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7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包括步骤:(1)绘制输电走廊区域的基础图层;(2)获取遥感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面域监测信息,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面域监测图层;(3)获取北斗导航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终端定位信息,将所述终端定位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终端定位图层;(4)基于所述面域监测图层和终端定位图层,检测所述面域监测图层的预设区域与所述终端定位图层的终端标识区的重叠度,若重叠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在重叠区域绘制报警图层。则在重叠区域绘制报警图层。则在重叠区域绘制报警图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分系列的多颗卫星发射及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完成,对于遥感卫星与北斗导航卫星的综合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0003]当前,针对地质灾害监测、杆塔倾斜监测、气象监测等应用场景,国内外均开始研究基于遥感卫星成像、动态数据后处理、导航信息与遥感信息融合等诸多前沿技术。
[0004]研究发现,当前输电走廊长度很长、分布范围较广,而高压输电走廊多位于地灾多发的山区,针对输电走廊的人工巡检困难,成本较高。考虑到现有人工巡检所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期望结合应用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以获得一种代替人工巡检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从而对输电走廊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合应用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以获得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并代替人工巡检,对输电走廊进行实时监测。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包括步骤:
[0007](1)绘制输电走廊区域的基础图层;
[0008](2)获取遥感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面域监测信息,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面域监测图层;
[0009](3)获取北斗导航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终端定位信息,将所述终端定位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终端定位图层;
[0010](4)基于所述面域监测图层和终端定位图层,检测所述面域监测图层的预设区域与所述终端定位图层的终端标识区的重叠度,若重叠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在重叠区域绘制报警图层。
[0011]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基础图层包括地貌数据、地形数据和输电走廊数据。
[0012]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基础图层被设置为电网GIS地图。
[0013]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在步骤(2)中,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叠加到所述电网GIS地图上,以融合形成三维GIS图。
[0014]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在步骤(2)中,所述面域监测信息包括自然灾害监测信息、地质变形监测信息。
[0015]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在步骤(4)中,所述报警图层的位置即为自然灾害和/或地质变形发生的位置。
[0016]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还具有步骤(5):基于所述报警图层,配合所述面域监测信息,即可规划最优救援抢修路线。
[0017]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所述自然灾害监测信息包括洪水灾害信息。
[0018]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所述洪水灾害信息包括:洪水淹没范围、洪水受淹时间和洪水水深。
[0019]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在步骤(2)中,所述遥感卫星通过多景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干涉技术采集输电走廊区域的面域监测信息。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遥感卫星与北斗导航卫星的有机结合,获得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能够建设一个动态、可视实时、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系统,以代替人工巡检,对输电走廊进行实时检测。其中,遥感卫星可提供输电走廊区域的空间信息数据源,是图像信息采集和数据获取的基础;北斗导航卫星可提供高精度定位技术和授时技术,可提供输电走廊区域的精确空间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从而对遥感卫星获得的遥感图像显示信息和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专利技术人主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研究遥感卫星与北斗导航卫星信息融合,其主要是经过处理后的遥感卫星影像与北斗导航卫星提供的位置之间的信息融合,从而利用这种信息融合技术,代替人工巡检,对输电走廊进行实时检测。
[0024]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包括步骤:
[0025](1)绘制输电走廊区域的基础图层;
[0026](2)获取遥感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面域监测信息,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面域监测图层;
[0027](3)获取北斗导航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终端定位信息,将所述终端定位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终端定位图层;
[0028](4)基于所述面域监测图层和终端定位图层,检测所述面域监测图层的预设区域与所述终端定位图层的终端标识区的重叠度,若重叠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在重叠区域绘制报警图层。
[0029]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这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中,其能够利用北斗导航卫星提供的位置信息及遥感卫星收集处理的图像,并基于上述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快速确定灾害点的位置,再指导地面人员针对性地详查,其监测精度可达到毫米级。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具体将遥感卫星在潜在地质灾害、地质隐患的排查及预警、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面。其中,遥感卫星具有全天候、大尺度服务持续等优势,其可以具体通过多景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干涉技术,对输电走廊区域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地灾普查,以找出可能存在的高危风险区域。
[0031]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基础图层包括地貌数据、地形数据和输电走廊数据。
[0032]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基础图层被设置为电网GIS地图。
[0033]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叠加到所述电网GIS地图上,以融合形成三维GIS图。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基于目前亚米级分辨率的立体及平面能力,遥感卫星能为输电走廊区域提供高频次更新的三维GIS图,并提供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的气象要素以及环境要素,如温度、风速、湿度和植被信息。其中,其具体过程是:遥感卫星拍摄指定的输电走廊区域的三维图像并做处理,然后叠加到电网GIS地图上,以融合形成三维GIS图,从而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可视性更高的地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绘制输电走廊区域的基础图层;(2)获取遥感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面域监测信息,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面域监测图层;(3)获取北斗导航卫星实时采集的输电走廊区域的终端定位信息,将所述终端定位信息与所述基础图层融合,以形成终端定位图层;(4)基于所述面域监测图层和终端定位图层,检测所述面域监测图层的预设区域与所述终端定位图层的终端标识区的重叠度,若所述重叠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在重叠区域绘制报警图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基础图层包括地貌数据、地形数据和输电走廊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基础图层被设置为电网GIS地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及遥感卫星的输电走廊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所述面域监测信息叠加到所述电网GIS地图上,以融合形成三维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辉王勇臧志斌赵光郑越峰潘飚周萌宋磊李兰心朱良腾程爱粉葛子昭杨敏庞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