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8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属于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井盖生产用金属模具中喷洒脱模剂,铺设碳纤维织物作为骨架,碳纤维织物由经过预处理的碳纤维编制而成;步骤2:将经过预处理的废轮胎颗粒和芦苇纤维颗粒与炭黑以及低收缩添加剂一同添加到化学反应釜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增加其活性和粗糙度,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度,使得以碳纤维为材料生产的碳纤维织物与芦苇纤维颗粒以及废轮胎颗粒之间的集合度高,进而提高了复合型井盖的整体性能,以碳纤维织物为骨架,制得的井盖具有消音减震作用,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振动对井盖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井盖脱离井口出现滑脱的不良现象。能够避免井盖脱离井口出现滑脱的不良现象。能够避免井盖脱离井口出现滑脱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道路设施
的专利技术专利,其中中国专利CN103909601B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云井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木纤维颗粒50—70份,塑料颗粒20—50份,碳酸钙5—15份,辅料3—8份。云井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造粒,混料,熔合,挤压,压铸,冷却,该技术方案中云井盖的配料少,成型后,承载能力强,抗冲击,不易腐蚀、碎裂,主要采用的是木纤维和塑料颗粒,质量较轻,不笨重,生产的工艺和流程简单,绿色环保。
[0004]现有技术中的井盖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相较于混凝土和金属材质的井盖,具有质量轻的优点,但抗震能力较弱,车辆行驶在路面上时会产生振动,在振动的作用下,井盖容易脱离井口,进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井盖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相较于混凝土和金属材质的井盖,具有质量轻的优点,但抗震能力较弱,车辆行驶在路面上时会产生振动,在振动的作用下,井盖容易脱离井口,进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防滑脱井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向井盖生产用金属模具中喷洒脱模剂,铺设碳纤维织物作为骨架,碳纤维织物由经过预处理的碳纤维编制而成;
[0010]步骤2:将经过预处理的废轮胎颗粒和芦苇纤维颗粒与炭黑以及低收缩添加剂一同添加到化学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处理,搅拌速度为600

700r/min;
[0011]步骤3:经过处理的废轮胎颗粒和芦苇纤维颗粒与炭黑以及低收缩添加剂均匀混合后,对化学反应釜进行加热处理,并控制化学反应釜内的搅拌机构运转,在加热和搅拌处理的过程中添加碳酸钙和辅料;
[0012]步骤4:将熔合后的混料浇注到井盖生产用金属模具中,采用一次加热模压成型,固化冷却脱模后进行打磨修边处理,获得井盖。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废轮胎颗粒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15]取适量的废轮胎颗粒和苯乙烯加入到化学反应釜中;
[0016]接着向化学反应釜中添加规定量的引发剂,废轮胎颗粒、苯乙烯与引发剂均匀混合后对化学反应釜作密封处理;
[0017]废轮胎颗粒、苯乙烯与引发剂在化学反应釜内完成反应后,先冷却至室温再取出,将取出的反应产物加入到丙酮溶液中做浸泡处理;
[0018]使用氯苯溶液对经过浸泡处理的产物进行洗涤,获得预处理废轮胎颗粒。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废轮胎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

0.3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丙酮溶液中做浸泡处理的浸泡时常为22

24h,所述聚合物需在38

42℃环境下干燥至恒重。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芦苇纤维颗粒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25]取干燥后的芦苇纤维颗粒置于化学反应釜中,向化学反应釜中注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混合做浸泡处理;
[0026]向化学反应釜中加入马来酸酐溶液,再加入规定量的引发剂;
[0027]引发剂、马来酸酐溶液与芦苇纤维颗粒完成反应后,将反应产物浸泡到无水乙醇中22

24h,获得预处理后的芦苇纤维颗粒。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9]所述芦苇纤维颗粒在去离子水中的浸泡时长为30min,所述引发剂为无水亚硫酸钠和过硫酸铵共引发体系的混合物。
[00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1]所述引发剂加入到化学反应釜后对化学反应釜内部进行升温,化学反应釜的内部温度升温至100℃后反应3h。
[003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3]所述引发剂、马来酸酐溶液与芦苇纤维颗粒完成反应后,将反应产物浸泡到无水乙醇中22

24h,获得处理后的芦苇纤维颗粒。
[00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5]所述碳纤维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36]利用碳纤维的导电性能,以碳纤维为阳极材料,耐腐蚀材料为阴极材料;
[0037]所述阴极材料为不锈钢板或石墨板;
[0038]以酸碱盐为电解液,在碳纤维表面发生阳极氧化。
[003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0]1、本专利技术中,对碳纤维进行氧化改性处理,能够在碳纤维表面引入极性基团,增加其活性和粗糙度,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度,使得以碳纤维为材料生产的碳纤维织物与芦苇纤维颗粒以及废轮胎颗粒之间的集合度高,进而提高了复合型井盖的整体性能,以碳纤维织物为骨架,制得的井盖具有消音减震作用,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振动对井盖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井盖脱离井口出现滑脱的不良现象。
[0041]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苯乙烯与废轮胎颗粒发生接枝反应,有利于提高废轮胎颗粒的
相容性,并改善了废轮胎颗粒的界面粘附性,芦苇纤维颗粒中含有大量的羟基,表现出很强的极性,导致其与废轮胎颗粒间界面相容性差,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在使用芦苇纤维颗粒进行处理,使用处理后的芦苇纤维颗粒作为井盖的生产基料,能够在实现废旧轮胎二次利用的基础上,有利于提升井盖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使得生产出的井盖具有优异的强度和抗冲击强度。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4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中废轮胎颗粒的预处理工艺流程图;
[004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中芦苇纤维颗粒的预处理工艺流程图;
[004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滑脱井盖及制备方法中碳纤维的预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脱井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井盖生产用金属模具中喷洒脱模剂,铺设碳纤维织物作为骨架,碳纤维织物由经过预处理的碳纤维编制而成;步骤2:将经过预处理的废轮胎颗粒和芦苇纤维颗粒与炭黑以及低收缩添加剂一同添加到化学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处理,搅拌速度为600

700r/min;步骤3:经过处理的废轮胎颗粒和芦苇纤维颗粒与炭黑以及低收缩添加剂均匀混合后,对化学反应釜进行加热处理,并控制化学反应釜内的搅拌机构运转,在加热和搅拌处理的过程中添加碳酸钙和辅料;步骤4:将熔合后的混料浇注到井盖生产用金属模具中,采用一次加热模压成型,固化冷却脱模后进行打磨修边处理,获得井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脱井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轮胎颗粒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取适量的废轮胎颗粒和苯乙烯加入到化学反应釜中;接着向化学反应釜中添加规定量的引发剂,废轮胎颗粒、苯乙烯与引发剂均匀混合后对化学反应釜作密封处理;废轮胎颗粒、苯乙烯与引发剂在化学反应釜内完成反应后,先冷却至室温再取出,将取出的反应产物加入到丙酮溶液中做浸泡处理;使用氯苯溶液对经过浸泡处理的产物进行洗涤,获得预处理废轮胎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脱井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轮胎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2

0.3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脱井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中做浸泡处理的浸泡时常为22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一黄长征臧林静刘正涛孟凡涛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拜斯特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