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547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4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湿泥处理装置、干泥处理装置、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和混料挤出装置;利用湿泥处理装置将泥、沙、石分离,并将石头表面的污泥清洗干净,利用干泥处理装置将干泥与石头分离,利用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将泥浆压滤成泥饼,利用混料挤出装置将湿泥分别与干泥及干料混合挤出,解决污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解决污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解决污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中,由水中的物质迁移转化、沉淀形成的沉积物,或者是由于水体中的悬浮物沉积形成的底泥。所以污泥是伴随着各类水的净化而形成的固体废弃物,或者准确地为半固体废弃物。污泥的特性是含水率高(含水率约 80%),体积大,有机质含量高,含有多种金属元素,颗粒较细,透气性差,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由于污泥的数量大,且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因此,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0003]由于泥饼的含水率仍然较高,具有流体性质,导致其后续的处置难度和成本较高。目前,多采用直接填埋,由于污泥过于疏松,无法在污泥表面进行压实、覆盖等工作,污泥随着渗滤液一起流入收集系统,造成渗液收集系统堵塞,使填埋场的渗滤液处于无序流动状态,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
[0004]高含水率的泥饼同样不适用于直接焚烧,必须通过自然风干或输入外部热源使水分蒸发以降低其水分含量。目前,对污泥的干化通常分为全干化(含固率达 85%以上)和半干化(含固率在 55%左右,无论取哪一种化方式,都必须输入外部热源,使污泥中的水分克服与污泥中胶体物质之间的粘接力成为自由态的水,再通过升高温度、达到水的汽化点时,水分蒸发随烟气带走。目前采用的干化设备般选用回转干燥简,但占地面积较大,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系统,能够对污泥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处理系统,湿泥处理装置、干泥处理装置、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和混料挤出装置;
[0007]所述湿泥处理装置包括振动筛、双螺旋洗砂机、高频振动脱水筛;所述振动筛呈倾斜设置,所述振动筛包括用于输送石头的第一层筛网和设在第一层筛网下方且用于输送泥沙的第二层筛网,所述第一层筛网的上方设有第一高压冲洗头,所述第一层筛网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与破碎机对接;所述第二层筛网的输出端与双螺旋洗砂机的输入端对接,所述双螺旋洗砂机的输出端与高频振动脱水筛的输入端对接,所述高频振动脱水筛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成品沙堆场对接;
[0008]所述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清水池、浓缩罐、加药池和压滤设备;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管道与浓缩罐的顶部输入口连接,所述浓缩罐的底部输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压滤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浓缩罐的顶部溢流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清水池连接,所述加药池通过第四管道与浓缩罐的顶部输入口连接,所述加药池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
所述加药池通过第六管道与压滤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七管道与加药池连接,所述清水池通过第八管道冲洗压滤设备的压滤网带,所述压滤设备的滤水通过渠道返回至收集池;
[0009]所述混料挤出装置包括泥料挤出机、混料器和螺旋上料机;所述压滤设备的输出端与混料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三输送带,所述螺旋上料机的输出端与混料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四输送带,所述混料器的输出端与泥料挤出机的输入端对接;
[0010]所述干泥处理装置包括泥石分离机和辊筒筛,所述泥石分离机的石头输出端与振动筛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五输送带,所述泥石分离机的干泥输出端与辊筒筛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六输送带,所述辊筒筛的石头输出端与第五输送带之间设有第七输送带,所述辊筒筛的干泥输出端与第四输送带之间设有第八输送带。
