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弧形护板及弧形支撑板置于颈部两侧,用调节机构将两个弧形支撑板连接为整体,用缓冲机构,根据患者颈部大小,调整弧形支撑板之间距离,以调节装置松紧度,同时托板托住患者下巴,利用卡接件调节托板适应患者为止,拆卸时,释放调节机构及卡接件即可,综上我们设计的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便于安装或者拆卸,可调节装置松紧度,利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节,提高患者康复速率,节省时间,减小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护人员劳动强度。护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
技术介绍
[0002]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其历史悠久,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与外伤疾患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夹板是骨伤科中常见的治疗康复的主要器械,其中,颈肩部受伤时,也需要固定夹板进行康复治疗。
[0003]目前,在医院里,一般的颈肩固定夹板都是利用夹板进行固定,由于这种夹板固定连接,不能调节松紧度,由于患者的颈肩部是慢慢康复的,如果始终处于一个状态,无法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调节,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降低了康复的速率,且夹板固定,不方便拆卸或者安装,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浪费时间,所以我们设计了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弧形支撑板上通过所述缓冲机构设置有用于支撑颈部的弧形护板,两个所述弧形护板的相互靠近形成对颈部的夹持,一个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端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托板,所述托板用于承托患者的下巴,所述卡接件用于调节所述托板以适应患者。
[000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且贯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螺钉,所述螺钉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适配的螺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的外杆,所述弧形护板上连接有插设在所述外杆内部的内杆,所述外杆与所述内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托板上且插设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的插杆,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贯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抵触在所述插杆上以限制所述插杆自由滑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护板相适配的保护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设置有棉垫,所述棉垫用于适配患者的下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使用时,将弧形护板及弧形支撑板置于颈部两侧,利用调节机构将两个弧形支撑板连接为整体,利用缓冲机构,根据患者的颈部大小,调整弧形支撑板之间的距
离,以调节装置的松紧度,同时托板托住患者下巴,利用卡接件调节托板适应患者为止,拆卸时,释放调节机构及卡接件即可,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便于安装或者拆卸,且在夹持颈部后,可调节装置的松紧度,利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节,提高患者康复的速率,节省时间,减小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实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半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1、弧形支撑板;2、调节机构;201、螺钉;202、螺母;3、缓冲机构;301、外杆;302、内杆;303、弹簧;4、弧形护板;401、保护套;5、卡接件;501、插杆;502、螺纹杆;6、托板;601、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板1,弧形支撑板1与颈部相适配,两个弧形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用于调整两个弧形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利用调节机构2可将两个弧形支撑板1进行拆卸,弧形支撑板1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弧形支撑板1上通过缓冲机构3设置有用于支撑颈部的弧形护板4,两个弧形护板4的相互靠近形成对颈部的夹持,一个弧形支撑板1上设置有卡接件5,卡接件5的端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托板6,托板6用于承托患者的下巴,卡接件5用于调节托板6以适应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弧形护板4及弧形支撑板1置于颈部两侧,利用调节机构2将两个弧形支撑板1连接为整体,利用缓冲机构3,根据患者的颈部大小,调整弧形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装置的松紧度,同时托板6托住患者下巴,利用卡接件5调节托板6适应患者为止,拆卸时,释放调节机构2及卡接件5即可,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便于安装或者拆卸,且在夹持颈部后,可调节装置的松紧度,利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节,提高患者康复的速率,节省时间,减小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托板6的设置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在弧形支撑板1上且贯穿弧形支撑板1的螺钉201,螺钉201位于弧形支撑板1的延长部,螺钉201上设置有与螺钉201相适配的螺母202,螺母202设置有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时,在螺钉201的作用下,同时转动两个螺母202,使得两个螺母20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迫使两个弧形支撑板1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形成对装置的松紧度的调节,拆卸时,只需要转动两个螺母202,使得两个螺母202均脱离螺钉201,抽出螺钉201即可,调节机构2的设置利于对弧形支撑板1的调节,便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来调节装置的松紧度,同时可以拆卸或者安装装置,便于医护人员的拆卸与安装,减小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时间。
[0020]如图2和图3所示,缓冲机构3包括设置在弧形支撑板1上的外杆301,外杆301垂直于弧形支撑板1设置,弧形护板4上连接有插设在外杆301内部的内杆302,外杆301与内杆
302之间设置有弹簧303,弹簧303沿着外杆3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调紧时,两个弧形支撑板1相互靠近,此时,内杆302滑动进入外杆301内,弹簧303进一步压缩,使得内杆302产生更大的作用力作用于内杆302上,使得内杆302推动弧形护板4进一步夹紧颈部;当调松时,两个弧形支撑板1相互远离,此时,内杆302从外杆301内滑出一部分,弹簧303拉伸,使得内杆302产生更小的作用力作用于内杆302上,使得内杆302产生更小的力推动弧形护板4夹住颈部,缓冲机构3的设置能根据调节机构2快速调整弧形护板4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达到调节装置的松紧度的效果,同时起到缓冲的效果,对颈部进行保护,当有些患者的颈部有所好转时,可自行锻炼颈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件5包括连接在托板6上且插设在弧形支撑板1上的插杆501,插杆501贯穿弧形支撑板1的延长部分且沿着托板6运动的方向设置,弧形支撑板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贯穿弧形支撑板1的螺纹杆502,螺纹杆502抵触在插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弧形支撑板(1),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用于调整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所述弧形支撑板(1)上设置有缓冲机构(3),所述弧形支撑板(1)上通过所述缓冲机构(3)设置有用于支撑颈部的弧形护板(4),两个所述弧形护板(4)的相互靠近形成对颈部的夹持,一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上设置有卡接件(5),所述卡接件(5)的端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托板(6),所述托板(6)用于承托患者的下巴,所述卡接件(5)用于调节所述托板(6)以适应患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撑板(1)上且贯穿所述弧形支撑板(1)的螺钉(201),所述螺钉(20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201)相适配的螺母(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用颈肩固定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易珊,
申请(专利权)人:王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