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还包括AVG运输小车;两个减震组件,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内壁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组件的顶部;存放组件,所述存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震组件中的滑块、缓冲弹簧和条形活动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碰撞时,对运输箱内部的存放组件进行很好的缓冲减震处理,有效的避免了震动带来的晃动对内部的缸套造成影响,保证了缸套运送过程中的稳定,能够对整个存放组件的四周进行夹紧固定处理,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AVG运输小车的急停或者启动产生的惯性使得存放组件发生移动。移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零部件运输器具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发动机缸套零部件运输过程中,为了方便运输,都会做有运输器具,但是原始的运输器具都是无规则摆放。
[0003]现有技中的缸套运输装置在对缸套进行运输中,由于生产车间的环境都较为复杂,在运输过程中会经常出现颠簸或者碰撞,从而会导致存放缸套的器具出现晃动,从而导致内部存放的缸套发生碰撞,造成缸套表面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还包括AVG运输小车;两个减震组件,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内壁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组件的顶部;存放组件,所述存放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一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
[0006]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内壁两侧的底部之间,所述限位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均与运输箱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块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条形活动板,两个所述条形活动板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组件的顶部,所述安装板与运输箱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叉车底座,所述叉车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叉车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壁两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吸塑盘,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板。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双螺纹螺杆和安装箱,所述双螺纹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运输箱内壁一侧的底部,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一侧的顶部,所述双螺纹螺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
述螺纹块的正面均与运输箱内壁的正面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双螺纹螺杆的一端依次贯穿运输箱和安装箱且延伸至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双螺纹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安装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001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减震组件中的滑块、缓冲弹簧和条形活动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碰撞时,对运输箱内部的存放组件进行很好的缓冲减震处理,有效的避免了震动带来的晃动对内部的缸套造成影响,保证了缸套运送过程中的稳定。
[0013]2、通过固定组件中的双螺纹螺杆、螺纹块和固定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对整个存放组件的四周进行夹紧固定处理,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AVG运输小车的急停或者启动产生的惯性使得存放组件发生移动,从而对内部缸套造成晃动,使得缸套之间发生碰撞的现象。
[0014]3、通过升降组件与存放组件使得外部叉车进行卸料是更加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技术提供的缸套自动运输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1所示运输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1所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3所示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1所示存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运输箱;2、AVG运输小车;3、减震组件;31、固定块;32、限位杆;33、滑块;34、缓冲弹簧;35、条形活动板;4、升降组件;41、安装板;42、伸缩气缸;43、伸缩杆;44、升降板;5、存放组件;51、叉车底座;52、防护框;53、放置板;54、定位吸塑盘;55、海绵板;6、固定组件;61、双螺纹螺杆;62、安装箱;63、螺纹块;64、固定板;65、第一锥形齿轮;66、电机;67、第二锥形齿轮。
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所述中部挡板、上挡板、下挡板都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替代不锈钢材质挡板,解决了成本高,自重大的问题; 所述内固定夹和外固定夹采用耐腐蚀性能优异的PE材质;确保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中部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在受液体来回冲击的过程中,保证安装位置受到较小的应力冲击。
[0024]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运输箱1,还包括AVG运输小车2;两个减震组件3,两个减震组件3分别固定连接于运输箱1内壁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固定连接于两个减震组件3的顶部;存放组件5,存放组件5设置于升降组件4的顶部;两个固定
组件6,两个固定组件6分别固定连接于运输箱1一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
[0025]减震组件3包括固定块31和限位杆32,限位杆32固定连接于运输箱1内壁两侧的底部之间,限位杆32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3,两个滑块33的底部均与运输箱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限位杆32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34,固定块31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条形活动板35,两个条形活动板35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滑块33的顶部转动连接,当AVG运输小车2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或者碰撞时,内部的升降组件4和存放组件5会向下产生压力,从而带动安装板41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固定块31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两个条形活动板35之间的张角增大,从而带动两个滑块33沿着限位杆32向外滑动,从而对两侧的缓冲弹簧34进行挤压,使得缓冲弹簧34发生形变,然后缓冲弹簧34通过自身的形变恢复力慢慢使得滑块33回位。
[0026]升降组件4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固定连接于两个减震组件3的顶部,安装板41与运输箱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安装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42,安装板4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3,伸缩气缸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4,伸缩杆43的顶端与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VG运输小车(2);两个减震组件(3),两个所述减震组件(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1)内壁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组件(3)的顶部;存放组件(5),所述存放组件(5)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4)的顶部;两个固定组件(6),两个所述固定组件(6)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1)一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固定块(31)和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固定连接于所述运输箱(1)内壁两侧的底部之间,所述限位杆(32)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3),两个所述滑块(33)的底部均与运输箱(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2)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34),所述固定块(31)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条形活动板(35),两个所述条形活动板(35)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33)的顶部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组件(3)的顶部,所述安装板(41)与运输箱(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42),所述安装板(4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3),所述伸缩气缸(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冬梅,岳修超,姜胜男,赵云,李晴晴,张琦,邢瑾文,黄澒,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