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19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护底钢筋笼、顶部防护钢筋笼和防护部,防护部用于设置在河岸边坡上,顶部防护钢筋笼设置在防护部上,防护部包括分层设置的基底部和上层部,基底部和上层部均由块石组成,基底部的块石直径小于上层部的块石直径,上层部设置在护底钢筋笼和顶部防护钢筋笼之间并分别与护底钢筋笼和顶部防护钢筋笼相抵,护底钢筋笼、顶部防护钢筋笼中设有增重部,避免了进占过程中戗堤下挑角受渗透和冲刷导致的间歇性发生坍塌,使戗堤堤头扎实、稳定,施工便捷、经济合理,确保堤头稳定、工程安全截流。工程安全截流。工程安全截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是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截流中,合龙前应采取措施对戗堤堤头进行防护。截流期间戗堤堤头处的抛投料受水流扰动和冲刷影响,存在少量抛投料被水流带走、长时间冲刷后戗堤堤头局部存在坍塌的现象。当龙口宽度小于一定程度后,戗堤渗流量、流速增大,戗堤下游侧受凸出山体影响,高流速对戗堤下挑角形成冲刷,进占过程中戗堤下挑角受渗透和冲刷间歇性发生坍塌。截流前若单纯采用块石、土石混合料方式进行戗堤预进占堤头防护,安全风险高、抛投料损失大,可能造成截流失败、严重危及工程安全。为解决在河床表层砂卵石层抗冲能力差、深厚软弱堰塞湖相沉积形成的覆盖层等工程性状差的条件下确保戗堤堤头稳定、实现工程安全、顺利截流,特研制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解决河床表层砂卵石层抗冲能力差、深厚软弱堰塞湖相沉积形成的覆盖层等工程性状差的条件下确保戗堤堤头稳定、实现工程安全、顺利截流。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包括护底钢筋笼、顶部防护钢筋笼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用于设置在戗堤上,所述顶部防护钢筋笼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上,所述防护部包括分层设置的基底部和上层部,所述基底部和上层部均由块石组成,所述基底部的块石直径小于所述上层部的块石直径,所述上层部设置在所述护底钢筋笼和顶部防护钢筋笼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护底钢筋笼和顶部防护钢筋笼相抵,所述护底钢筋笼、顶部防护钢筋笼中设有增重部。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基底部包括堤头防护区和表层防护区。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上层部中的块石块径≥1m。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基底部中的块石块径为0.5m~0.8m。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增重部包括石块。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护底钢筋笼和顶部防护钢筋笼的钢筋网格间为20cm,所述增重部的石块粒径不小于30cm。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石块密实填充在所述护底钢筋笼和顶部防护钢筋笼中。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顶部防护钢筋笼设置有若干层,并呈阶梯状布置。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基底部厚度大于所述上层部的厚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河床表层砂卵石层抗冲能力差、深厚软弱堰塞湖相沉积形成的覆盖层等工程性状差的困难条件下工程截流取得明显效果,其钢筋笼等特殊材料对戗堤堤头及戗堤上下游一定范围进行全面防护,避免了进占过程中戗堤下挑角受渗透
和冲刷导致的间歇性发生坍塌,使戗堤堤头扎实、稳定,施工便捷、经济合理,确保堤头稳定、工程安全截流。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剖面布置图;
[0016]图2为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0017]图3为应用案例中戗堤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如图1,包括护底钢筋笼1、顶部防护钢筋笼4和防护部,其中护底钢筋笼1设置在河床上,优选宽度与左右预进占之间河床相等,护底钢筋笼1规格尺寸为1m
×
1m
×
2m(长
×

×
高),石笼主次筋均采用C20钢筋。钢筋网格间距20cm,采用电弧搭接焊焊接。
[0021]顶部防护钢筋笼4规格尺寸为1m
×
1m
×
2m(长
×

×
高),石笼主次筋均采用C20钢筋。钢筋网格间距20cm,采用电弧搭接焊焊接。
[0022]护底钢筋笼1、顶部防护钢筋笼4中设有增重部,增重部优先为石块,成本低,可就地取材,在钢筋笼内码放石块,石块粒径不小于30cm,内部充填密实。
[0023]防护部用于设置在河岸边坡上,如图1,顶部防护钢筋笼4设置在防护部上,防护部包括分层设置的基底部2和上层部3,基底部2和上层部3均由块石组成,基底部的块石直径小于上层部的块石直径,即基底部2由大块石组成,上层部3由特大块石组成,其中大块石可采用施工当地材料块石料,块径要求在50cm至80cm之间。特大块石采用施工当地材料块石料,块径要求大于100cm。上层部3设置在护底钢筋笼1和顶部防护钢筋笼4之间并分别与护底钢筋笼1和顶部防护钢筋笼4相抵,在压力作用下,保证上层部3的稳定,避免因冲刷造成坍塌。
[0024]优选地,如图1,基底部2包括堤头防护区21和表层防护区22,其中表层防护区22水平布置在戗堤上层,避免截流作业时,河岸因压力对防护部形成向河流中心方向的挤压,堤头防护区21布置在进占提头上。
[0025]优选地,所述基底部2厚度大于所述上层部3的厚度。提高稳定性。
[0026]如图1,顶部防护钢筋笼4在布置时可设置有若干层,并呈阶梯状布置。
[0027]顶部防护钢筋笼4的最高点应高于施工期月平均水位。
[0028]具体的,本方案实际应用案例:拉哇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枢纽采用河床布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2709m,坝顶长度398m,坝顶宽15m,最大坝高239m。拦河坝导流工程包括右岸平行布置的2条导流隧洞、上、下游全年土石围堰。
[0029]上游围堰堰顶高程2597m,堰顶长度187.75m,堰顶宽度15m,最大堰高60m。如图3,截流戗堤与围堰堰体结合、布置在围堰防渗墙轴线下游,距离导流洞进口下游侧翼墙头部约210m,垂直于主河床。戗堤与上游防渗墙平行、相距72.5m,并与围堰轴线平行、相距约75m。
[0030]拉哇水电站工程截流标准采用10年一遇11月平均设计流量Q=639m3/s,对应截流戗堤挡水水位2548.193m,戗堤堤顶高程2550m。截流戗堤施工区河道为深厚软弱堰塞湖相沉积形成的覆盖层,工程性状差,覆盖层厚度65m~68m。白格堰塞湖溃堰洪水过后,拉哇水电站坝址区河床平均降低1m~2m,表层Qal

5砂卵石层抗冲能力差。拉哇水电站工程采用单戗宽戗堤从左向右单向立堵的截流方式,将截流材料从龙口左岸向右岸抛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直至全部拦断。
[0031]工程截流中,合龙前应采取措施对戗堤堤头进行防护。根据拉哇水电站工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底钢筋笼(1)、顶部防护钢筋笼(4)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用于设置在戗堤上,所述顶部防护钢筋笼(4)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上,所述防护部包括分层设置的基底部和上层部,所述基底部(2)和上层部(3)均由块石组成,所述基底部的块石直径小于所述上层部的块石直径,所述上层部设置在所述护底钢筋笼(1)和顶部防护钢筋笼(4)之间并分别与所述护底钢筋笼(1)和顶部防护钢筋笼(4)相抵,所述护底钢筋笼(1)、顶部防护钢筋笼(4)中设有增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2)包括堤头防护区(21)和表层防护区(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截流戗堤堤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部(3)中的块石块径≥1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截流戗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张曦彦廖雯杨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