[0011]本技术原理:湿泥处理工艺:湿土渣进入振动筛,振动筛的第一层筛网将大块石头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第一高压水冲洗,分离并冲洗后的大块石头从输出端进入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将大块石头输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石头重新返回振动筛;泥沙和小块石头进入第二层筛网,然后从第二层筛网进入双螺旋洗砂机;双螺旋洗砂机将泥、沙子、小块石头分离,泥溶入水中形成泥水,泥水进入收集池,沙子和小块石头输送至高频振动脱水筛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沙子和小块石头经第二输送带输送至成品沙堆场。污泥脱水处理工艺:泥水在收集池内储存和沉淀形成泥浆,泥浆通过第一管道抽送至浓缩罐;加药池的絮凝沉淀药通过第五管道抽送至浓缩罐,泥浆与药剂在浓缩罐内混合并进行沉淀;浓缩罐内清水通过第三管道溢流至清水池;浓缩罐底部的浓浆自流并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压滤设备,输送过程与第五管道药剂混合再次絮凝成团,以及与第六管道黄药混合调质;泥浆进入压滤设备进行泥水分离,压滤出来的水回流至收集池进行药效回用,压滤输出的泥饼出料至堆场;清水池中的清水可通过第一管道用于药剂兑药,也可通过第八管道冲洗压滤设备的压滤网带。泥料挤出工艺:泥浆通过压滤设备压滤形成泥饼,泥饼直接掉落在第三输送带上;第三输送带将泥饼输送至混料器,木糠之类的干料通过螺旋上料机和第四输送带输送至混料器;泥饼和干料在混料器中搅拌混合,中和泥饼中的水分,使其适合用于挤出成粒;混料进入泥料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挤出的泥料方便储存,可用作肥料。干泥处理工艺:干土渣进入泥石分离机,大块石头被筛选出来并通过第五输送带输送至振动筛,然后经振动筛输送至破碎机;干泥被泥石分离机筛选出来并通过第六输送带输送至辊筒筛,辊筒筛将干泥和石头进一步分选,干泥经第八输送带与湿泥饼混合进入泥料挤出机进行挤料,辊筒筛筛选的石头经第七输送带进入振动筛。
[0012]作为改进,所述双螺旋洗砂机的输入端设有第二高压冲洗头,所述第一高压冲洗头和第二高压冲洗头均与清洗泵连接。
[0013]作为改进,所述振动筛的输入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掘机,所掘机设在第一层筛网的上方。
[0014]作为改进,所述浓缩罐的顶部设有混合流道,所述混合流道呈倾斜设置,混合流道的输出端与浓缩罐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四管道对接混合流道。
[0015]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水泵连接,第四管道与第四水泵连接,第五管道与第五水泵连接,第六管道与第六水泵连接,第七管道与第七水泵连接,第八管道与第八水泵连接。
[0016]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内设有螺旋片,所述第五管道连接在混合器上。
[0017]作为改进,所述泥石分离机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分离辊和驱动分离辊旋转的驱动结构,所述分离辊包括辊体和若干设在辊体表面的多边形环体,相邻分离辊的辊体之间设有间隙,相邻分离辊的多边形环体之间相互错开。
[0018]作为改进,所述第六输送带经过干泥搅拌机。
[0019]作为改进,所述混料器包括混料箱和设在混料箱内的搅拌器;所述螺旋上料机设在木糠料仓内;所述泥料挤出机包括挤出筒和挤出头。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1]利用湿泥处理装置将泥、沙、石分离,并将石头表面的污泥清洗干净,利用干泥处理装置将干泥与石头分离,利用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将泥浆压滤成泥饼,利用混料挤出装置将湿泥分别与干泥及干料混合挤出,解决污泥回收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湿泥处理装置、干泥处理装置、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和混料挤出装置;所述湿泥处理装置包括振动筛、双螺旋洗砂机、高频振动脱水筛;所述振动筛呈倾斜设置,所述振动筛包括用于输送石头的第一层筛网和设在第一层筛网下方且用于输送泥沙的第二层筛网,所述第一层筛网的上方设有第一高压冲洗头,所述第一层筛网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与破碎机对接;所述第二层筛网的输出端与双螺旋洗砂机的输入端对接,所述双螺旋洗砂机的输出端与高频振动脱水筛的输入端对接,所述高频振动脱水筛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成品沙堆场对接;所述污泥脱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清水池、浓缩罐、加药池和压滤设备;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管道与浓缩罐的顶部输入口连接,所述浓缩罐的底部输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压滤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浓缩罐的顶部溢流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清水池连接,所述加药池通过第四管道与浓缩罐的顶部输入口连接,所述加药池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加药池通过第六管道与压滤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七管道与加药池连接,所述清水池通过第八管道冲洗压滤设备的压滤网带,所述压滤设备的滤水通过渠道返回至收集池;所述混料挤出装置包括泥料挤出机、混料器和螺旋上料机;所述压滤设备的输出端与混料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三输送带,所述螺旋上料机的输出端与混料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四输送带,所述混料器的输出端与泥料挤出机的输入端对接;所述干泥处理装置包括泥石分离机和辊筒筛,所述泥石分离机的石头输出端与振动筛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五输送带,所述泥石分离机的干泥输出端与辊筒筛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六输送带,所述辊筒筛的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创益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