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55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及连接于下水口之下的下水腔,还包括:回水管道,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开有位于下水口旁侧的回水口,所述回水管道设于水槽本体外且用于将下水腔与回水口相连接;封盖,用于将回水口打开或关闭;弹性件;喷淋臂,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围绕进水口向下延伸的导流套;支撑套,上端与导流套下端转动连接,该支撑套的下端与所述回水口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套与回水口相连接状态下,所述封盖被支撑套下端抵压至回水管道中从而使喷淋臂与回水管道相连通,在所述支撑套脱离回水口状态下,所述封盖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将回水口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在洗碗机与普通水槽之间切换使用,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用户的厨房中一般设置有两个水槽,如果安装水槽式洗碗机,则其中一个水槽作为普通水槽使用,另一个水槽作为洗碗机的洗涤槽使用。洗涤槽内安装有喷淋系统,无法作为普通水槽使用。
[0003]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202010900533.0《一种清洗篮及应用有该清洗篮的水槽》披露了一种可以将水槽作为洗碗机使用、也可以作为普通水槽使用的结构。清洗篮包括具有洗涤腔的清洗篮本体,清洗篮本体具有自底部延伸至侧部的流道,清洗篮本体的内壁上开有供流道中的水喷出的喷孔,清洗篮本体底部设置有下凹的圆形汲水区,该汲水区与所述流道相连通,汲水区中设置有用于将清洗篮本体底部的水泵至流道中的叶轮。使用时,叶轮旋转将清洗篮底部的水汲入清洗篮侧部的流道中,并进一步通过喷孔对清洗篮中的果蔬或碗碟进行喷淋式清洗;清洗篮与水槽便于集成,将清洗篮放入水槽中,盖上封盖,即可作为自动清洗机使用,在不需要作为清洗机使用时,将清洗篮自水槽中取出,同时取出封盖,即可作为普通水槽使用。
[0004]上述结构在洗碗机与普通水槽之间进行切换时非常方便,但是,作为洗碗机使用时,需要配备特殊结构的清洗篮,并同时在水槽底部安装结构复杂的驱动机构,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在使用清洗篮时,由于清洗篮内的水流系统独立于水槽存在,难以进行过滤、集渣,存在排渣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保留原水槽造型的基础上集成回水系统从而简化整体结构、降低成本,且便于在洗碗机与普通水槽之间切换使用的清洗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及连接于下水口之下的下水腔,还包括:
[0008]回水管道,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开有位于下水口旁侧的回水口,所述回水管道设于水槽本体外且用于将下水腔与回水口相连通;
[0009]封盖,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回水口处,用于将回水口打开或关闭;
[0010]弹性件,使所述封盖始终保持向上移动从而将回水口关闭的趋势;
[0011]喷淋臂,该喷淋臂的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围绕进水口向下延伸的导流套;
[0012]支撑套,该支撑套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下端转动连接,该支撑套的下端与所述回水口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套与回水口相连接状态下,所述封盖被支撑套下端抵压至回水管道中从而使喷淋臂与回水管道相连通,在所述支撑套脱离回水口状态下,所述封盖在
弹性件的驱动下将回水口关闭。
[0013]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道的上部为对应回水口向下延伸的竖向部分,所述封盖能上下移动地设于该竖向部分中,所述弹性件设于封盖的底部。上述回水管道不仅用于回水,还为封盖及弹性件提供的装配空间,整体结构紧凑。
[0014]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道竖向部分的内径大于回水口的直径,所述封盖顶部设置有能在其将回水口关闭状态下与回水口相插配的填充部,该填充部的下方设置有能与回水口的底部边缘相抵的挡块。当上述填充部插置在回水口中时,填充部的上壁面与水槽本体的内底壁相齐平,以保持原水槽底壁的完整性,保持较好的导水及过滤、集渣效果。
[0015]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对应回水口向上延伸的定位柱,相应的,所述封盖下部设置有能与定位柱相插配的导向套,所述的弹性件套置在定位柱外且至少部分位于导向套中。优选地,所述定位柱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从而在衔接处形成托台,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该托台相抵、上端与导向套的内顶壁相抵。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对弹性件及封盖的安装稳定性。
[0016]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道的下部为自竖向部分下端向一侧水平弯折并延伸的横向部分,所述竖向部分与横向部分之间平滑过渡,所述定位柱设于竖向部分与横向部分的平滑过渡处。设置在该处,定位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将水流向上引导的作用。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套的上端设置有转接套,该转接套的上壁面开有供导流套下端插置其中的插接口,所述导流套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转接套的内顶壁相转动配合的凸卡。喷淋臂的顶壁上开有若干喷射方向不同的喷水孔,在喷射水柱的作用下,上述结构便于实现喷淋臂的转动喷淋。
[0018]优选地,所述支撑套下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相应的,所述回水口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支撑套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约束在水槽本体的底壁上。该结构便于将喷淋臂下方的支撑套可拆卸的连接在水槽本体底部。所述支撑套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扭臂。该结构便于在安装喷淋臂及支撑套时对其进行旋转施力。
[0019]优选地,所述支撑套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且用于抵压封盖上壁面的压脚。该结构可将封盖向下压的位移增大,提高导水效果。
