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含墨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13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下方为散热腔,壳体底部开设有有防护网,隔板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散热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传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降温和散热的功能,散热效果好,保证电源持续运行,便于对电源进行固定,固定操作简单便捷。定操作简单便捷。定操作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目前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现有的计算机电源,当电脑高负荷运转时,电源散热效果不佳,电源容易烧坏,并且电源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不方便进行计算机的组装。
[0003]经检索技术专利号CN217389251U公开了一种电源盒的防护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上方敞口、内有容置电源盒的腔室,腔室位于电源盒子进线的一端设有卡住电源线的卡口,腔室的两侧壁均设有向内卡住电源盒的内凸型弹性凸夹。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增了线头防护固定装置,保护了电源盒子的线头不会因为折挠而裂口,延长了电源盒子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线头裂口而发生火灾。
[0004]现有的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存在以下弊端:1、电源一般处于壳体内,当电脑高负荷运转时,由于电源处于保护壳体内,导致电源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发散,且壳体缺少散热功能,导致整体散热效果差,电源烧毁风险大;2、电源在壳体内固定操作较为复杂,固定效果较差,不方便进行计算机整体的组装,使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散热效果差和不便于固定电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下方为散热腔,壳体底部开设有有防护网,隔板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散热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传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隔板下表面内嵌连接有均匀排布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与导热板相接触,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面板输入端相连接,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和驱动电机通过转换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套杆,套杆内侧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活动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一端与连接杆固定相连,活动槽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一端与连接杆固定相连,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表面活动连接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有线管且线管一端延伸至壳体内,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和驱动电机的组合实现自动降温,当温度信号数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面板控制驱动电机和半导体制冷片运行,半导体制冷片冷面降温,通过导热板为电源进行降温,无需人工启动降温,降温及时,驱动电机通过一系列传动使得散热风扇转动,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双重散热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散热效果,散热效果好,保证电源持续运行。
[0014]2、通过夹板、连接杆、弹簧和套杆的组合使用,实现夹板的往复移动,通过夹板对电源进行固定,限位块仅能够在限位槽内滑动,能够有效防止弹簧被压缩超过弹性限度,保障装置能够正常运行,通过橡胶垫与电源表面相接触,橡胶垫质地软,摩擦系数大,能够更有效的贴合电源表面,同时增加摩擦力,使得固定更加稳定,固定操作简单便捷,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散热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连接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隔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2、脚垫;3、线管;4、温度传感器;5、控制面板;6、阻尼转轴;7、框架;8、防护网;9、夹板;10、橡胶垫;11、套杆;12、活动槽;13、弹簧;14、连接杆;15、限位槽;16、限位块;17、隔板;18、导热板;19、半导体制冷片;1901、冷面;1902、热面;20、传动杆;21、从动轮;22、传动带;23、传动轮;24、驱动电机;25、散热腔;26、固定件;27、散热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7且隔板17下方为散热腔25,壳体1底部开设有有防护网8,隔板17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0,传动杆20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1,传动杆20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6,固定件26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27,散热腔25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23,传动轮23与从动轮21之间设置有传动带22;驱动电机24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轮23转动,传动轮23通过传动带22带动从动轮21转动,从动轮21转动带动传动杆20转动,传动杆20转动带动固定件26转动,固定件26转动带动散热叶片27转动,散热叶片27转动形成空气对流,使得壳体1内的热空气与外界常温空
气进行置换,从而起到降温效果。
[0022]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8,隔板17下表面内嵌连接有均匀排布的半导体制冷片19,半导体制冷片19的冷面1901与导热板18相接触,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壳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5,温度传感器4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面板5输入端相连接,温度传感器4、半导体制冷片19和驱动电机24通过转换器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4时刻检测壳体1内温度,温度信号通过温度传感器4导向控制面板5,当温度信号数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面板5控制驱动电机24和半导体制冷片19运行,半导体制冷片19冷面1901降温,通过导热板18为电源进行降温,无需人工启动降温,降温及时。
[002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侧固定连接有套杆11,套杆11内侧壁开设有活动槽12,活动槽12内侧壁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7)且隔板(17)下方为散热腔(25),壳体(1)底部开设有有防护网(8),隔板(17)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0),传动杆(20)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1),传动杆(20)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6),固定件(26)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27),散热腔(25)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23),传动轮(23)与从动轮(21)之间设置有传动带(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8),隔板(17)下表面内嵌连接有均匀排布的半导体制冷片(19),半导体制冷片(19)的冷面(1901)与导热板(18)相接触,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壳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5),温度传感器(4)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面板(5)输入端相连接,温度传感器(4)、半导体制冷片(19)和驱动电机(24)通过转换器与控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含墨
申请(专利权)人:董含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