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管状除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93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管状除泡装置,包括管口卡凸环、固定管壁、环形固定管底、透气网板、透液管壁、透液管底,由透气网板、透液管壁及透液管底共同围成的气液分离腔内装有超疏水颗粒。溶液因减压浓缩产生的泡沫进入气液分离腔后,在超疏水颗粒摩擦、挤压和排斥的作用下能实现气液分离,从而达到除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便捷,无需对原有旋转蒸发仪进行改造,不占用现有旋转蒸发仪额外空间,且不降低其真空气密性;能及时有效地使待浓缩液产生的泡沫实现气液分离,阻止气体携带溶液进入冷凝管及真空泵,避免样品损失,无需操作人员全程监测待浓缩液的起泡情况,节省了人力。人力。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管状除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管状除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转蒸发仪又名旋转蒸发器,是化学实验室广泛使用的一种仪器设备,由升降旋转控制主机、水浴锅、回收瓶、旋转瓶、冷凝管、真空泵等部分组成的,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皂苷是苷元为三萜或螺旋甾烷类化合物的一类糖苷,主要分布于陆地高等植物中,也少量存在于海星和海参等海洋生物中,是许多中草药或天然药物如人参、远志、桔梗、甘草、知母和柴胡等的主要活性成分。皂苷的化学结构中,由于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皂苷成为一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的肥皂样泡沫。皂苷这种特性为减压浓缩带来一定困难。使用旋转蒸发仪对含皂苷样品的乙醇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时,随着溶剂中乙醇浓度的降低及皂苷成分浓度的增高,溶剂中容易形成大量泡沫,泡沫为气液混合物,泡沫会沿着真空方向进入冷凝管甚至真空泵水箱,造成样品的损失。所以在浓缩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须全程监测溶剂的起泡情况,并要及时打开通气阀门降低旋转瓶中的真空度而消除泡沫,这给实验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与困扰。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7641015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暴沸旋转蒸发仪,在蒸发瓶瓶口设置防暴网并连接缓冲瓶,当溶剂沸出时,可通过防暴网破坏溶剂暴沸时产生的气泡,暴沸冲出的溶液会留在缓冲瓶中,防止溶液与回收瓶中分离出的溶剂混合。该技术虽能有效保护回收溶剂不受污染,但是并不能阻止蒸发瓶内的样品溶液因起泡而溢出,且瓶口设置有防暴网的蒸发瓶不利于向瓶内加样、转移出浓缩液以及清洗。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1018646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仪用防污染缓冲双球接头,包括蒸馏瓶接口、蒸发管接口、防污染双球缓冲室;双球缓冲室内包括球面,缓冲室通过球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仅通过通气孔进行气体的交换,有效避免了气泡夹带溶液进入蒸发管及蒸馏瓶。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延长了升降旋转控制主机与蒸馏瓶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仪器安装与拆卸难度;没有提供其与蒸馏瓶及蒸发管密封连接的部件;增加了旋转蒸发仪的易漏气点,不利于真空度的保持。
[0005]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性,主要受表面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影响。液



气三相接触点的角度,叫做接触角;当水滴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
°
,其将在表面呈球状,这种材料的表面性质即为超疏水性。超疏水性材料可用于气液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管状除泡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管体、气液分离管体及超疏水颗粒;所述固定管体包括管口卡凸环、固定管壁、环形固定管底;所述气液分离管体包括透气网板、透液管壁、透液管底;所述管口卡凸环、固定管壁、环形固定管底、透液管壁及透液管底依次连接;所述透气网板、透液管壁及透液管底共同围成
