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包括集液箱、培育盘和隔离罩,集液箱为上端开口箱体,在集液箱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液箱,加液箱的内腔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在加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口,通过加液口可向集液箱内输入液体,培育盘平行设置在集液箱内,隔离罩设置在集液箱的上端,并与集液箱的四周密封连接,将培育盘罩设在集液箱内,隔离罩的顶部设置透气孔,在透气孔上设置有空气过滤棉,通过空气过滤棉进行透气,并在不用打开隔离罩对集液箱内补充营养液,可保持炼苗装置内的湿度,避免培育盘在炼苗过程中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降低葡萄苗的失水率和污染率,从而解决了组培苗的污染和失水的问题,可有效提高葡萄炼苗的成活率。萄炼苗的成活率。萄炼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葡萄幼苗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葡萄种植业快速发展,葡萄生产中病虫害也日益加重,其中葡萄病毒病是主要的病害之一,如何解决病毒病只能从葡萄苗木上遏制,而组培苗相对于扦插苗来说更容易进行脱毒处理,且植物组织培养能快速的繁殖苗木,可降低繁殖成本,提高优质苗的生产效率。在组织培养炼苗过程中,由于组培苗的根、叶组织分化不完善,苗叶表角质层、蜡质层不发达、细胞间隙大,栅栏组织薄,气孔多而且不易关闭,再加上组培苗的根毛少且不发达,吸收水份的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组培苗蒸腾作用强,失水率较高,同时,组培苗适应性差,容易受到污染,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污染,提高炼苗成活率的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
[0004]一种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包括集液箱、培育盘和隔离罩,所述集液箱为上端开口箱体,在集液箱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液箱,所述加液箱的内腔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在加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口,通过加液口可向集液箱内输入液体;所述培育盘平行设置在集液箱内,所述隔离罩设置在集液箱的上端,并与集液箱的四周密封连接,将培育盘罩设在集液箱内,所述隔离罩的顶部设置透气孔,在透气孔上设置有空气过滤件。
[0005]优选的,所述加液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
[0006]优选的,所述集液箱侧壁上设置有排液口。
[0007]优选的,所述集液箱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高度可调节底座。
[0008]优选的,所述集液箱的内部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内沿,所述内沿靠近集液箱的上端,所述培育盘可活动的架设在凸起的内沿上,使培育盘的底部与集液箱的底部悬空。
[0009]优选的,所述培育盘上设置有若干上端开口的培养格,在培养格的底部开设有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的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培养格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遮闭培养格的柔性覆盖板,在柔性覆盖板上开设有与培养格内腔连通的接苗孔,所述接苗孔位于培养格的中心。
[0011]优选的,所述柔性覆盖板为若干三角形软挡片组成,所述三角形软挡片沿培养格的中心圆周排列设置,将接苗孔的四周全覆盖。
[0012]优选的,所述集液箱的上端四周侧壁的外沿设置有卡槽,所述隔离罩与卡槽卡接,将集液箱四周封闭。
[0013]优选的,所述隔离罩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手柄。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通过在集
液箱的上端设置隔离罩将培育盘封闭在集液箱内,通过空气过滤件进行透气,并在集液箱的侧壁设置加液箱,可不用打开隔离罩对集液箱内补充营养液,可以保持炼苗装置内的湿度,也避免培育盘在炼苗过程中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降低葡萄苗的失水率和污染率,从而解决了组培苗的污染和失水的问题,可有效提高葡萄炼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所述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所述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所述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所述隔离罩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所述培育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所述培育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集液箱10、排液口101、底座102、内沿103、卡槽104、隔板105、
[0022]培育盘20、培养格201、通孔202、柔性覆盖板203、接苗孔204、把手205、隔离罩30、透气孔301、空气过滤件302、手柄303、加液箱40、加液口401、液位观察窗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请参看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包括集液箱10、培育盘20和隔离罩30,所述集液箱10为上端开口箱体,在集液箱10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液箱40,所述加液箱40的内腔与集液箱10的内腔连通,在加液箱40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口401,通过加液口401可向集液箱10内输入液体;所述培育盘20平行设置在集液箱10内,所述隔离罩30设置在集液箱10的上端,并与集液箱10的四周密封连接,将培育盘20罩设在集液箱10内,所述隔离罩30的顶部设置透气孔301,在透气孔301上设置有空气过滤件302。
[0025]具体的,所述集液箱10为不透光材质,使培育盘20的下部为黑暗环境,有利于根部的生长,所述加液箱40内腔与集液箱10内腔之间设置有隔板105,隔板105的下端设有开口,营养液从隔板105的开口处进入集液箱10内,加注营养液后,液面高于开口,利用营养液将开口封闭,避免外界空气进入集液箱10内,防止培育盘20受到污染,所述隔离罩30可拆卸的设置在集液箱10的上端,在隔离罩30的顶部四角设置透气孔301,方便箱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透气孔301的上端设置有空气过滤件302,所述空气过滤件302为空气净化装置或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布制作的过滤棉,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可过滤粉尘和病菌,避免培育盘20在炼苗过程中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受到污染。
[0026]请参看图1,进一步的,所述加液箱40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402,在液位观察窗402上设置有刻度线,可观察集液箱10内的液位。
[0027]请继续参看图1,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箱10侧壁靠近集液箱10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
101,所述排液口101为常闭状态,用于排出多余的营养液,能够通过刻度线查看集液箱10中营养液的多少,当加的营养液过多时,可以通过排液口101进行排液,确保葡萄苗下方不会被营养液全部淹没。
[0028]请参看图2,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箱10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高度可调节底座102,所述底座102内设置有螺纹杆,通过旋转底座102,利用螺纹原理进行高度调节,用于调节集液箱10的高度及调平作用。
[0029]请参看图2和图3,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箱10的内部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内沿103,所述内沿103靠近集液箱10的上端,形成一个支持平台,所述培育盘20可活动的架设在凸起的内沿103上,使培育盘20的底部与集液箱10的底部悬空,防止根系出现腐烂情况。
[0030]请参看图5,进一步的,所述培育盘20的上端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把手205,便于安装或提取培育盘20。
[0031]请参看图6,进一步的,所述培育盘20上设置有若干上端开口的培养格201,在培养格201的底部开设有与集液箱10的内腔连通的通孔202,营养液通过通孔202进入培养格201内,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箱、培育盘和隔离罩,所述集液箱为上端开口箱体,在集液箱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液箱,所述加液箱的内腔与集液箱的内腔连通,在加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口,通过加液口可向集液箱内输入液体;所述培育盘平行设置在集液箱内,所述隔离罩设置在集液箱的上端,并与集液箱的四周密封连接,将培育盘罩设在集液箱内,所述隔离罩的顶部设置透气孔,在透气孔上设置有空气过滤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观察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侧壁上设置有排液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高度可调节底座。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葡萄组培幼苗水培炼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的内部四周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内沿,所述内沿靠近集液箱的上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礼,王昊,陈永伟,杨波,靳韦,哈蓉,徐灿,张敏,何金柱,李治锋,卜建华,杨桂丽,夏学智,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事业管理局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