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和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17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和电解槽,涉及电解制氢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主极板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在后期对主极板进行镀层处理时,凸起结构极易导致主极板表面镀层不均匀,进而影响电解槽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所述电极用于与电极板连接,该电极板包括主极板和围设于主极板外周的电极框,电极包括网状结构和外沿结构。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凸起。外沿结构围设于网状结构的外周。电极与电极板处于组装状态时,电极与电极板相对设置,网状结构通过凸起与主极板连接,外沿结构与电极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解槽,该电解槽包括电极板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极。极板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极。极板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和电解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制氢
,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和电解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解水制氢时,单槽产气量受电解槽电流密度制约,电流密度越大,产气量越大,产氢效率越高。现有技术中,电解槽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电极和电极板。
[0003]在电解槽组装过程中,电极板中的主极板与电极的接触点越多,越有利于降低传质电阻,进而提高电流密度。目前,一般是采用在主极板的表面冲压形成多个凸起结构的方式,增加主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点。
[0004]但是,由于主极板表面形成有凸起结构,在后期对主极板进行镀层处理时,凸起结构极易导致主极板表面镀层不均匀,进而影响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和电解槽,用于增加主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点的同时,确保主极板表面镀层的均匀性,以延长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用于与电极板连接。该电极板包括主极板和围设于主极板外周的电极框,电极包括网状结构和外沿结构。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用于与电极板连接,所述电极板包括主极板和围设于所述主极板外周的电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凸起;外沿结构,围设于所述网状结构的外周;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极板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极板相对设置,所述网状结构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主极板连接,所述外沿结构与所述电极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沿同一方向连续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沿多个所述凸起的排列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夹角为30
°
~7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的高度方向,所述网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折线形或弧线与直线构成的图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的顶部之间的间距为3mm~2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向所述外沿结构的一面凸出,所述凸起的顶部与所述外沿结构所具有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为2mm~5.5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相交的第一丝线和第二丝线,所述第一丝线沿多个所述凸起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丝线和所述第二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超朱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