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13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6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符合IEEE802.11系列标准的通信装置能够以在各个频带中独立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第一模式、或者以在各个频带中同时进行发送或接收的第二模式进行通信。在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使用多个频带中的各个频带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期间、已经判断为已经满足了与通信模式相关的特定条件的情况下,通信装置基于多个频带来确定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带,并且使用所确定的多个频带来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行通信。行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使用量一直在增长,并且正在开发各种通信技术来满足需求的增长。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已经通过终端装置提高了诸如包数据、语音和视频等的因特网通信的吞吐量,并且各种技术开发目前正在进行中。
[0003]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WLAN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所进行的大量标准化工作在WLAN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知有IEEE 802.11系列标准作为标准WLAN通信标准之一,并且包括IEEE 802.11n/a/b/g/ac、IEEE 802.11ax和其他标准(专利文献1)。例如,802.11ax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来实现高达9.6千兆位每秒(Gbps)的高峰吞吐量以及在拥塞条件下的较高通信速度。
[0004]最近,名为IEEE 802.11be的任务组作为后继标准而启动,以进一步改善吞吐量、频率利用效率和通信延迟。在IEEE 802.11be中,正在考虑同时使用2.4GHz、5GHz和6GHz频带中的多个频带(无线电通道)向单个STA(站/终端装置)发送的多链路技术。迄今为止,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STA已经连接到接入点(AP)并且在单个频带上与接入点通信数据。多链路技术通过使AP和STA同时在至少两个无线电通道上通信数据,来使得可以提高吞吐量。
[0005]引文列表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50133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使用多链路技术的通信(多链路通信)包括多个通信模式。例如,存在AP和STA在多个频带上独立地发送和接收的异步模式以及AP和STA在多个频带上同步地发送和接收的同步模式。还存在根据情况来使用同步模式或异步模式的半异步模式。
[0010]异步模式是AP和STA在所使用的各个频带中独立地发送和接收并且各个装置(AP和STA)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的模式。当同一装置同时发送和接收时,如果在用于发送和接收的相应频带之间只存在小的间隔,则所发送的信号可能作为无线电干扰进入接收电路,这引起对接收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装置内干扰。因此,在异步模式中,不能使用诸如引起装置内干扰的频带等的具有小间隔的频带。另一方面,同步模式是AP和STA在所使用的各个频带中同时发送或接收的模式。因此,可以使用诸如可能发生装置内干扰的频带等的具有小间隔的频带。关于STA,支持多链路技术的STA将被称为“ML

STA”,以及不支持多链路技术的STA将被称为“Non

ML

STA”。
[0011]如上所述,多链路通信可以提高吞吐量,但是如果AP和ML

STA没有以适当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则吞吐量可能会降低。例如,假设AP和ML

STA正在使用引起装置内干扰的小
间隔的多个频带以同步模式进行多链路通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Non

ML

STA使用一个频带与AP通信时,ML

STA和AP有必要考虑其他频带中的装置内干扰。换句话说,在ML

STA和AP之间的使用所述其他频带的通信中,当AP正在向Non

ML

STA发送时,只有发送是可能的,而当AP正在从Non

ML

STA接收时,只有接收是可能的。结果,在ML

STA中出现通信故障时间,并且吞吐量下降。
[0012]此外,当AP和ML

STA正在以同步模式进行多链路通信时,当在实时双向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应用中使用时,无法同时发送和接收。这有时会影响应用的使用。
[001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确定多链路通信中使用的适当频带的技术。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一个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信装置被配置如下。也就是说,该通信装置符合IEEE 802.11系列标准,并且包括:通信部件,用于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各个频带上独立地进行发送和接收,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各个频带上同时进行发送或接收;判断部件,用于判断是否满足与改变通信模式有关的预定条件;以及确定部件,用于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要用于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频带。在所述通信部件正在以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使用多个频带中的各个频带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期间、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件基于所述多个频带来确定用于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带,并且所述通信部件使用所确定的多个频带来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001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7]这使得可以确定多链路通信中使用的适当频带。
[0018]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注意,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附图说明
[0019]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0]图1是示出网络的配置的示例的图。
[0021]图2A是示出通信装置(AP、ML

STA)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0022]图2B是示出通信装置(Non

ML

STA)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0023]图3A是示出通信装置(AP、ML

STA)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0024]图3B是示出通信装置(Non

ML

STA)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0025]图4是示出确保不发生装置内干扰所需的频率间隔值的概念图。
[0026]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由AP执行的用于与ML

STA连接的处理的流程图。
[0027]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在AP和ML

STA之间执行的连接处理的序列图。
[0028]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链路的频率间隔的图。
[0029]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由AP执行的用于与Non

ML

STA连接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0]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AP和Non

ML

STA之间执行的连接处理的序列图。
[0031]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针对链路的频带改变的概念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通信装置,其符合IEEE 802.11系列标准,所述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件,用于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各个频带上独立地进行发送和接收,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各个频带上同时进行发送或接收;判断部件,用于判断是否满足与改变通信模式有关的预定条件;以及确定部件,用于在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要用于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频带,其中,在所述通信部件正在以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使用多个频带中的各个频带与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期间、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件基于所述多个频带来确定用于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带,并且所述通信部件使用所确定的多个频带来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两个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预定间隔的情况下,所述通信部件以所述第二模式在所述两个频带上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在所述两个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是至少所述预定间隔的情况下,所述通信部件以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在所述两个频带上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间隔是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这两者在所述两个频带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所需的频率间隔值。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不支持使用多个频带的通信的第二其他通信装置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第一频带上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频带上,所述通信部件正在以所述第二模式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以及在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多个频带中的与所述第一频带相邻的至少一个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小于所述预定间隔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件改变所述相邻的至少一个频带使得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相邻的至少一个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是至少所述预定间隔,并且确定使用改变后的多个频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部件正在使用改变后的多个频带以改变后的通信模式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期间、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带上与所述通信装置断开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件根据通信状况判断为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以及所述确定部件确定使用所述相邻的至少一个频带已经被恢复到改变前的频带的多个频带。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不支持使用多个频带的通信的第二其他通信装置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第二频带上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其中,在所述第二频带上,所述通信部件正在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森谷光央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