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皱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20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皱带装置,涉及防皱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顶部设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的顶部设有防皱带盖板;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第一转盘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移动板向相反方向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连接板顶端移动,连接板顶端移动带动U型件升降,U型件升降带动防皱带盖板升降,可以起到水平调节防皱带盖板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使得碳带防皱盖板的两侧与碳带之间的张力均匀的作用,便于人们的使用。便于人们的使用。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皱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皱带
,尤其涉及一种防皱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条码打印机是一种专用的打印机。条码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的最大区别就是,条码打印机的打印是以热为基础,以碳带为打印介质(或直接使用热敏纸)完成打印,这种打印方式相对于普通打印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实现连续高速打印。条码打印机所打印的内容一般为企业的品牌标识、序列号标识、包装标识、条形码标识、信封标签、服装吊牌等。
[0003]现有的条码打印机内的碳带防皱效果较差,在调节碳带防皱盖板与碳带防皱底板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同时旋转两个螺丝钉,很难保持碳带防皱盖板为水平状态,使得碳带防皱盖板的两侧与碳带之间的张力不均匀,降低了碳带防皱盖板的调节精度,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碳带调整过程中,很难保持碳带防皱盖板为水平状态,使得碳带防皱盖板的两侧与碳带之间的张力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皱带装置的技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皱带装置,包括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顶部设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的顶部设有防皱带盖板;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向螺杆;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一端之间,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二凹槽和转杆。
[0006]优选的,所述防皱带盖板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壁与毛刷板的两侧壁相贴。
[0007]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套设并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贯穿并滑动有限位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二U型板的两侧内壁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二U型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的内部均销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销轴连接有U型件,所述U型件的底部与防皱带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板的顶部一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部一端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一凹槽内且使两端的固定杆贯穿第一U型板,所述固定杆与第一U型板销轴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U型板的顶部另一端中心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且靠近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方形槽,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第一U型板的一侧并延伸到两个第二方形槽内且与第一U型板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形槽的内壁均滑动有卡扣板,所述
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二方形槽内设有反向的螺纹,所述转杆贯穿卡扣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卡扣板的一侧壁均固定有卡杆,所述第二U型板的底部另一端中心处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卡杆嵌入到固定块两端并与其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盘,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表面均套设固定有橡胶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转动第一转盘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带动移动板向相反方向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连接板顶端移动,连接板顶端移动带动U型件升降,U型件升降带动防皱带盖板升降,可以起到水平调节防皱带盖板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使得碳带防皱盖板的两侧与碳带之间的张力均匀的作用,便于人们的使用。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转动第二转盘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通过其表面设有双向的螺纹带动卡扣板移动,卡扣板移动带动卡杆脱离固定块内,可以起到方便打开第二U型板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方便使碳带放置到防皱带盖板与毛刷板之间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皱带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皱带装置的调节组件结构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皱带装置的第一U型板结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皱带装置的卡扣组件结构立体图。
[0018]图例说明:1、第一U型板;2、第二U型板;3、毛刷板;4、防皱带盖板;5、限位板;6、调节组件;61、双向螺杆;62、移动板;63、限位杆;64、第一方形槽;65、连接板;66、U型件;67、第一转盘;7、第一凹槽;8、固定板;9、固定杆;10、卡扣组件;101、第二凹槽;102、第二方形槽;103、转杆;104、第二转盘;105、卡扣板;106、卡杆;10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皱带装置,包括第一U型板1,第一U型板1的顶部设有第二U型板2,第一U型板1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有毛刷板3,毛刷板3的顶部设有防皱带盖板4;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2两侧内壁之间,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螺杆61;卡扣组件10,卡扣组件10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一端之间,卡扣组件10包括第二凹槽101和转杆103。
[0022]其整个实施例1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第一U型板1的顶部设有第二U型板2,可以起到打开第一U型板1放置碳带的效果,再通过第一U型板1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有毛刷板3,毛刷板3的顶部设有防皱带盖板4,可以起到对碳带进行防皱的效果;再通过调节组件6,调
节组件6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2两侧内壁之间,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螺杆61,可以起到水平调节防皱带盖板4的效果;再通过卡扣组件10,卡扣组件10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一端之间,卡扣组件10包括第二凹槽101和转杆103,可以起到使第一U型板1与第二U型板2之间卡扣连接的效果。
[0023]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防皱带盖板4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一侧壁与毛刷板3的两侧壁相贴;双向螺杆61的两端均套设并螺纹连接有移动板62,移动板62的两端均贯穿并滑动有限位杆63,双向螺杆61的两端均贯穿第二U型板2的两侧内壁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限位杆63的两端均贯穿第二U型板2并与其固定连接,移动板62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方形槽64,第一方形槽64的内部均销轴连接有连接板65,连接板65的另一端销轴连接有U型件66,U型件66的底部与防皱带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U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皱带装置,包括第一U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1)的顶部设有第二U型板(2),所述第一U型板(1)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固定有毛刷板(3),所述毛刷板(3)的顶部设有防皱带盖板(4);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2)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双向螺杆(61);卡扣组件(10),所述卡扣组件(10)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一端之间,所述卡扣组件(10)包括第二凹槽(101)和转杆(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皱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皱带盖板(4)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一侧壁与毛刷板(3)的两侧壁相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皱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61)的两端均套设并螺纹连接有移动板(62),所述移动板(62)的两端均贯穿并滑动有限位杆(63),所述双向螺杆(61)的两端均贯穿第二U型板(2)的两侧内壁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63)的两端均贯穿第二U型板(2)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2)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方形槽(64),所述第一方形槽(64)的内部均销轴连接有连接板(65),所述连接板(65)的另一端销轴连接有U型件(66),所述U型件(66)的底部与防皱带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李涤锋黄美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大时代印刷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