设施。设在需要临时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保护施工现场设施和人员等场所周围或以前适当地点。广泛应用高速公路、路口车道、道路施工地段。
[0003]现有技术中的交通锥摆放装置装载量较小,针对长距离的摆放需要大量的交通锥,在装载量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多次停止,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进行交通锥的装载,过程所需劳动量较大,摆放效率较低,同时交通锥多为整摞放置在装置内,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在进行自动拾取上层或下层交通锥是易带动相邻的交通锥脱落,影响摆放效率。
[0004]因此,亟需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自动输送组件,所述自动输送组件上放置有若干组交通锥叠,所述交通锥叠包括若干叠放在一起的交通锥(3),所述自动输送组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交通锥(3)对应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靠近所述车体(1)车头的一端,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自动输送组件传动连接;限位拾取组件,所述限位拾取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靠近所述车体(1)车尾的一端,所述限位拾取组件用于从自动输送组件上拾取所述交通锥(3);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拾取组件上,所述放置组件与所述限位拾取组件上的所述交通锥(3)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顶端的主轴(4),所述主轴(4)靠近所述车体(1)车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圆盘(5),所述圆盘(5)远离所述车体(1)车头的一侧沿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盘(5)上的第一承载架(6),所述圆盘(5)上沿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滑槽(7),所述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架(8),所述第一承载架(6)与所述第二承载架(8)对应设置,所述交通锥(3)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架(6)和所述第二承载架(8)之间,所述圆盘(5)内设置有调节件,所述第二承载架(8)和所述调节件对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轴(4)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槽(7)内的螺纹杆(9),所述第二承载架(8)与所述螺纹杆(9)螺纹连接,所述圆盘(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通过连接轴(11)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螺纹杆(9)一端伸入到所述圆盘(5)内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承载架(6)、所述第二承载架(8)上的限位拨片(14),所述交通锥(3)包括椎体(312)、提拉环(313)和底座(314),所述提拉环(313)靠近所述车体(1)尾端,所述底座(314)靠近所述圆盘(5),所述限位拨片(14)与所述底座(314)抵接,所述限位拨片(14)与所述第一承载架(6)、所述第二承载架(8)之间设置有第一扭力弹簧(15),所述第一扭力弹簧(15)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拨片(14)和所述第一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娟,贾猛,卢春光,张鹏宇,戴二壮,张艳,李纪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