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29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乘客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包括矩形井道和顶部支承传动机构;矩形井道包括支承立柱、侧向连接梁、轿厢导轨柱、水平连接梁、对重导轨柱、作业平台以及登高斜梯;侧向连接梁焊接在左右两件支承立柱的侧面,水平连接梁设置在前后两件支承立柱的侧面,对重导轨柱设有两件,作业平台为三层矩形平台;顶部支承传动机构设置在作业平台的顶层平台上方,顶部支承传动机构包括支承板、对重承重轴、轿厢承重轴、支承框架以及卷扬机;支承板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垫板,卷扬机垫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重轴垫板和轿厢轴垫板,所述支承框架设置在支承板底部,且支承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斜撑。有顶部斜撑。有顶部斜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乘客电梯
,具体为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的功能就是建筑物内的垂直升降,其工作原理就是由曳引绳两端分别连接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依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因此,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向系统、对重装置、安全装置、电力拖动系统、厅门与轿厢、信号操纵系统等部分组成。电梯的各功能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对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作为建筑物的垂直升降装备,对于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方面有着严苛的要求。
[0003]就目前乘客电梯而言,其垂直运行结构件就是轿厢架(吊架)和对重装置(对重架)。其中:轿厢架(吊架)是乘客电梯轿厢的承载机构,由上梁、下梁(底梁)、立柱(竖梁)和拉杆(拉条)等部件组成,其作用是固定和悬吊轿厢。就乘客电梯结构而言,轿厢架(吊架)运行始终是以井道内竖向导轨(立柱)为载体,通过安装在轿厢架(吊架)立柱(竖梁)上导靴的引导作用,在动力带动下完成垂直往复运行。
[0004]而对重装置从本质上说就是乘客电梯的对重平衡用结构功能组件,是乘客电梯必须设置的机构,主要由对重架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用以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乘客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因此,对重的本质就是配重,作用就是动态平衡,就功能方面而言,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安装在电梯的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部分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安装在对重架两侧的四套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到运行中的平衡作用。目前乘客电梯用对重装置结构有多种,但不论何种对重形式,都采用对重装置的四个角上都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
[0005]因此,对于乘客电梯而言,高速垂直往复运行中的安全性、稳定性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从本质上说,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的运行顺畅、无阻滞、碰擦,就是乘客电梯运动结构件在建筑物现场安装的主要验收标准,更是各组成零部件加工质量合格的唯一标准。所谓乘客电梯用运动结构件的运行状态测试(检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检测轿厢架(吊架)立柱(竖梁)及导靴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与井道内竖向导轨(立柱)存在碰擦、撞击现象,测量立柱(竖梁)与竖向导轨(立柱)接触面的间隙值。二是检测对重架两侧竖梁上的导靴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与井道内竖向导轨(立柱)存在碰擦、撞击现象,测量竖梁导靴与与竖向导轨(立柱)接触面的间隙值。
[0006]目前乘客电梯用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等运动结构件的运行状态测试装置大多采用模拟建筑物电梯用井道方式进行,就结构而言大同小异,基本上能够完成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运行状态测试项目,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即:
[0007]1)竖向导轨(立柱)安装稳定性不强:目前采用的是顶部与底部两端定位方式,刚度好,但避震效果不强,造成竖向导轨在测试中容易发生变形,对测试精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与模拟测试机构垂直高度变化成正比,高度越高误差越大,误差值大就会影响到测试精度,往往就会反复校准竖向导轨,耗工费时,影响测试效率。
[0008]2)采用单套手动葫芦提升及下降,重复性劳动强度高。目前大多采用轿厢架(吊架)顶部设置吊环,模拟测试顶部主梁安装一套手动葫芦,通过葫芦的牵引带测试中轿厢架(吊架)的提升与下降运动,纯体力劳动作业者体能消耗大,影响作业效率,不利于企业的职业健康体系建设。
[0009]3)高处作业不便:由于模拟井道的高度需轿厢架(吊架)的三倍以上,一般高度在6米以上,且需要在高处工位进行观察、测量等作业,而模拟测试装置一般设置简易登高金属梯或竹梯,不具备整体式高处作业的工况条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采用登高车或升降平台既不方便,又受到环境制约,增加占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费用投入
