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90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0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且电连接的显示单元、至少两个驱动单元、至少一个绑定单元和至少一个布线单元。其中,显示单元设置于显示区域;驱动单元设置于靠近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非显示区域,且与相邻显示单元电连接;绑定单元设置于靠近第三侧的非显示区域,且与相邻显示单元电连接;布线单元设置于驱动单元与绑定单元的延伸方向的交叉点处的非显示区域,分别与相邻驱动单元和绑定单元电连接;相邻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一拼接缝,且在第一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导电胶条,以使多个相互拼接的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该显示面板可实现大尺寸Micro LED显示面板的无缝拼接。显示面板的无缝拼接。显示面板的无缝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机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因具有信赖性高、功耗低、亮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Micro LED显示面板成为当今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3]目前,将巨量的Micro LED转移至基板的难度较高且难以突破,因此受限于Micro LED的巨量转移技术,无法实现超大尺寸的Micro LED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受限于Micro LED的巨量转移技术,无法实现超大尺寸的Micro LED显示面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该显示面板包括:
[0006]多个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相互拼接并电连接;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像素驱动单元和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微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像素驱动单元电连接,以用于显示图像;
[0007]至少两个驱动单元,设置靠近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的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驱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以向所述像素驱动单元提供栅极驱动信号;
[0008]至少一个绑定单元,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侧的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以向所述像素驱动单元提供源极驱动信号;
[0009]至少一个布线单元,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绑定单元的延伸方向的交叉点处的非显示区域,所述布线单元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和所绑定单元电连接;
[0010]其中,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一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一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导电胶条,以使多个相互拼接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
[0011]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驱动单元和多个所述绑定单元,多个所述驱动单元依次拼接并电连接,多个所述绑定单元依次拼接并电连接,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相邻所述绑定单元之间均具有所述第一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一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导电胶条,以使多个依次拼接的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电连接,多个依次拼接的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电连接。
[0012]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多条栅极驱动线和多条源极驱动线,所述栅极驱动线和所述源极驱动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相邻所述显示单元的多条所述栅极驱动线和多条所述源极驱动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0013]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条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相邻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条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对应电连接;
[0014]所述绑定单元包括多条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相邻所述绑定单元的多条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对应电连接。
[0015]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二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二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驱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
[0016]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三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三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
[0017]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之间具有第四拼接缝,且在所述第四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电连接;
[0018]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绑定单元之间具有第五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五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电连接。
[0019]其中,与所述驱动单元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栅极驱动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多条栅极信号线,所述栅极信号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条所述栅极信号线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的多条所述栅极驱动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0020]与所述绑定单元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源极驱动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三拼接缝处,且与所导电胶条对应连接;所述绑定单元还包括多条源极信号线,所述源极信号线延伸至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三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所述绑定单元的多条所述源极信号线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的多条所述源极驱动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0021]与所述布线单元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所述第四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对应连接;所述布线单元包括多条第三连接引线,所述第三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所述第四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所述布线单元的多条所述第三连接引线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0022]与所述绑定单元相邻的所述绑定单元的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布线单元之间的第五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所述绑定单元包括多条第四连接引线,所述第四连接引线与所述第三连接引线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布线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五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所述布线单元的多条所述第四连接引线与相邻所述绑定单元的多条所述第二连接引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0023]其中,所述第一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具有多个所述第一线槽,多个所述第一线槽与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一一对应,所述栅极驱动线、所述源极驱动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第一线槽,且被所述导电胶条覆盖。
[0024]其中,所述第二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二线槽,多个所
述第二线槽与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一一对应,对应的所述栅极信号线和所述栅极驱动线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第二线槽,且被所述导电胶条覆盖;
[0025]所述第三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三线槽,多个所述第三线槽与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一一对应,对应的所述源极信号线和所述源极驱动线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第三线槽,且被所述导电胶条覆盖;
[0026]所述第四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四线槽,多个所述第四线槽与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一一对应,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和所述第三连接引线分别对应延伸至所述第四线槽,且被所述导电胶条覆盖;
[0027]所述第五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具有多个第五线槽,多个所述第五线槽与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一一对应,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所述非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四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相互拼接并电连接;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像素驱动单元和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像素驱动单元电连接,以用于显示图像;至少两个驱动单元,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的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驱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以向所述像素驱动单元提供栅极驱动信号;至少一个绑定单元,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侧的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以向所述像素驱动单元提供源极驱动信号;至少一个布线单元,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绑定单元的延伸方向的交叉点处的非显示区域,所述布线单元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和所绑定单元电连接;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一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一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导电胶条,以使多个相互拼接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驱动单元和多个所述绑定单元,多个所述驱动单元依次拼接并电连接,多个所述绑定单元依次拼接并电连接,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相邻所述绑定单元之间均具有所述第一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一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导电胶条,以使多个依次拼接的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电连接,多个依次拼接的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多条栅极驱动线和多条源极驱动线,所述栅极驱动线和所述源极驱动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相邻所述显示单元的多条所述栅极驱动线和多条所述源极驱动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条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相邻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条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对应电连接;所述绑定单元包括多条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一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相邻所述绑定单元的多条所述第二连接引线对应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二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二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驱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第三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三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绑定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电连接;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之间具有第四拼接缝,且在所述第四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电连接;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绑定单元之间具有第五拼接缝,且在所述第五拼接缝内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导电胶条,以使所述布线单元与相邻的所述绑定单元之间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驱动单元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栅极驱动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多条栅极信号线,所述栅极信号线延伸至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拼接缝处,且与所述导电胶条对应连接,以使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条所述栅极信号线与相邻所述显示单元的多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世鑫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