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逆向感染的口咽呼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32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呼气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逆向感染的口咽呼吸管,包括吹气管和防逆向呼气机构,防逆向呼气机构包括柱形壳体,柱形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面罩,导气管的底端连接有口咽管。该避免逆向感染的口咽呼吸管,当施救者吹气时,施救者的拇指按动按压板,使通气孔与导气通道连通,橡胶塞柱将出气孔密闭,从而使空气进入到病员肺内;当施救者结束吹气时,施救者的拇指松开按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矩形活动杆复位移动,将导气通道的中部隔断,同时,橡胶塞柱从出气孔内移出,使病员被动呼出的气体可以从出气孔排出,避免病员的呼气进入到吹气管内。入到吹气管内。入到吹气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逆向感染的口咽呼吸管


[0001]本技术涉及呼气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避免逆向感染的口咽呼吸管。

技术介绍

[0002]急救时让病员的口咽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是病员获得呼吸复苏成功的关键,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口对口呼吸仍然是呼吸复苏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容易传播呼吸道疾病和引起伤病员胃内容物的返流,气管内插管辅助机械呼吸的效果固然好,但在一线抢救现场由于客观环境条件和时间所限,往往难以实现。
[0003]公开号为CN2031079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口咽呼吸管,包括有吹气管、活瓣室、面罩和口咽管,活瓣室连接于吹气管与口咽管之间,活瓣室里装有过滤膜和活瓣,在活瓣室的侧壁设有通气孔,面罩安装在口咽管上,面罩的弧形凹面朝向口咽管一侧,过滤膜安装在活瓣室的进气孔处,两个活瓣像双扇门一样紧贴过滤膜而安装,其中一块活瓣完全打开后搭在活瓣室侧壁的通气孔端面而将通气孔关闭。本技术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能有效降低施救人员与伤病员之间呼吸道疾病传染的机率。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先将口咽管自伤病员舌面与上颚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逆向感染的口咽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气管(1)和防逆向呼气机构(2),所述防逆向呼气机构(2)包括柱形壳体(20),所述柱形壳体(20)内竖直设有导气通道(200),所述吹气管(1)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柱形壳体(20)上并与导气通道(200)的顶端连通,所述柱形壳体(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3),且所述导气管(3)与所述导气通道(200)的底端连通,所述导气管(3)底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气体外溢的面罩(4),所述导气管(3)的底端连接有用于插入病员口咽部的口咽管(5);所述柱形壳体(20)上水平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矩形活动槽(202)和矩形限位槽(203),且所述矩形限位槽(203)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矩形活动槽(202)的横截面尺寸,且所述矩形活动槽(202)与所述导气通道(200)连通,所述矩形活动槽(202)内滑动插接有矩形活动杆(22),所述矩形活动杆(22)的前端设有按压板(25),且所述矩形活动杆(22)后端设置有防脱滑块(26),且所述防脱滑块(26)位于所述矩形限位槽(203)内;所述柱形壳体(20)的外壁且位于矩形活动槽(202)正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出气孔(201),且所述出气孔(201)与所述导气通道(200)连通,所述矩形活动杆(22)的底部且靠近前端的位置向下竖直设有固定凸块(23),所述固定凸块(23)的后侧设有能活动插接堵塞在出气孔(201)内的橡胶塞柱(24),当所述矩形活动杆(22)未被按压时,所述橡胶塞柱(24)位于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仓刘良明张杰闫庆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