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防跑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27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公开了一种钻探防跑偏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支架和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的防跑偏机构,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钻探设备的第一定位孔,所述防跑偏机构包括操作箱、轴向驱动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轴向驱动结构设置于操作箱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齿轮和与齿轮相连接的固定夹杆,所述固定夹杆的与操作箱转动连接,并且固定夹杆的夹持端延伸至操作箱外,所述轴向驱动结构上设置有啮合块,所述啮合块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夹持结构,所述啮合块两侧分别通过与两侧夹持结构的齿轮相拟合,所述啮合块两侧夹持结构的固定夹杆的夹持端之间形成夹持口。本申请的钻探防跑偏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防跑偏能力。探防跑偏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防跑偏能力。探防跑偏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防跑偏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探防跑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尤其是一种钻探防跑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岩土工程勘查是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对于建筑建设工程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建设越来越多,岩土工程勘查需求逐渐加大,其设备在不断更新与完善。
[0003]传统的钻探设备在进行钻探操作时,钻探与地面接触或者在底层内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钻探设备受到冲击力可能会发生偏移,使得钻探跑偏,亟需改进。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较多的防跑偏机构,总来的来看,绝大多数现有的防跑偏机构均是利用锥状定位杆进行定位,从而达到防跑偏的目的。例如公开号为CN211851677U、CN218150751U等专利申请均公开了类似的防跑偏机构。不过,申请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钻探时,由于钻探设备的震动冲击较大,锥状定位杆容易脱离原定位位置,钻探设备仍会出现偏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探防跑偏装置,有效提高防跑偏能力。...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钻探防跑偏装置,包括主体支架(1)和设置于主体支架(1)上的防跑偏机构,所述主体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钻探设备(2)的第一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跑偏机构包括操作箱(11)、轴向驱动结构和夹持结构,所述轴向驱动结构设置于操作箱(11)上,所述夹持结构包括齿轮(16)和与齿轮(16)相连接的固定夹杆(17),所述固定夹杆(17)的与操作箱(11)转动连接,并且固定夹杆(17)的夹持端延伸至操作箱(11)外,所述轴向驱动结构上设置有啮合块(15),所述啮合块(15)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夹持结构,所述啮合块(15)两侧分别通过与两侧夹持结构的齿轮(16)相拟合,所述啮合块(15)两侧夹持结构的固定夹杆(17)的夹持端之间形成夹持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探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驱动结构还包括电机(12)、往复丝杠(13)和移动轴承(14),所述电机(12)与往复丝杠(13)传动配合,所述往复丝杠(13)沿轴向布置,所述移动轴承(14)螺纹连接在往复丝杠(13)上,并且与操作箱(11)11沿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啮合块(15)设置于移动轴承(14)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探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1)底部沿固定夹杆(17)的活动方向设置开设有限位槽(18),所述固定夹杆(17)的夹持端通过限位槽(18)延时至操作箱(11)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探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跑偏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主体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陈技张立曾勇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