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17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包括反光衣本体,反光衣本体包括冷感面料、封边和反光条,冷感面料的表面开设有袖口和领口,冷感面料的边缘处缝制有封边进行保护,冷感面料的表面缝制有魔术贴和反光条,反光条设置为相互垂直的两组纵向和两组横向,冷感面料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冷感面料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垂直交错编织而成,且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为第一连接部的两倍,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为边长0.1mm的正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气体在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尼龙冷感纤维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之中流通,起到透气散热的作用,配合整体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带来凉爽舒适感。带来凉爽舒适感。带来凉爽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


[0001]本技术涉及反光衣
,具体为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

技术介绍

[0002]反光衣是采用反光材料镶嵌在衣服或背心主要部位制作而成的用于夜晚或不良天气下的个人安全用品,在室外工作中较好的保护工作人员;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吹风散热功能的反光衣(公开号:CN202020557547.2),包括反光衣、出风口胶件、鼓风风扇组件、出风硅胶管和电池盒组件,反光衣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出风口胶件,反光衣内壁的底部靠近出风口胶件的一侧设置有鼓风风扇组件。该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在反光衣的内部设置电池盒组件,配合鼓风风扇组件进行使用,使得反光衣具有吹风散热功能,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炎热的夏天进行工作时,能够进行吹风,进而避免中暑情况的发生;
[0004]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散热问题,但是由于需要使用风扇、电池等配合使用,整体重量较高,在使用和携带时较为不便,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配合透气层、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尼龙冷感纤维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来进行透气散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包括反光衣本体,所述反光衣本体包括冷感面料、封边和反光条,所述冷感面料的表面开设有袖口和领口,所述冷感面料的边缘处缝制有封边进行保护,所述冷感面料的表面缝制有魔术贴和反光条,所述反光条设置为相互垂直的两组纵向和两组横向;
[0008]所述冷感面料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冷感面料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垂直交错编织而成,且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为第一连接部的两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为边长0.1mm的正方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支撑部、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尼龙冷感纤维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所述第一空心聚酯纤维的表面设置有四组呈十字结构的支撑部,所述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同心设置在第二空心聚酯纤维内,且四组支撑部的一侧设置于第二空心聚酯纤维的内部,所述支撑部与第二空心聚酯纤维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尼龙冷感纤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基布层、抑菌层、储水层和透气层,所述抑菌层设置于基布层的表面,所述储水层设置于抑菌层的表面,所述透气层设置于储水层的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基布层、抑菌层、储水层和透气层按照2:2:2:1的厚度比例排布,所述透气层设置为冷感面料的外层,所述基布层设置为冷感面料的里层。
[0012]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抑菌层的材料为负离子抗菌棉,所
述透气层为网络丝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网络丝规格为120dtex/144f,以超细旦异形截面POY原丝为原料,经预网络技术、气流交络工艺制成的DTY预网络丝。
[0014]优选的,所述尼龙冷感纤维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尼龙冷感纤维呈十字结构分布在第二空心聚酯纤维的内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用使用冷感面料来制作反光衣本体,冷感面料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由于第一连接部通过支撑部、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尼龙冷感纤维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制作而成,能够使气体在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尼龙冷感纤维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之中流通,起到透气散热的作用,配合整体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共同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给使用者带来凉爽的舒适感,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反光衣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二连接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部;2、第一空心聚酯纤维;3、尼龙冷感纤维;4、第二空心聚酯纤维;5、基布层;6、抑菌层;7、储水层;8、透气层;9、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11、冷感面料;12、反光条;13、封边;14、领口;15、魔术贴;16、袖口;17、反光衣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11的反光衣,包括反光衣本体17;
[0024]反光衣本体17包括冷感面料11、封边13和反光条12,冷感面料11的表面开设有袖口16和领口14,冷感面料11的边缘处缝制有封边13进行保护,冷感面料11的表面缝制有魔术贴15和反光条12,反光条12设置为相互垂直的两组纵向和两组横向;
[0025]冷感面料11包括第一连接部9和第二连接部10,冷感面料11通过第一连接部9和第二连接部10垂直交错编织而成,且第二连接部10的宽度为第一连接部9的两倍,第一连接部9和第二连接部10之间的空隙为边长0.1mm的正方形;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第一连接部9包括支撑部1、第一空心聚酯纤维2、尼龙冷感纤维3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4,第一空心聚酯纤维2的表面设置有四组呈十字结构的支撑部1,第一空心聚酯纤维2同心设置在第二空心聚酯纤维4内,且四组支撑部1的一侧设置于第二空心聚酯纤维4的内部,支撑部1与第二空心聚酯纤维4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尼龙冷感纤维3,空气能够在第一空心聚酯纤维2、尼龙冷感纤维3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4内
部轴向流通,以实现散热透气的目的;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第二连接部10包括基布层5、抑菌层6、储水层7和透气层8,抑菌层6设置于基布层5的表面,储水层7设置于抑菌层6的表面,透气层8设置于储水层7的表面,第二连接部10能够通过抑菌层6实现抗菌功能,通过透气层8实现散热功能,通过储水层7实现排汗功能,并且透气层8能够使储水层7快速晾干,从而提高了穿戴时的舒适感;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基布层5、抑菌层6、储水层7和透气层8按照2:2:2:1的厚度比例排布,透气层8设置为冷感面料11的外层,基布层5设置为冷感面料11的里层,透气层8作为最外层如果厚度过大达不到较好的透气效果,透气层8能够配合第一空心聚酯纤维2、尼龙冷感纤维3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4共同实现散热的效果;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基布层5由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抑菌层6的材料为负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包括反光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衣本体包括冷感面料、封边和反光条,所述冷感面料的表面开设有袖口和领口,所述冷感面料的边缘处缝制有封边进行保护,所述冷感面料的表面缝制有魔术贴和反光条,所述反光条设置为相互垂直的两组纵向和两组横向,所述冷感面料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冷感面料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垂直交错编织而成,且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为第一连接部的两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为边长0.1mm的正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支撑部、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尼龙冷感纤维和第二空心聚酯纤维,所述第一空心聚酯纤维的表面设置有四组呈十字结构的支撑部,所述第一空心聚酯纤维同心设置在第二空心聚酯纤维内,且四组支撑部的一侧设置于第二空心聚酯纤维的内部,所述支撑部与第二空心聚酯纤维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尼龙冷感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冷感面料的反光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丹绯陈梅王永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