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05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摘棉花的机械。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棉机,其采棉头的采棉通道前面设有棉株拢集器,两侧设有采棉辊,且采棉头还设有该采棉辊的传动机构和用于输送籽棉的输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棉辊为周边均匀设有多个采锭的、轴线竖直的采棉辊;所说采锭的轴线平行于采棉辊轴线,并绕其公转,且位于采棉通道侧处于采棉状态的采锭自转,其它采锭与使其自转的构件处于脱开状态,该运动形式由所述传动机构实现;所述的输棉机构位于采棉辊外侧。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采棉机采棉效率高、所采摘棉花含杂率低,且防火性能好,结构紧凑。(*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摘棉花的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圆柱形 采锭的采棉机,属于农业收获机械。(二)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发展,在较大面积的农田里,棉花收获基本上都是 机械采摘。就目前来看,用于机械采摘棉花的采棉机基本上被以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美国凯斯和帝尔采棉机占据了目前采棉机市场的较大份额,其价格多在20 30万美元。美国的采棉机采头多数包括具有纺 锤形采锭的采头、脱棉装置和负压吸棉装置的采棉机,其中所述采锭的工 作形式是绕所述采头轴线公转和以设置在其中部的轴自转的行星运动模 式,其工作方式是将棉株整体输送到该采头内,依靠采锭将籽棉巻扯下来, 接着将籽棉脱下来,由负压吸棉装置将籽棉输送到盛棉箱内,在此过程中, 所说的采锭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升温较快,因此,为了避免棉花这种易燃 物质自燃,通常需要设置专门的喷水装置以对其降温,结构复杂,且如果 不对收获的籽棉进行及时晾晒,可能导致籽棉变质;即便如此,在实际收 获过程中仍然出现过将采棉机械烧毁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其采棉结构 决定了其采棉方式,使得在采棉之前要对待采棉田喷洒落叶素,以减小含 杂率,即便是如此,其含杂率仍然高于18 30%,对籽棉的后期处理带来较 多的困难。由于我国是产棉大国,国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对采棉机械进行了很多 有益的探索,其中国家局第2003101009058号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全 自动采棉机的采棉头,其包括棉株拢集器、传动机构,其采用布满弹性拨 打棍的采棉巻轴将籽棉采集下来,不过由于拨打辊与棉花的结合力较小, 其采棉与采杂质不加区分,难以获得含杂率较低的籽棉。此外国家局第 2007100888925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采棉机的采棉摘锭以 及由该摘锭构成的采棉机采摘头,其采棉摘锭用弹性橡胶材料制做,表面 有横向凸起的条纹,其原理是借助于采棉摘锭的摩擦力将棉花拨打下来。 由于棉纤维容易缠绕在摩擦力较大的物体之上,如果没有将棉花清理下所 述采棉摘锭的装置,必然会造成棉纤维将采棉摘锭包覆住,而失去采棉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其原理仍然是拨打,目前自动化采棉都是在棉株上的 棉花基本开放完毕后开始的,上面的铃、壳与棉株的结合力已经很小了, 也就是说上述采棉过程很容易将上述杂质和叶子一块采摘下来,加之棉纤 维容易混杂的缺陷,很不容易将棉花与杂质分离,其含杂率仍然偏高。此 外上述两种采棉设备由于采棉构件持续运转,仍然需要考虑防火问题,结 构相对比较复杂。国家局第200610141979X号技术专利申请则公开了一种高度自动 化的棉田收获机械,其在电脑的控制下通过摄像头在棉田中拍照获取图像 数据,图像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棉花在棉田中的空间坐标,电脑根据此坐 标参数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机械手臂动作到位,从而实现多个机械手臂在棉 田中同时采棉。显然,其收获方式类同于人工采摘,含杂率非常低,不过 由于机械手臂目前主要靠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来驱动,那么上述每个机 械手臂为了实现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至少需要三台电机,正如上面所提到的 采棉机一样其使用是在棉株上的棉花基本上全部开放后进行收获,每棵棉 株上面的棉铃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显然要想达到较快速的收获,必然所 需机械手臂会很多,其控制点数则至少三倍于该手臂数量,其结构的复杂 程度就目前来看达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如果从目前的主流单片机或者 PLC来看,其输入输出点数都有限,根本不能适应效率要求较高的棉花收 