[0020]优选地,所述水槽本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围绕下水口外围局部下凹的导流区域。该结构有利于提高集渣效果及回水速度。
[0021]优选地,所述下水腔中设置有集渣篮,在所述喷淋臂与回水口相对连接状态下,所述下水腔构成为喷淋臂供水的回水腔。本专利技术可将下水腔适当做大,在保留原水槽造型的基础上,集渣篮即可以作为过滤网板使用,又可以用于集渣,一物两用,简化了整体结构,便于使用。
[0022]优选地,所述下水腔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将下水腔中的水快速排走的排水机构,所述下水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机构的上端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接。设置上述结构,有利于快速将水排出,并实现水槽本体无余水、保持清洁的效果。
[0023]优选地,所述下水腔中和/或下水腔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对经过下水腔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件。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水腔的外周壁上包覆有用于对经过下水腔的水进行加热的厚膜加热件。在将水槽本体作为清洗机使用时,上述结构可迅速对回水进行加热,从
而提高加热效果;并且,由于采用包覆下水腔外周壁的厚膜加热件,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热能损失;该加热件同时对集渣篮进行加热,还可以保持集渣篮干燥、卫生,杀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水腔与回水管道之间通过回水驱动机构相连接。从而为喷淋臂喷射水柱提供动力。
[0025]优选地,所述的回水驱动机构为水泵,所述下水腔的侧部设置有横向布置且与水泵进水端相连接的导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位于其顶部且与回水管道的下端相连接。
[0026]优选地,所述导水管的第一端与下水腔侧部切向连接、第二端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该结构有利于降低能量损失。
[0027]优选地,所述导水管包括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衔接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内侧部分成形于下水腔的内壁上且与下水腔贯通、外侧部分凸出于下水腔之外,所述第二段为内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段且靠近入水端的部分与下水腔成形为一体,所述第三段为直筒段。上述结构有利于加快回水速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水槽本体(1),所述水槽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口(11)及连接于下水口(11)之下的下水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管道(14),所述水槽本体(1)的底部开有位于下水口(11)旁侧的回水口(13),所述回水管道(14)设于水槽本体(1)外且用于将下水腔(12)与回水口(13)相连通;封盖(5),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回水口(13)处,用于将回水口(13)打开或关闭;弹性件(9),使所述封盖(5)始终保持向上移动从而将回水口(13)关闭的趋势;喷淋臂(4),该喷淋臂(4)的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41)及围绕进水口(41)向下延伸的导流套(43);支撑套(44),该支撑套(44)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43)转动连接,该支撑套(44)的下端与所述回水口(1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套(44)与回水口(13)相连接状态下,所述封盖(5)被支撑套(44)下端抵压至回水管道(14)中从而使喷淋臂(4)与回水管道(14)相连通,在所述支撑套(44)脱离回水口(13)状态下,所述封盖(5)在弹性件(9)的驱动下将回水口(13)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道(14)的上部为对应回水口(13)向下延伸的竖向部分(141),所述封盖(5)能上下移动地设于该竖向部分(141)中,所述弹性件(9)设于封盖(5)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道(14)竖向部分(141)的内径大于回水口(13)的直径,所述封盖(5)顶部设置有能在其将回水口(13)关闭状态下与回水口(13)相插配的填充部(51),该填充部(51)的下方设置有能与回水口(13)的底部边缘相抵的挡块(5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道(14)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对应回水口(13)向上延伸的定位柱(140),相应的,所述封盖(5)下部设置有能与定位柱(140)相插配的导向套(54),所述的弹性件(9)套置在定位柱(140)外且至少部分位于导向套(54)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40)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从而在衔接处形成托台(143),所述弹性件(9)的下端与该托台(143)相抵、上端与导向套(54)的内顶壁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道(14)的下部为自竖向部分(141)下端向一侧水平弯折并延伸的横向部分(142),所述竖向部分(142)与横向部分(142)之间平滑过渡,所述定位柱(140)设于竖向部分(141)与横向部分(142)的平滑过渡处。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44)的上端设置有转接套(45),该转接套(45)的上壁面开有供导流套(43)下端插置其中的插接口(451),所述导流套(43)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转接套(45)的内顶壁相转动配合的凸卡(431)。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44)下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440),相应的,所述回水口(1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130),所述支撑套(44)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宏波孔祥奎黄兆钱王小艳朱灯光顾洪良茅忠群诸永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