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80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催化剂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多孔钙钛矿型LaCo
0.7
Fe
0.3
O3臭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臭氧氧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内的应用热点,在污染物降解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臭氧氧化是单级反应,对于不饱和键的氧化能力非常强,属于无选择性的氧化,无法进一步氧化单键,其矿化能力比较弱,甚至TOC值没有变化。因此,此氧化模式极大地限制了臭氧氧化的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臭氧氧化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0003]钙钛矿型氧化物成本低廉、易于合成,同时具有灵活的晶体结构和可调节的电子结构,成为了氧化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一般的钙钛矿型氧化物存在分散性差、比表面积小等缺点,不利于有效反应活性点暴露和气体传输。多孔钙钛矿具有显著增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为反应中间体的传输提供通道,并且可以为臭氧氧化催化反应的进行提供场所,改善催化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SiO2微球硬模板法制备多孔LaCo
0.7
Fe
0.3
O3臭氧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所述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可以为气体和离子的传输提供通道,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用于臭氧催化。/>[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0~29m2/g,孔道直径为130~550nm。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尺寸为130~550nm的SiO2微球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成悬浮液,悬浮液的浓度为1.21~9.81mg/mL;
[0009]S2、将摩尔比为10:7:3的硝酸镧、硝酸钴和硝酸铁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
[0010]S3、将步骤S2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1的悬浮液中,调节溶液pH至9~11,然后将溶液在50~70℃下持续搅拌干燥形成前驱体;
[0011]S4、将前驱体在500~600℃下煅烧,得到产物,将产物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研磨;
[0012]S5、将研磨后的产物浸泡在NaOH溶液中,持续搅拌洗去二氧化硅微球,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多孔LaCo
0.7
Fe
0.3
O3。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SiO2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4]将正硅酸四乙酯、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氨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在室温下静置,得到白色悬浊液,通过离心收集并洗涤至中性,最后在50~70℃下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即为SiO2微球。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正硅酸四乙酯、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氨水的体积比为3.8~19:18:120:2.5~7.5。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2中,络合剂为柠檬酸,柠檬酸与硝酸盐摩尔比为2~3:1;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加入量为硝酸盐质量的15%。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4中,将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500~600℃下煅烧2~4h,升温速率为10℃/min。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5中,将研磨后的产物浸泡在2mol/L的NaOH溶液中,在70~80℃下持续搅拌6~24h洗去二氧化硅微球,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多孔LaCo
0.7
Fe
0.3
O3。
[0019]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的应用,具体为在臭氧催化中的应用。
[0020]优选地,采用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对盐酸四环素处理1h后,降解盐酸四环素浓度为100mg/L,臭氧通入量为50mg/min,对比非模板法制备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其降解率至少提高了15%,总有机碳去除率至少提高25%。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SiO2模板剂尺寸的大小来控制多孔LaCo
0.7
Fe
0.3
O3孔径的大小,并且经过申请人研究发现,通过控制SiO2模板剂尺寸为130~550nm,能够使得制得的多孔LaCo
0.7
Fe
0.3
O3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且孔洞分布较均匀;本专利技术无需昂贵的设备,反应过程易于控制。
[0023]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孔LaCo
0.7
Fe
0.3
O3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降低了钙钛矿颗粒的团聚现象,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多孔通道可以为反应过程中离子和气体的传输提供通道,加快传输速率,并且为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提供场所,改善催化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a)、(b)、(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130n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280nm和实施例3制备的550nm的SiO2的扫描电镜照片。
[0025]图2(a)、(b)、(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3获得的多孔钴铁酸镧(LaCo
0.7
Fe
0.3
O3,130nm)、多孔钴铁酸镧(280nm)和多孔钴铁酸镧(550nm)的扫描电镜图。
[0026]图3是实施例2获得的多孔钴铁酸镧(280nm)与钴铁酸镧粉末的N2吸脱附曲线,插图为孔径分布图。
[0027]图4是直接臭氧氧化四环素以及添加实施例2所得多孔钴铁酸镧(280nm)催化剂氧化四环素的吸光度曲线(光波长356nm)。
[0028]图5是直接臭氧氧化四环素以及添加实施例2所得多孔钴铁酸镧(280nm)催化剂氧化四环素的TO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SiO2微球模板剂的制备:
[0031]量取3.8~19mL正硅酸四乙酯、18mL去离子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0~29m2/g,孔道直径为130~550nm。2.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米级SiO2微球和钙钛矿前驱体凝胶混合,得到前驱体,然后依序经过焙烧,碱液洗涤,干燥,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尺寸为130~550nm的SiO2微球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成悬浮液;S2、将硝酸镧、硝酸钴和硝酸铁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S3、将步骤S2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1的悬浮液中,调节溶液pH至9~11,然后将溶液在50~70℃下持续搅拌干燥形成前驱体;S4、将前驱体在500~600℃下煅烧,得到产物,将产物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研磨;S5、将研磨后的产物浸泡在NaOH溶液中,持续搅拌洗去二氧化硅微球,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多孔LaCo
0.7
Fe
0.3
O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孔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
0.7
Fe
0.3
O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SiO2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硅酸四乙酯、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氨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在室温下静置,得到白色悬浊液,通过离心收集并洗涤至中性,最后在50~70℃下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即为SiO2微球。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春明刘昊权黄浩胡婕杨涛姚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嘉陶无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