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设备及自适应扫描区域降低CT辐射的扫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31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T扫描设备及自适应扫描区域降低CT辐射的扫描方法,该CT扫描设备包括:CT主体,包括球管、探测器和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包括两个准直叶片,两个所述准直叶片可沿X轴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准直叶片之间的间距可调;床板,可受驱动地沿Z轴进入所述CT主体,并且所述床板可受驱动地沿X轴方向移动,以使病灶位置在所述探测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探测器的中部;所述Z轴为所述床板的推送方向,所述X轴为水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Z轴。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扫描设备在对局部器官进行扫描时,患者会承受多余的射线辐射,并且由于局部器官在扫描后的成像位置位于探测器的边缘,因此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因此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因此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扫描设备及自适应扫描区域降低CT辐射的扫描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CT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T扫描设备及自适应扫描区域降低CT辐射的扫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CT系统影像链是由球管,准直器,扫描床,探测器组成。球管,准直器和探测器集成在扫描架旋转部分上跟随旋转,描床搭载患者进行Z向运动。扫描过程可简单描述为,球管发射X射线,准直器控制射线的扇角,射线穿过躺在床板上的患者,探测器接受射线完成扫描过程。
[0003]由球管发射的射线扇角是由准直器中叶片的开缝大小决定,当前叶片的设计主要分为两种:1.由两个可Z向独立运动的叶片组成,通过叶片端面的距离控制穿过准直器的射线扇角。
[0004]2.由一个具有多个开缝的叶片组成,不同宽度对应不同的扇角。
[0005]扫描床需要搭载患者移动至扫描中心,使病灶区处于扫描扇角内部,令射线完全穿过病灶去完成扫描。但是当扫描心脏,肺,四肢等局部器官时,病灶区位于患者一侧,因此另一侧的射线并没有起到成像作用,导致患者会承受多余的射线辐射,危害患者健康,并且由于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CT主体,包括球管、探测器和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包括两个准直叶片,两个所述准直叶片可沿X轴方向移动,以使两个所述准直叶片之间的间距可调;床板,可受驱动地沿 Z轴进入所述CT主体,并且所述床板可受驱动地沿X轴方向移动,以使病灶位置在所述探测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探测器的中部;所述Z轴为所述床板的推送方向,所述X轴为水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Z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还包括顶盖和设于所述顶盖上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准直叶片设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准直叶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准直叶片沿X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沿X轴方向开设有滑轨,所述准直叶片滑动设于所述滑轨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第一轨道条和第二轨道条,所述第一轨道条和所述第二轨道条的相对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准直叶片的两侧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CT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其中一个所述准直叶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准直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的第一侧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的第二侧啮合的齿条。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毅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