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97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指圈,所述第二钳臂的底部固定有食指套和中指套,所述第一钳臂的一侧且位于指圈的内部固定有大拇指套,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夹持部,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均贯穿夹持部并延伸至夹持部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合钳技术领域。该盆底韧带缝合钳,通过快速拆装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夹持部的快速拆装,方便在夹持部出现磨损和变形后进行更换,不需要废弃整个缝合钳,避免了造成钳臂的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疗成本。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


[0001]本技术涉及缝合钳
,具体为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

技术介绍

[0002]盆底即指盆膈,盆膈是由肛提肌、尾骨肌及其筋膜构成的漏斗形肌板,在额状面呈“M”形,“M”的中央V字表示盆膈,尖端表示肛门,其前部有盆膈裂孔,由会阴部的尿生殖隔将其封闭。
[0003]参考中国专利,一种骶棘韧带缝合装置(公开号:CN111956284B9、公开日:2022

07

29),该专利解决了在非可视下以手指触摸指引再用Capio缝合器,miyazaki钳,骶棘韧带缝合钩等进行缝合,均是在不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不易掌握缝合深浅,容易缝合过深或缝错地方,损伤血管或神经,导致医疗事故,同时阴道旁间隙的空间狭小,不便于操作问题,但由于该缝合钳的夹持部不能进行拆装,而夹持部在手术缝合过程中是容易磨损和变形的部位,通常缝合钳的夹持部出现磨损和变形后会直接废弃处理,但缝合钳造价昂贵,这就造成了钳臂的浪费,提升了医疗成本,另外现有的缝合钳上的指圈一般较大,当手指较细小的医生在使用操作时,缝合钳容易从手上滑脱,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解决了缝合钳的夹持部不能进行拆装,而夹持部在手术缝合过程中是容易磨损和变形的部位,通常缝合钳的夹持部出现磨损和变形后会直接废弃处理,但缝合钳造价昂贵,这就造成了钳臂的浪费,提升了医疗成本,以及现有的缝合钳上的指圈一般较大,当手指较细小的医生在使用操作时,缝合钳容易从手上滑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指圈,所述第二钳臂的底部固定有食指套和中指套,所述第一钳臂的一侧且位于指圈的内部固定有大拇指套,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夹持部,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均贯穿夹持部并延伸至夹持部的内部,所述夹持部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均设置有快速拆装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快速拆装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夹持部内壁之间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夹持部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内壁之间固定有限位挡框,所述滑板的一侧与限位挡框的一侧接触挤压。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外表面均与夹持部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一端均与滑板的一侧接触挤压。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夹持部
相远离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相对端均贯穿夹持部并延伸至圆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均与圆槽的尺寸相适配,两个所述螺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转动盘。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盆底韧带缝合钳,通过快速拆装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夹持部的快速拆装,方便在夹持部出现磨损和变形后进行更换,不需要废弃整个缝合钳,避免了造成钳臂的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
[0014](2)、该盆底韧带缝合钳,通过食指套、中指套和大拇指套的设置,满足了手指细小的医生进行使用,避免了缝合钳从手上滑脱,降低手术风险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夹持部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1、第一钳臂;2、第二钳臂;3、转轴;4、指圈;5、食指套;6、中指套;7、大拇指套;8、夹持部;9、快速拆装组件;91、滑板;92、弹簧;93、限位挡框;94、圆槽;95、螺杆;96、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包括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之间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指圈4,第二钳臂2的底部固定有食指套5和中指套6,手指细小可将食指和中指分别插进食指套5和中指套6中,第一钳臂1的一侧且位于指圈4的内部固定有大拇指套7,可将大拇指插进大拇指套7中,通过食指套5、中指套6和大拇指套7的设置,满足了手指细小的医生进行使用,避免了缝合钳从手上滑脱,降低手术风险性,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夹持部8,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一端均贯穿夹持部8并延伸至夹持部8的内部,夹持部8与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之间均设置有快速拆装组件9。
[0021]快速拆装组件9包括滑动连接在夹持部8内壁之间的滑板91,滑板91与夹持部8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92。
[0022]夹持部8的内壁之间固定有限位挡框93,限位挡框93可对滑板91进行限位,当感受到滑板91与限位挡框93接触后,即可进一步转动转盘96,滑板91的一侧与限位挡框93的一侧接触挤压。
[0023]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外表面均与夹持部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钳臂1和第
二钳臂2的一端均与滑板91的一侧接触挤压。
[0024]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圆槽94,两个夹持部8相远离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95,两个螺杆95的相对端均贯穿夹持部8并延伸至圆槽94的内部。
[0025]两个螺杆95均与圆槽94的尺寸相适配,两个螺杆95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转动盘96,通过快速拆装组件9的设置,实现了对夹持部8的快速拆装,方便在夹持部8出现磨损和变形后进行更换,不需要废弃整个缝合钳,避免了造成钳臂的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
[0026]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7]工作时,首先将夹持部8套在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上,进一步使得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插进夹持部8中,进一步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开始挤压滑板91,使得滑板91沿着夹持部8的内壁滑动,同时滑板91开始挤压压缩弹簧92,当滑板91滑动至与限位挡框93接触时,进一步转动转动盘96,使得转动盘96带动螺杆95转动,同时螺杆95向夹持部8的内部移动,最终螺杆95移动进圆槽94内部,从而实现对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限位,使得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与夹持部8安装,反向转动转盘96,最终使得螺杆95移动出圆槽94即可实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包括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之间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指圈(4),所述第二钳臂(2)的底部固定有食指套(5)和中指套(6),所述第一钳臂(1)的一侧且位于指圈(4)的内部固定有大拇指套(7),所述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夹持部(8),所述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一端均贯穿夹持部(8)并延伸至夹持部(8)的内部,所述夹持部(8)与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之间均设置有快速拆装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韧带缝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拆装组件(9)包括滑动连接在夹持部(8)内壁之间的滑板(91),所述滑板(91)与夹持部(8)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9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杨飚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十七冶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