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99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该安装模块包括负极铜排、正极铜排、汇流铜排和极耳载体,负极铜排和正极铜排分别设置于汇流铜排两端;电路板连接于极耳载体;汇流铜排包括五个汇流排,汇流排沿同一方向依次布设;极耳载体上设有五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柱,汇流排上设有与固定柱相配合的固定孔;汇流排插接于固定柱,并热铆连接于固定柱;极耳载体上还设有限位柱以及安装柱,负极铜排上设有限位孔;负极铜排插接于限位柱,并热铆连接于限位柱;正极铜排上设有安装孔;正极铜排插接于安装柱,并热铆连接于安装柱。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耳载体无法适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系统领域,涉及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能源汽车的存储提供能量和动力。而电池包内的主体部分则是模组。模组主要由单体电芯、模块固定支架、汇流排、固定端板等组成。
[000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目前电池包内大量采用的是355VDA模组,软包355VDA模组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一些PHEV、HEV车型,较多使用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软包355VDA模组。
[0004]软包355VDA模组的正负极极耳载体,一般是采用塑料件的载体与正负极铜排、汇流排装配为一个组件。对于2P6S、3P4S或者4P3S的软包355VDA模组,其铜排和汇流排在极耳载体上布置的间距较大且均匀,电气间隙较容易保证,且所有电芯的极耳裁切长度一致,便于生产防错。但对于1P12S软包模组来说,因空间有限,其铜排和汇流排在极耳载体上布置,保证其间距均匀、电气间隙达标及极耳裁切长度一致的难度较大。因此,当前的极耳载体无法适用于1P12S软包模组。
[0005]针对当前的极耳载体无法适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问题,还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耳载体无法适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1P12S软包模组包括电路板和设有极耳的电芯,安装模块包括负极铜排、正极铜排、汇流铜排和由注塑材料制成的极耳载体,所述负极铜排和所述正极铜排分别设置于所述汇流铜排两端;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极耳载体;
[0008]其中,所述汇流铜排包括五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沿同一方向依次布设;且所述负极铜排、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正极铜排间隔且均匀地设置,并且所述负极铜排、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正极铜排、所述电芯和所述极耳的裁切长度一致;
[0009]所述极耳载体上设有五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柱,所述汇流排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汇流排插接于所述固定柱,并热铆连接于所述固定柱;
[0010]所述极耳载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负极铜排相适配的限位柱以及与所述正极铜排相适配的安装柱,所述负极铜排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负极铜排插接于所述限位柱,并热铆连接于所述限位柱;所述正极铜排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正极铜排插接于所述安装柱,并热铆连接于所述安装柱。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耳载体上设有三个销柱,三个销柱的连线呈三角形;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销柱相适配的销孔,所述销柱插设于所述销孔中,以限定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极耳载体的位置。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耳载体周边均设有卡槽和/或卡扣,以能够卡接于塑料板。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耳载体上设有用于极耳的且呈喇叭状的导向槽。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模块还包括隔热垫,所述隔热垫配设为多组,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芯上。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的汇流排之间的间距大于5mm。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一种注塑材料的极耳载体与正负极铜排、汇流排组装而成的模块,极耳载体上设计有定位柱、限位柱和安装柱这类结构,可以使其与负极铜排、正极铜排和汇流铜排分别进行配合装配,并采用热铆方式进行连接,保证了这几者之间位置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7]在极耳载体上布置正负极铜排各一个、五个汇流排,并在有限宽度内确保各铜排间距均匀且电芯极耳裁切长度一致,使其可以有效适用于1P12S软包模组,由此保证1P12S软包模组在使用期间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在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中极耳载体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中负极铜排、汇流铜排和正极铜排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上述附图中:1

极耳载体,11

固定柱,12

限位柱,13

安装柱,14

销柱,2

负极铜排,20

限位孔,3

汇流铜排,30

固定孔,4

正极铜排,40

安装孔,51

卡槽,52

卡扣,6

导向槽,71

隔热垫,72

电芯,73

极耳,8

塑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示例的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0027]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可以适用于1P12S软包模组。其中,图1至图5展示了其一种具体实施例。
[0028]参阅图1至图5所示,1P12S软包模组包括电路板和设有极耳73的电芯72,该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包括负极铜排2、正极铜排4、汇流铜排3和由注塑材料制成的极耳载体1,所述负极铜排2和所述正极铜排4分别设置于所述汇流铜排3两端;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极耳载体1。
[0029]其中,所述汇流铜排3包括五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沿同一方向依次布设;且所述负极铜排2、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正极铜排4间隔且均匀地设置,并且所述负极铜排2、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正极铜排4、所述电芯72和所述极耳73的裁切长度一致。
[0030]所述极耳载体1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1P12S软包模组的安装模块,1P12S软包模组包括电路板和设有极耳(73)的电芯(72),其特征在于,安装模块包括负极铜排(2)、正极铜排(4)、汇流铜排(3)和由注塑材料制成的极耳载体(1),所述负极铜排(2)和所述正极铜排(4)分别设置于所述汇流铜排(3)两端;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极耳载体(1);其中,所述汇流铜排(3)包括五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沿同一方向依次布设;且所述负极铜排(2)、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正极铜排(4)间隔且均匀地设置,并且所述负极铜排(2)、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正极铜排(4)、所述电芯(72)和所述极耳(73)的裁切长度一致;所述极耳载体(1)上设有五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柱(11),所述汇流排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11)相配合的固定孔(30);所述汇流排插接于所述固定柱(11),并热铆连接于所述固定柱(11);所述极耳载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负极铜排(2)相适配的限位柱(12)以及与所述正极铜排(4)相适配的安装柱(13),所述负极铜排(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12)相适配的限位孔(20);所述负极铜排(2)插接于所述限位柱(12),并热铆连接于所述限位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从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