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角度可调节钢坡道
[0001]本技术属于钢坡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角度可调节钢坡道。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现场经常因上翻梁、小高差台阶产生高差,物料运输时平板车难以通过,现场普遍采取架设木模板或现场焊接钢制坡道,费时费力且不美观,结构稳定性不太好且不能携带二次利用,增加施工成本。
[000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便携式角度可调节钢坡道,操作便捷,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转动,既能调节钢坡道角度,又能对坡道走道进行支撑,提高了适应范围,且集成度高便于整体携带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角度可调节钢坡道,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通过调节支撑机构的转动,既能调节钢坡道角度,又能对坡道走道进行支撑,提高了适应范围,且集成度高便于整体携带搬运。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角度可调节钢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底座、与坡道底座铰接的坡道走道和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角度可调节钢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底座(1)、与坡道底座(1)铰接的坡道走道(2)和设置在所述坡道底座(1)与所述坡道走道(2)之间的调节支撑机构(3),所述坡道走道(2)包括两个平行布设的坡道框(2
‑
1)和设置在所述坡道框(2
‑
1)顶部的走道钢板(2
‑
2);所述调节支撑机构(3)包括穿设在两个坡道框(2
‑
1)上的上铰接杆(3
‑
3)、两个平行套设在上铰接杆(3
‑
3)上的调节支撑板(3
‑
1)、穿过两个调节支撑板(3
‑
1)下端的下限位杆(3
‑
2),所述调节支撑板(3
‑
1)的上端贴合坡道框(2
‑
1)的内侧面;所述坡道底座(1)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上设置有多个供下限位杆(3
‑
2)两端伸入的限位槽(4
‑
1),所述坡道框(2
‑
1)的下端与坡道底座(1)铰接;所述坡道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布设的底座框杆(1
‑
1)和连接在两个底座框杆(1
‑
1)之间的底座连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步荣,李建周,李小勇,陈宇,王康,毛敬波,黄锋辉,李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鑫鼎业建筑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