获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为了克服现在采棉设备效率较低或者所采摘棉花含 杂率太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采棉效率高、所采摘棉花含杂率低,且防火 性能好的采棉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技术采棉机,其采棉头的采棉通道前面设有棉株拢集器,两侧 设有采棉辊,且采棉头还设有该采棉辊的传动机构和用于输送籽棉的输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棉辊为周边均匀设有多个采锭的、轴线竖直的 采棉辊;所说采锭的轴线平行于采棉辊轴线,并绕其公转,且位于采棉通道侧处于采棉状态的采锭自转,其它采锭与使其自转的构件处于脱开状态,该运动形式由所述传动机构实现;所述的输棉机构位于采棉辊外侧。上述采棉机,所述采锭的上下轴颈安装于所述采棉辊上下面板上,且 采锭端部设置有摩擦轮,所述采棉辊传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采棉辊转动的大齿轮和固定的、位于采棉通道侧的、与采棉辊轴线同轴的弧形摩擦片, 该弧形摩擦片通过压紧装置与位于采棉通道侧的采锭摩擦轮配合。对于采棉辊的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所述采锭的上下轴颈安 装于所述采棉辊上下面板上,且采锭端部设置有小齿轮,所述采棉辊传动 机构包括用于驱动采棉辊转动的大齿轮和固定的、位于采棉通道侧的、与 采棉辊轴线同轴的扇形齿轮,该扇形齿轮与位于通道侧的采锭小齿轮啮合。对于所述采锭,沿其轴线均匀设置有锯片,相应地,每个采棉辊相对 于采棉通道和棉株进入方向后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刷掉采锭上面籽棉的毛上述采棉机,所述采棉通道每侧有两个采棉辊,两采棉辊的大齿轮通 过一惰轮传动;所述锯片通过长度一致的套筒间隔。上述采棉机,采棉头的采棉辊系统的原动构件为液压马达,其输出轴 的齿轮与采棉通道一侧的一个大齿轮啮合,并通过一惰轮与另一侧的一个 大齿轮啮合,且大齿轮在通道侧切向速度与棉株进入采棉通道的速度方向 一致。上述采棉机,所述输棉机构包括位于采棉辊外侧空间后面的压縮空气 管道和前面的输棉管道。上述采棉机,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输棉管道尾端的盛棉箱和位于盛 棉箱前面的操作控制室,以及承载两者的底盘,所述采棉头通过固定连杆 球铰在该底盘上,并在底盘上设有用于采棉头升降的升降机构。上述采棉机,所述底盘还设有前驱动轮和后轮,并设有所述盛棉箱的 自卸装置。所述盛棉箱为网笼式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知,其特征之采锭不像现在的采锭始终 处于运转状态,而是在采棉状态处于自转状态,其它状态与驱动其自转的 装置处于脱离状态,首先是从实现该运动形式的机械结构上来说,在采棉状态为行星轮结构形式,很容易就能够实现;而上述的脱离状态则我们可以很容易可以考虑的一点是行星轮机构去掉部分驱动行星轮转动的驱动机 构即可实现,其机械结构的设计制造实现难度不大,和现有的采棉机械相 比成本在此处相差无几。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采锭有部分的空 闲时间,耗能少,同时也减少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量,经实验验证,在 正常的棉花收获季节(深秋)条件下,这种结构在没有喷水降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采棉构件表面温度低于棉花燃点,不会出现棉花自燃的情况, 解决了现在棉花机械收获的一大难题。进一步地,可以因此而省去喷水降 温系统,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此外,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垂直 设置的采棉辊,也就是和棉株正常生长的方向一致,采锭竖直运转,不需 要将棉桃、棉壳不加区分的巻入,相对于现在多数采锭水平转动的结构形 式,其所采摘棉花含杂率比较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阐明一下本技术,使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棉头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采棉头采棉辊传动机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棉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棉机,其采棉头(7)的采棉通道(10)前面设有棉株拢集器(5),两侧设有采棉辊,且采棉头还设有该采棉辊的传动机构和用于输送籽棉的输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棉辊为周边均匀设有多个采锭(6)的、轴线竖直的采棉辊;所说采锭的轴线平行于采棉辊轴线,并绕其公转,且位于采棉通道侧处于采棉状态的采锭自转,其它采锭与使其自转的构件处于脱开状态,该运动形式由所述传动机构实现;所述的输棉机构位于采棉辊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王树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