[0010]4)缺乏联动测试措施:目前运动结构件的测试大多采用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分别测试的方法,就是分别将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进行单独测试。该方法能够满足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的测试精度要求,但两套相对独立的测试装置叠加后占地面积较大、测试装备投入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至关重要的是不能进行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间的联动检测,而乘客电梯实际使用中轿厢架(吊架)及对重装置(对重架)是“一上一下”同步运行,相互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性,因此,不能进行联动运行测试就不能真正掌握乘客电梯运动结构件的制备及装配精度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包括矩形井道和顶部支承传动机构;
[0013]所述矩形井道包括支承立柱、侧向连接梁、轿厢导轨柱、水平连接梁、对重导轨柱、作业平台以及登高斜梯;所述支承立柱有四件,全金属结构件焊接成型,材质选用热轧型钢为宜,四件支承立柱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侧向连接梁焊接在左右两件支承立柱的侧面,所述水平连接梁设置在前后两件支承立柱的侧面,所述水平连接梁包括第一水平连接梁和第二水平连接梁,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和第二水平连接梁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支承立柱侧面连接,且第一水平连接梁和第二水平连接梁相对的一端均与轿厢导轨柱连接;所述对重导轨柱设有两件,且对重导轨柱与侧向连接梁内侧面连接;所述作业平台为三层矩形平台,所述登高斜梯设置在每层平台的一侧;
[0014]所述顶部支承传动机构设置在作业平台的顶层平台上方,所述顶部支承传动机构包括支承板、对重承重轴、轿厢承重轴、支承框架以及卷扬机;所述支承板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垫板,卷扬机垫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重轴垫板和轿厢轴垫板,所述卷扬机安装在卷
扬机垫板上,所述对重承重轴安装在对重轴垫板上,所述轿厢承重轴安装在轿厢轴垫板上;所述支承框架设置在支承板底部,且支承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斜撑。
[0015]优选的,所述支承立柱包括立柱以及立柱底座;所述立柱底座固定安装在立柱的底端,且所述立柱为热轧H型钢,高度不低于测试工件高度3倍且不小于6米为宜;所述立柱底座由定位板和筋板组成,材质是Q

235A热轧钢板;所述定位板是平面加工圆孔的矩形体,厚度不低于20mm,矩形平面上按照3行3列分别垂直加工9处圆形通孔,3列圆孔中的2列处于矩形体外侧,另1列处于矩形体内侧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井道(1)和顶部支承传动机构(2);所述矩形井道(1)包括支承立柱(11)、侧向连接梁(12)、轿厢导轨柱(13)、水平连接梁(14)、对重导轨柱(15)、作业平台(16)以及登高斜梯(17);所述支承立柱(11)有四件,四件支承立柱(11)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侧向连接梁(12)焊接在左右两件支承立柱(11)的侧面,所述水平连接梁(14)设置在前后两件支承立柱(11)的侧面,所述水平连接梁(14)包括第一水平连接梁(141)和第二水平连接梁(142),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141)和第二水平连接梁(14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支承立柱(11)侧面连接,且第一水平连接梁(141)和第二水平连接梁(142)相对的一端均与轿厢导轨柱(13)连接;所述对重导轨柱(15)设有两件,且对重导轨柱(15)与侧向连接梁(12)内侧面连接;所述作业平台(16)为三层矩形平台,作业平台(16)包括平台底板、平台护栏以及斜向支承,所述登高斜梯(17)设置在每层平台的一侧;所述顶部支承传动机构(2)设置在作业平台(16)的顶层平台上方,所述顶部支承传动机构(2)包括支承板(21)、对重承重轴(22)、轿厢承重轴(23)、支承框架(24)以及卷扬机(25);所述支承板(21)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垫板(26),卷扬机(25)垫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重轴垫板(27)和轿厢轴垫板(28),所述卷扬机(25)安装在卷扬机垫板(26)上,所述对重承重轴(22)安装在对重轴垫板(27)上,所述轿厢承重轴(23)安装在轿厢轴垫板(28)上;所述支承框架(24)设置在支承板(21)底部,且支承框架(24)的底部设置有顶部斜撑(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立柱(11)包括立柱以及立柱底座;所述立柱底座固定安装在立柱的底端,且所述立柱为热轧H型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连接梁(12)有若干件,材质是热轧槽钢,宽度不少于160mm,是2件等宽、等长槽钢“背对背”焊接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客电梯运动结构组件测试的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导轨柱(13)有2套,轿厢导轨柱(13)包括轿厢立柱(131)、轿厢导轨定位板(132)、轿厢立柱底座(133)、轿厢T形导轨(134)、轿厢弹簧卡扣(135)及紧固件;所述轿厢立柱(131)有2件,是等长的热轧H型钢,高度不低于测试工件高度3倍且不小于6米,所述轿厢导轨定位板(132)有2件,呈T形结构,T形短边宽度与轿厢立柱(131)H型钢槽宽相一致,T形长边宽度与轿厢立柱(131)外侧长度相一致;所述轿厢导轨定位板(132)整体垂直焊接在轿厢立柱(131)一侧的H形槽外侧端面;所述轿厢导轨定位板(132)T形长边一侧平面上按照沿高度方向中心线等径、等距加工2列螺纹孔,孔径与轿厢弹簧卡扣(135)用螺栓相匹配;所述轿厢立柱底座(133)有2套,由定位板和筋板组成;所述轿厢T形导轨(134)有2件,呈T形,长度与轿厢立柱(131)长度相一致;所述轿厢弹簧卡扣(135)不少于80件,是轨道专用扣件,一一对应安装在轿厢T形导轨(134)两侧轿厢导轨定位板(132)的螺纹孔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导轨立柱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骏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