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36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推动卡、动簧片、静簧片组、磁路组件,动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静簧片组上设置有常开静触点,推动卡一侧连接在磁路组件上,另一侧与动簧片连接,磁路组件通电后,推动卡移动带动动簧片弯曲形变产生弹力,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导电接触,磁路组件断电后,动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推动卡进行移动复位,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分离,壳体上还设置有指示窗,用于观察推动卡的动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推动卡将磁路组件和动簧片连接实现了继电器的机械传动和动作指示的功能,且简化了继电器的结构,稳定性更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生产,成本更低。成本更低。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工业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继电器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应用最广泛的是中间继电器。
[0003]现有的继电器,通常是需要弹簧和指示板来分别独立实现继电器的机械传动和动作指示的功能,即动簧片通常是固定在衔铁上,然后衔铁与轭铁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拉住衔铁产生弹力供动簧片进行弹性复位,在线圈断电或降压后完成继电器释放,从而触点分离完成切换,将信号传递出去,在动簧组上设置挂钩带动指示板,继电器动作或释放指示板会跟着运动,用户通过观察指示板的状态识别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产量提升困难,自动化程度低,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推动卡、动簧片、静簧片组、磁路组件,动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静簧片组上设置有常开静触点,推动卡一侧连接在磁路组件上,另一侧与动簧片连接,磁路组件通电后,推动卡移动带动动簧片弯曲形变产生弹力,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导电接触,磁路组件断电后,动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推动卡进行移动复位,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分离,壳体上还设置有指示窗,用于观察推动卡的动作状态。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上设置指示窗,推动卡上具有指示部,指示窗与指示部对应形成指示配合。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动簧片的顶部折弯呈弯勾部,推动卡上设置有勾孔,通过弯勾部与勾孔配合实现动簧片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动卡上设置有多个U形孔和方形孔。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U形孔和方形孔为相互交错排列设置。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磁路组件包括线圈架、轭铁、衔铁、铁芯和线圈,线圈架设置在轭铁上,线圈绕设在线圈架外,铁芯设置在线圈架内,衔铁的一侧卡固在线圈架上。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互相配合的外壳和底座,动簧片、静簧片组插接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置有动簧引出片和线圈引出片,动簧引出片与动簧片连接,线圈引出片与线圈连接,每个静簧片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静簧片,动簧片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静簧片之间,每个静簧片组的两个静簧片上分别设置有常闭静触点、常开静触点,且动簧片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常闭静触点、常开静触点对应的动触点。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推动卡一端相对的两侧形成有第一卡口,衔铁一端的两侧形成有第二卡口,推动卡的第一卡口与衔铁的第二卡口十字交错卡合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推动卡、动簧片、静簧片组、磁路组件,动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静簧片组上设置有常开静触点,推动卡一侧连接在磁路组件上,另一侧与动簧片连接,磁路组件通电后,推动卡移动带动动簧片弯曲形变产生弹力,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导电接触,磁路组件断电后,动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推动卡进行移动复位,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分离,壳体上设置指示窗,通过指示窗观察推动卡的动作状态,进而识别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将传统的继电器中的指示板和弹簧这两个部件的功能整合到推动卡上,通过推动卡将磁路组件和动簧片连接实现了继电器的机械传动和动作指示的功能,且简化了继电器的结构,稳定性更高,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拆解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推动卡与衔铁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推动卡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推动卡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隔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线圈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注:
[0024]1外壳,2底座,3静簧片,31常开静触点,32常闭静触点,4动簧片,41动触点,42弯勾部,5动簧引出片,6线圈引出片,7动簧支架,8推动卡,81指示部,82勾孔,83U形孔,84方形孔,85第一卡口,9磁路组件,91线圈架,92轭铁,93衔铁,931第二卡口,94线圈,10隔弧件,101安装部,102隔弧部,11卡勾结构,12LED集成组件,13线圈插片,131缠线端,132引出端,133LED端,14指示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6]参阅图1

8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推动卡8、动簧片4、静簧片组、磁路组件9,壳体包括互相配合的外壳1和底座2,动簧片4上设置有动触点41,静簧片组上设置有常开静触点31,推动卡8一侧连接在磁路组件9上,另一侧与动簧片4连接,磁路组件9通电后,推动卡8移动带动动簧片4弯曲形变产生弹力,使得动触点41与常开静触点31导电接触,磁路组件9断电后,动簧片4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推动卡8进行移动复位,使得动触点41与常开静触点31分离,外壳1上设置指示窗14,用于观察推动卡8的动作状态,进而识别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本技术将传统的继电器中的指示板和弹簧这两个部件的功能整合到一个新部件

推动卡8上,通过
推动卡8将磁路组件9和动簧片4连接实现了继电器的机械传动和动作指示的功能,且简化了继电器的结构,机械传动效果更好,动作指示更加醒目,稳定性更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生产,成本更低。
[0027]具体的,磁路组件9包括线圈架91、轭铁92、衔铁93、铁芯和线圈94,线圈架91设置在轭铁92上,线圈94绕设在线圈架91外,铁芯设置在线圈架91内,衔铁93的一侧卡固在线圈架91上,推动卡8一端卡接在衔铁93上,一端套接在动簧片4上,当继电器通电吸合后动簧片4被推动卡8拉动而弯曲形变产生弹力,当继电器断电或降压后,动簧片4利用自身的弹力进行复位进而带动推动卡8移动复位,推动卡8拉动衔铁93与轭铁92刀口分离从而使得继电器完成释放动作。
[0028]本实施例中,推动卡8上远离衔铁93一侧还延伸有指示部81,指示窗14与指示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推动卡、动簧片、静簧片组、磁路组件,动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静簧片组上设置有常开静触点,推动卡一侧连接在磁路组件上,另一侧与动簧片连接,磁路组件通电后,推动卡移动带动动簧片弯曲形变产生弹力,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导电接触,磁路组件断电后,动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带动推动卡进行移动复位,使得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分离,壳体上还设置有指示窗,用于观察推动卡的动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推动卡上具有指示部,指示窗与指示部对应形成指示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动簧片的顶部折弯呈弯勾部,推动卡上设置有勾孔,通过弯勾部与勾孔配合实现动簧片与推动卡之间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推动卡上设置有多个U形孔和方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推动卡的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益文周干善颜业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