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01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包括多段呈弧形结构的玻璃件,多段所述玻璃件在横向依次间隔设置;多段呈弧形结构的过渡组件,各所述过渡组件与各所述玻璃件交替设置以形成呈椭球缺结构的所述异形楼层结构,且各所述过渡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玻璃件具有适配的弧度,所述过渡组件包括呈弧形结构的肋条和卡件,所述肋条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有插槽,所述卡件嵌设于所述插槽中,所述卡件具有与各所述玻璃件适配的弧度,且各所述玻璃件卡接于对应的所述卡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渡组件,利用肋条和卡件将多段呈弧形结构的玻璃件安装于楼板,保证了异形结构的自身稳定性和连接稳定性,减少了施工安装步骤,降低了安装成本,且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饰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饰工程的作用是保护建筑物各种构件免受自然的风、雨、潮气的侵蚀,改善隔热、隔声、防潮功能,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及工作环境。
[0003]相关技术中,在对异形结构进行施工安装时,需要考虑异形结构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异形结构连接于附着结构时的连接稳定性。
[0004]但是,在对异形结构进行施工安装时,为保证异形结构的自身稳定性和连接稳定性,常使用过量的连接件,导致施工安装步骤增加,安装成本增加,且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异形结构进行施工安装时,为保证异形结构的自身稳定性和连接稳定性,常使用过量的连接件,导致施工安装步骤增加,安装成本增加,且施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呈弧形结构的玻璃件,各所述玻璃件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既有楼板的顶面,各所述玻璃件朝背离所述楼板的方向拱起设置,多段所述玻璃件在横向依次间隔设置;多段呈弧形结构的过渡组件,各所述过渡组件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既有楼板的顶面,各所述过渡组件朝背离所述楼板的方向拱起设置,各所述过渡组件与各所述玻璃件交替设置以形成呈椭球缺结构的所述异形楼层结构,且各所述过渡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玻璃件具有适配的弧度;其中,所述过渡组件包括呈弧形结构的肋条和卡件,所述肋条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有插槽,所述卡件嵌设于所述插槽中,所述卡件具有与各所述玻璃件适配的弧度,且各所述玻璃件卡接于对应的所述卡件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在竖向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过渡组件还包括:多个顶侧干挂件,多个所述顶侧干挂件间隔且同侧设置于所述肋条的顶面,各所述顶侧干挂件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肋条,各所述顶侧干挂件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挂板;多个底侧干挂件,多个所述底侧干挂件间隔且同侧设置于所述肋条的底面,各所述底侧干挂件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肋条,各所述底侧干挂件的底端连接;有底部挂板;其中,所述底部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建文徐继光刘德兵赵红喜李旭斌段锋薛晓宏王鹏云刘浩泉李清华古刚张秀发马占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