气液分离腔;所述透气网板为圆形,设置有密集的透气孔,嵌入式安装于环形固定管底的中心圆内;所述透液管壁的下段部分及透液管底设置有密集的透液孔;所述气液分离腔内装有超疏水颗粒,超疏水颗粒的粒径大于透气网板透气孔、透液管壁透液孔及透液管底透液孔的直径;所述超疏水颗粒在气液分离腔内具有流动性,超疏水颗粒之间有缝隙;倾斜所述管状除泡装置使气液分离腔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呈45度角时,所述超疏水颗粒能将透液管壁与透液管底的所有透液孔完全掩盖。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管口卡凸环下面安装有密封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管口卡凸环、固定管壁、环形固定管底、透液管壁、透液管底及透气网板的材质均为高硼硅玻璃。
[0009]进一步的,所述超疏水颗粒包括二氧化硅 (SiO2)材质的内芯及涂布于内芯表面的超疏水膜,所述超疏水膜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 (PVDF)。
[0010]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将旋转蒸发仪的旋转瓶内装入待浓缩样品溶液,将本技术插入旋转瓶的瓶颈内,此时本技术的固定管壁与旋转瓶瓶颈的内壁贴合接触,管口卡凸环下面的密封环与旋转瓶瓶口贴合接触,本技术即被固定于旋转瓶内;然后将旋转瓶安装至升降旋转控制主机上的接口处,最后依次安装旋转蒸发仪的其它部件,并启动冷凝管、水浴锅、真空泵。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造成待浓缩液起泡的原因是皂苷等成分降低了溶剂的气液表面张力,形成的泡沫又阻碍了气液及时分离,气体携带溶液会离开旋转瓶进入冷凝管导致样品损失。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中,因气液混合形成的泡沫在负压作用下,会通过透液管壁或透液管底的透液孔进入气液分离腔,泡沫中的液体会受到超疏水颗粒的排斥而聚集,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透液管壁及透液管底的透液孔回流入旋转瓶中,气体则沿着真空方向,穿过超疏水颗粒之间的缝隙及透气网板的透气孔进入冷凝管,气液得到分离,即达到了除去泡沫的目的。进一步的,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会随着旋转瓶一起旋转,气液分离腔中的超疏水颗粒则呈不断流动状态,超疏水颗粒会不断摩擦或挤压位于其缝隙之间的气液混合物,加速了气液分离的速度,同时处于流动状态的超疏水颗粒也利于气体的快速通过及液体的聚集回流。
[00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安装便捷,在实验室现有的旋转瓶中插入规格与之匹配的本技术即可,无需对原有旋转蒸发仪进行改造,不占用旋转蒸发仪的额外空间,且不降低其真空气密性,因此使用成本低,易于推广;
[0014]2.本技术能及时有效地使待浓缩液产生的泡沫实现气液分离,阻止气体携带溶液进入冷凝管及真空泵,避免样品损失,无需操作人员全程监测待浓缩液的起泡情况,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8]图4为将本技术安装至旋转瓶中,且气液分离腔中轴线倾斜至与水平面呈45
度角时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管口卡凸环,2—固定管壁,3—环形固定管底,4—透气网板,41—透气孔,5—透液管壁,51—透液管壁透液孔,6—透液管底,61—透液管底透液孔,7—超疏水颗粒,8—密封环,9—气液分离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实施例:
[0022]如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缓冲管,包括固定管体、气液分离管体及超疏水颗粒7;所述固定管体包括管口卡凸环1、固定管壁2、环形固定管底3;所述气液分离管体包括透气网板4、透液管壁5、透液管底6;所述管口卡凸环1、固定管壁2、环形固定管底3、透液管壁5及透液管底6依次连接;透气网板4、透液管壁5及透液管底6共同围成气液分离腔9;透气网板4为圆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蒸发仪用管状除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体、气液分离管体及超疏水颗粒;所述固定管体包括管口卡凸环、固定管壁、环形固定管底;所述气液分离管体包括透气网板、透液管壁、透液管底;所述管口卡凸环、固定管壁、环形固定管底、透液管壁及透液管底依次连接;所述透气网板、透液管壁及透液管底共同围成气液分离腔;所述透气网板为圆形,设置有密集的透气孔,嵌入式安装于环形固定管底的中心圆内;所述透液管壁的下段部分及透液管底设置有密集的透液孔;所述气液分离腔内装有超疏水颗粒,超疏水颗粒的粒径大于透气网板透气孔、透液管壁透液孔及透液管底透液孔的直径;所述超疏水颗粒在气液分离腔内具有流动性,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禾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