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循环使用的防粘模注浆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注浆装置
,具体为可循环使用的防粘模注浆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凝成型技术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和有机聚合物化学结合,将高分子单体聚合的方法灵活地引入到陶瓷成型工艺中,通过制备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陶瓷料浆来实现净尺寸成型高强度、高密度、均匀性好的陶瓷坯体。
[0003]目前注凝成型的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产品在模具里受热固化时会因为热膨胀产生较大的应力,模具需要通过在注浆口处注入料浆,现有的注浆口装置是由封口机、软管、卡子、PV管、扎带五部分组成。当模具内充满料浆时,料浆会顺着软管流出来,然后通过软管自身的韧性来调节产品在保压、固化膨胀时产生的应力,当应力超过软管自身韧性极限时容易产生爆管现象。而且由于模具注浆时间较长,一般为1
‑
2小时,料浆会沿着模具注浆流入,极易把模具注浆口内外拐角的脱模剂冲刷掉,使产品在脱模时粘在模具上影响脱模而造成报废。软管由于在使用时会膨胀变形无法重复回收使用,每做一只产品就要进行一次更换,对员工组装操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循环使用的防粘模注浆口装置,包括能够固定安装在模具注浆口处的注浆外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外套筒(4)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能够注入料浆的内筒(3),所述内筒(3)底端设有能够在料浆的浮力作用下沿着所述注浆外套筒(4)上下升降的增浮结构;所述注浆外套筒(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盖帽(1),所述盖帽(1)上设有能够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损坏的调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防粘模注浆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盖帽(1)顶端的盖板面(11),所述盖板面(11)上设有能够排出多余料浆和气体以降低内部注浆压力的导通孔(10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防粘模注浆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外套筒(4)外筒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的滚槽(401),且所述调压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面(11)下方的筒体(12),所述筒体(12)内筒壁上可转动的安装有多组与所述滚槽(401)相互对应的滚珠(13),所述筒体(12)通过所述滚珠(13)能够沿着所述滚槽(401)上下移动以避免料浆固化膨胀时过大的压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燕,高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核晶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