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及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29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及蹦床。框架连接结构,包括面管框架、支撑脚管、护网管、连接管;面管框架由单元面管围绕而成;单元面管设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支撑脚管设有第三管接头;护网管设有第四管接头;连接管贯穿有第一插孔;第一管接头贯穿有第二插孔;第一管接头插入至连接管中,且第二插孔与第一插孔对应;第二管接头插入连接管内,并插入至第一管接头中;第三管接头穿过第一插孔,并露出于连接管;第四管接头插入至第三管接头中,并通过连接件与第三管接头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构成连接结构的零件少,组装难度低,安装方便;构成连接结构的各零件成型容易,制造工序简单;连接稳定,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度。和耐久度。和耐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及蹦床


[0001]本技术涉及蹦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及蹦床。

技术介绍

[0002]蹦床主要由蹦床框架、护网杆、跳布、护网、弹簧系统等组成,蹦床框架主要由面管框架、面管连接头、支撑脚管组成。目前市场上用于蹦床框架单元的连接,都是设计成T型结构的面管连接头进行连接,其设计的接头制造时都需要采用焊接工艺进行加工。其存在如下缺点:1、焊接大都采用人工或机器人焊接操作,存在环境、安全和健康危害,且焊接后不能确保所有零件的焊接部位的牢固和结构尺寸的稳定;2、T型接头焊接区在户外失去保护易失效生锈,导致零件结构失效而报废,且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3、采用焊接工艺的T型连接头,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制造时间长、质量稳定性无法完全保证;4、T型连接头长时间使用后,蹦床框架面管端部和T型连接头连接处使用并受力后会产生交变载荷,使T型连接头焊缝易产生细小裂纹进而使之开裂变形,导致蹦床框架失效,进而影响整个蹦床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管框架、多个支撑脚管、多个护网管、连接管;所述面管框架由多个单元面管围绕而成;所述单元面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支撑脚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三管接头;所述护网管的底端设置有第四管接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接管的管壁在上下方向贯穿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管接头的端部具有第三开口,第一管接头的管壁在上下方向贯穿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三管接头的顶端具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一管接头从第一开口插入至连接管中,且第二插孔与第一插孔对应;所述第二管接头从第二开口插入连接管内,并从第三开口插入至第一管接头中;所述第三管接头的顶端从下向上穿过第一插孔,并部分露出于连接管;所述第四管接头的底端从第四开口向下插入至第三管接头中,并通过连接件与第三管接头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弹片和固定于弹片端部的弹珠;所述第三管接头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第四管接头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连接件用于在第三管接头插入至第四管接头内且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重合时,弹珠在弹片的作用下,穿设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对第三管接头和第四管接头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蹦床的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接头的管壁的端部在上下方向贯穿有半插孔,该半插孔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品生刁品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海圻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