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包括电缆主体以及设置在电缆主体外侧的底套和顶套,所述底套与顶套转动连接,所述底套与顶套形成套设在电缆主体外侧的环形结构,所述底套与顶套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顶套一端的固定块A,以及固定在底套一端的固定块B,所述固定块A的底端固定有对接片;在利用绑扎带将电缆主体连接处绑扎起来后,通过设计的底套和顶套,能够套设在电缆主体的连接处外侧,并利用连接结构将底套和顶套闭合起来,使其紧密的套设在电缆主体表面,不易发生松动,在以上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对电缆主体的连接处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有利于电缆的正常使用。缆的正常使用。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在架设过程中,尝尝需要将两段电缆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一般都是将套设在导线外侧的覆盖层剥离,然后将伸出来的导线绞合起来,最后再用绑扎带将连接处绑扎起来,完成电缆的连接。
[0003]传统的利用绑扎带对连接处进行绑扎保护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时间一长,绑扎带的粘性降低,会导致绑扎松动,从而导致连接处的防护效果不佳,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另外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利用绑扎带对电缆进行连接的方式存在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包括电缆主体以及设置在电缆主体外侧的底套和顶套,所述底套与顶套转动连接,所述底套与顶套形成套设在电缆主体外侧的环形结构,所述底套与顶套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顶套一端的固定块A,以及固定在底套一端的固定块B,所述固定块A的底端固定有对接片,所述固定块B的表面开设有供对接片贯穿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与对接片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固定在对接片一侧的卡块,所述对接槽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卡入的卡槽。
[0007]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截面呈弧面,所述对接槽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弧形的豁口。
[0008]优选的,所述顶套的一端与底套一端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顶套底部的定位块,所述底套的顶端开设有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定位槽相固定,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定位块相抵。
[0010]优选的,所述底套与顶套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电缆主体外表面挤压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电缆主体包括耐腐蚀外层以及设置在耐腐蚀外层内部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保护层,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内部位于导线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
[0012]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与金属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固定在金属保护层外侧的防脱块,所述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与防脱块相连接的防脱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在利用绑扎带将电缆主体连接处绑扎起来后,通过设计的底套和顶套,能够套设在电缆主体的连接处外侧,并利用连接结构将底套和顶套闭合起来,使其紧密的套设在电缆主体表面,不易发生松动,在以上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对电缆主体的连接处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有利于电缆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连接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电缆主体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100、电缆主体;101、耐腐蚀外层;102、绝缘层;103、金属保护层;104、防脱组件;1041、防脱块;1042、防脱槽;105、隔热填充物;200、底套;300、顶套;400、连接结构;401、固定块A;402、固定块B;403、对接片;404、对接槽;405、卡合组件;4051、卡块;4052、卡槽;406、定位组件;4061、定位块;406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00以及设置在电缆主体100外侧的底套200和顶套300,底套200与顶套300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400,连接结构400包括固定块A401、固定块B402、对接片403、对接槽404和卡合组件405,在对底套200和顶套300进行安装时,可先将电缆主体100放置在底套200的内部,然后转动顶套300,让底套200和顶套300将电缆主体100套设起来,此时对接片403会嵌入到对接槽404的内部,同时利用卡合组件405将对接片403固定住,至此完成对底套200和顶套300的闭合,通过以上结构对电缆主体100的连接处进行保护。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合组件405包括固定在对接片403一侧的卡块4051,对接槽404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4051卡入的卡槽4052,将对接片403固定在对接槽404的内部,若要将底套200和顶套300打开,只需推动对接片403,使其发生形变,使得卡块4051与卡槽4052相分离,便可轻松将对接片403从对接槽404内部抽出,以将底套200和顶套300打开。
[00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块4051的一侧截面呈弧面,对接槽404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弧形的豁口,对底套200和顶套300闭合时,卡块4051会与豁口相挤压,而使得对接片403发生形变,便于让对接片403顺利嵌入到对接槽404的内部。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套300的一端与底套200一端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406,定位组件406包括定位块4061和定位槽4062,定位块4061能够嵌入到定位槽4062的内部,起到定位连接作用。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块4061与定位槽4062之间设置有弹簧,定位块4061嵌入
到定位槽4062后,弹簧受压,便于后续将底套200和顶套300打开。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套200与顶套300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与电缆主体100外表面挤压接触,提升了底套200和顶套300与电缆主体100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缆主体100包括耐腐蚀外层101以及设置在耐腐蚀外层101内部的绝缘层102,耐腐蚀外层101由氢化丁腈橡胶制成,绝缘层102由聚氯乙烯制成,绝缘层10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保护层103,金属保护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导线,金属保护层103的内部位于导线之间设置有隔热填充物105,起到了隔热效果。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绝缘层102与金属保护层103之间设置有防脱组件104,防脱组件104包括防脱块1041和防脱槽1042,防脱块1041卡入到防脱槽1042内部,起到了防脱效果,避免绝缘层102与金属保护层103之间发生错位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00)以及设置在电缆主体(100)外侧的底套(200)和顶套(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200)与顶套(300)转动连接,所述底套(200)与顶套(300)形成套设在电缆主体(100)外侧的环形结构,所述底套(200)与顶套(300)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400),所述连接结构(400)包括固定在顶套(300)一端的固定块A(401),以及固定在底套(200)一端的固定块B(402),所述固定块A(401)的底端固定有对接片(403),所述固定块B(402)的表面开设有供对接片(403)贯穿的对接槽(404),所述对接槽(404)与对接片(403)之间设置有卡合组件(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405)包括固定在对接片(403)一侧的卡块(4051),所述对接槽(404)的一侧开设有供卡块(4051)卡入的卡槽(40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051)的一侧截面呈弧面,所述对接槽(404)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弧形的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300)的一端与底套(200)一端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406),所述定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虎,张欢,吕益品,陆明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长峰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