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添德专利>正文

具后视功能的安全帽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49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具后视功能的安全帽壳体结构,其包括一安全帽外壳、一壳体与左、右两通气罩,该壳体上设相互映照的至少二反射镜,使其可将后方影像向前反射传送至使用者眼睛,藉此,当壳体与通气罩利用固定元件固定于安全帽外壳上时,即可利用左、右两通气罩来增强壳体于安全帽外壳上的稳定与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具后视功能的安全帽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1. 美国专禾U: 3978526号,「Periscope rear view helmet and helmet adapter」,该安全帽包括一外壳与三反射镜,该外壳设有一顶冠,利用该顶冠与 外壳形成一通道,该三反射镜设于通道内的顶部,也就是第一镜设于通道内的顶 部的后部,第三镜设于通道内的顶部的前部,第二镜设于通道内的顶部的第一镜 与第三镜之间;其反射传送影像的方式为第一镜可将后方影像反射传送到第三 镜上,第三镜再将后方影像反射传送到第二镜上,然后第二镜再将后方影像反射 传送到使用者眼睛上,使安全帽具有后视的功能。2. 市面上有一种安全帽,经检索日本专利为特愿平9-512500号,美国专 利为5771497号,「Article of headwear」,该安全帽包括一外壳与三反射镜(第一镜、第二镜、第三镜),该外壳内部的上部设有一通道,该三反射镜设于 通道内的顶部,也就是第一镜设于通道内的顶部的后部、第三镜设于通道内的顶 部的前部,第二镜设于通道内的顶部的第一镜与第三镜之间;其反射传送影像的 方式为第一镜可将后方影像反射传送到第二镜上,第二镜再将后方影像反射传送到第三镜上,然后第三镜再将后方影像反射传送到使用者眼睛上,使安全帽具 有后视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后视功能的安全帽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先前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安全帽外壳、 一壳体与左、右两通气罩,该壳体上设相互映 照的至少二反射镜,使其可将后方影像向前反射传送至使用者眼睛,藉此,当壳体与左、右两通气罩利用固定元件:(螺丝、孔洞、钉扣、黏贴、卡扣、勾爪、 --等)固定于安全帽外壳上时,即可利用左、右两通气罩来增强壳体于安全帽外 壳上的稳定与美观。本专利技术至少有三种方式1. 将壳体设于左、右两通气罩之间(壳体与通气罩两者无连结);也就是 左、右两通气罩分置于壳体的两侧,利用左、右两通气罩保护壳体,并使壳体在 受到撞击时不易左右位移,增强壳体于安全帽外壳上的稳定。另外,左、右两通气罩的两向内面可各形成凹凸状,而壳体的相对应处可 形成凸凹状配合,如此,可阻止壳体在受到撞击时向前或向后位移,增强壳体于 安全帽外壳上的稳定。2. 将壳体设于左、右两通气罩之间,并利用固定元件使壳体与左、右两通 气罩连结固定。3. 将壳体设于左、右两通气罩之间,该壳体并与左、右两通气罩一体成型。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 安全帽具有后视功能,可以增进行车安全。2. 通气罩具有稳定与保护壳体的作用,使安全帽整体结构更稳固。3. 通气罩具有美化与遮掩壳体的作用,使安全帽整体外型更美观。4. 壳体可与安全帽外壳形成相迭的双重壳体,加强其抗撞的能力。5. 可增加通气罩的附加功能,'达到一物两用的功效。6. 当壳体明显凸出于安全帽外壳时,通气罩具有缓和壳体与安全帽外壳的 高度落差,让安全帽整体曲线平顺。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第--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专利技术第--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图3:本专利技术第--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5:本专利技术第二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图6: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第二三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8: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后视功能的安全帽奔体结构,如图l、图2、图3所示,其包括: 一安全帽外壳8本体;左、右两通气罩5,设于安全帽外壳本体上;4一壳体4,设于安全帽外壳本体上,并位于左、右两通气罩之间; 至少二反射镜(第一镜1、第二镜2、第三镜3),设于壳体上,并相互映照,使其可将后方影像向前反射传送;藉此,利用左、右两通气罩稳定壳体。