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86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心肺复苏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吸盘,所述吸盘与支撑座相连通,所述支撑座的前端设置有输气管,所述支撑座的前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穿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前端通过抽气管连接有泵体,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心肺复苏机,所述心肺复苏机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按压头,所述心肺复苏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能够使支撑座与地面牢固的吸附在一起,避免支撑座在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使按压头准确按压患者的胸部,从而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从而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从而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


[0001]本技术属于心肺复苏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机,是一类以机械代替人力来对病人实施胸外按压操作的设备,能有效降低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用于对出现急性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肺复苏机在使用时,先将病人放置于固定支架的底板上,并使得心肺复苏机本体的按压头正对病人胸部,然后启动心肺复苏机本体,使得按压头对病人进行胸外按压;但是现有的心肺复苏机使用时是将病人放置于底板上,而底板的面积小,病人自身的重量无法固定住心肺复苏机的固定支架,这样心肺复苏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移位,导致按压头无法准确按压病人胸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吸盘,所述吸盘与支撑座相连通,所述支撑座的前端设置有输气管,所述支撑座的前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穿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前端通过抽气管连接有泵体,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心肺复苏机,所述心肺复苏机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按压头,所述心肺复苏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支撑座、吸盘、泵体、输气管和抽气管等组件,能够使支撑座与地面牢固的吸附在一起,避免支撑座在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使按压头准确按压患者的胸部,从而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能够便于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来调节对心肺复苏机和按压头的高度。
[0006]为了便于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来调节对心肺复苏机和按压头的高度: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伸缩杆、固定杆和调节螺栓,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杆与伸缩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000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能够便于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来调节对心肺复苏机和按压头的高度,从而能够提高本设备的实用性。
[0009]为了便于将心肺复苏机与底板拆卸开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块插入至插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块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00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固定块与连接块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能够在不使用心肺
复苏机时,将心肺复苏机与底板和支撑座拆卸开来,便于携带。
[0012]为了避免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人体与底板相互移动的现象,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防滑纹。
[00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底板的顶部设置橡胶防滑纹,将患者平躺在底板上,能够增加底板与人体的摩擦力,避免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人体与底板相互移动的现象,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
[0015]为了增加底板的稳定性,使按压头准确按压患者的胸部: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心肺复苏机设置在底板的正中心部位。
[00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底板放入到患者身体下方,使心肺复苏机正对人体的胸部,从而使人体处于底板的中部,能够增加底板的稳定性,避免按压头无法准确按压患者的胸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支撑座;3、空腔;4、吸盘;5、输气管;6、通气孔;7、泵体;8、心肺复苏机;9、按压头;10、连接杆;11、伸缩杆;12、固定杆;13、调节螺栓;14、固定块;15、连接块;16、插槽;17、固定螺栓;18、橡胶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8,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吸盘4,所述吸盘4与支撑座2相连通,所述支撑座2的前端设置有输气管5,所述支撑座2的前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贯穿输气管5,所述输气管5的前端通过抽气管连接有泵体7,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心肺复苏机8,所述心肺复苏机8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按压头9,所述心肺复苏机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通过设置支撑座2、吸盘4、泵体7、输气管5和抽气管等组件,能够使支撑座2与地面牢固的吸附在一起,避免支撑座2在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使按压头9准确按压患者的胸部,从而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能够便于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来调节对心肺复苏机8和按压头9的高度,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10、伸缩杆11、固定杆12和调节螺栓13,所述支撑座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固定杆12与
伸缩杆11通过调节螺栓13连接,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能够便于根据患者体型的不同来调节对心肺复苏机8和按压头9的高度,从而能够提高本设备的实用性,所述固定块14的顶部开设有插槽16,所述连接块15插入至插槽16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5与固定块14通过固定螺栓17连接,将固定块14与连接块15通过固定螺栓17连接,能够在不使用心肺复苏机8时,将心肺复苏机8与底板1和支撑座2拆卸开来,便于携带,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防滑纹18,在底板1的顶部设置橡胶防滑纹18,将患者平躺在底板1上,能够增加底板1与人体的摩擦力,避免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人体与底板1相互移动的现象,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所述心肺复苏机8设置在底板1的正中心部位,将底板1放入到患者身体下方,使心肺复苏机8正对人体的胸部,从而使人体处于底板1的中部,能够增加底板1的稳定性,避免按压头9无法准确按压患者的胸部。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设备时,将底板1放入到患者的身体下方,使心肺复苏机8正对人体的胸部,从而使人体处于底板1的中部,打开泵体7,通过抽气管和输气管5对空腔3抽气,使吸盘4与地面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吸盘(4),所述吸盘(4)与支撑座(2)相连通,所述支撑座(2)的前端设置有输气管(5),所述支撑座(2)的前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贯穿输气管(5),所述输气管(5)的前端通过抽气管连接有泵体(7),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心肺复苏机(8),所述心肺复苏机(8)的底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按压头(9),所述心肺复苏机(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心肺复苏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10)、伸缩杆(11)、固定杆(12)和调节螺栓(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