其中,该左、右两通气罩5可相互延伸连结成一体。其中,该左、右两通气罩5的两向内面可各形成凹凸状,如图8所示。其中,该壳体可利用固定元件(螺丝、孔洞、钉扣、黏胶、卡扣、****等)与左、右两通气罩连结固定。其中,该壳体4可利用一体成型方式与左、右两通气罩5连结固定,如图4、图5、图6所示。其中,该壳体的后方可设透明遮罩,防止雨水与沙尘。其中,该至少二反射镜可分别设于壳体与安全帽外壳上。其中,该壳体的后方可设活动遮片,让使用者可自由阻断反射镜的反射影像。其中,该左、右两通气罩可为装饰罩。 其中,该左、右两通气罩可为扰流罩。 其中,该左、右两通气罩可为固定座。 其中,该安全帽外壳本体可设凹槽。 其中,该安全帽外壳本体的前缘可设缺槽。 其中,该安全帽外壳本体的前缘可设孔洞。反射镜可透过固定件(板、片、架、框**-等)固定于壳体或安全帽外壳 上,其透过固定件固定的原因至少有1.壳体或安全帽外壳可能具有弧度或其 他因素使反射镜不容易固定;2.增进量产制程时的简易性;3.加强其结构固定 力;该固定件可由壳体或安全帽外壳自体延伸形成(一体成型),然后再形成反 射镜(黏合、夹合、钉合、卡合、插合、电镀--等);或先于固定件上形成反 射镜后(黏合、夹合、钉合、卡合、插合、电镀** **等),再将固定件固定(黏 合、夹合、钉合、卡合、插合"-等)于壳体或安全帽外壳上。反射镜可视设计的需要而自由组合为一体,例l:第一镜可与第二镜组合为 一体;例2:第二镜可与第三镜组合为一体;例3:三反射镜可组合为一体。该至少二反射镜可设于壳体上或分别设于壳体与安全帽外壳上;例如该 至少二反射镜可分别设于壳体的前、后部,或设于壳体的前、中、后部,或分别 设于壳体与安全帽外壳上。左、右两通气罩可相互延伸连结成一体;例如1. 左、右两通气罩5的后部可相互延伸连结成一体,形成连结部7;左、右两通气罩连结后其外观可类似U形或H形或-*,等形态,增强结构的稳定。2. 左、右两通气罩的前部可相互延伸连结成一体,增强结构的稳定。3. 左、右两通气罩的前、后部可各相互延伸连结成一体,形成环体,增强 结构的稳定。如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的第1种方式,若壳体与通气罩两者无连结时,可彼此相 贴近,使通气罩于左、右夹住壳体,如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的第2种方式,若壳体与通气罩是利用固定元件(螺丝、 孔洞、钉扣、黏胶、卡扣、""等)相连结时,其可1. 两者先相连结后,再一起固定于安全帽外壳上。2. 两者逐一固定于安全帽外壳上再相连结。壳体可视需要而自由设计其型体;左、右两通气罩亦可依设计的需要而自 由造型。反射镜可具有调整反射角度的功能。 反射镜可视需要而为平面或凸面或凹面的反射镜。壳体或通气罩可视设计的需要而自由增设固定元件(螺丝、孔洞、钉扣、 黏胶、卡扣、 -等)来与安全帽外壳(或配件)固定,增进整体的结合固定力。若情况允许的话,安全帽外壳?可视需要而设凹槽9,其作用至少为1.凹 槽可避免外壳阻碍反射后方视线;2.使壳体可嵌入凹槽,使安全帽外壳较平整 美观,增强固定力并縮小体积;3.使通气罩可嵌入凹槽,增强固定力并縮小体 积。若情况允许的话,安全帽外壳的前缘可视需要而设缺槽6,其作用至少为 1.让位于前方的反射镜(第三镜3)可嵌入缺槽;2.让壳体前部与反射镜(第 三镜)可嵌入缺槽;3.避免安全帽外壳的前缘阻碍反射后方视线。若情况允许的话,安全帽外壳8的前缘可视需要而设孔洞10,其作用至少 为1.让位于前方的反射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后视功能的安全帽壳体结构,其包括: 一安全帽外壳本体; 左、右两通气罩,设于安全帽外壳本体上; 一壳体,设于安全帽外壳本体上,并位于左、右两通气罩之间; 至少二反射镜,设于壳体上,并相互映照,使其将后方影像向前 反射传送; 藉此,通过左、右两通气罩稳定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添德
申请(专利权)人:赖添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