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尔平专利>正文

骨粉输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79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骨粉输送器,它包括输送管以及手柄,输送管与手柄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输送管的前段外侧壁套设有活动套筒,输送管或手柄上设有驱动活动套筒依输送管前段前后往复运动的操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按压操控件,能够带活动套筒依输送管前段前后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精准顺畅骨粉输送效果。从而实现精准顺畅骨粉输送效果。从而实现精准顺畅骨粉输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粉输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骨粉输送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口腔种植技术已广泛用于牙齿缺失的治疗,通过在缺失牙部位的牙槽骨上预备种植窝洞,植入人工替代牙,以恢复患者的咀嚼与美观功能,因此受到广大医生患者的欢迎。
[0003]由于牙齿缺失后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为了维持植入人工牙的稳定性,临床通常会通过植骨的方式增加种植牙周围的骨量来提高种植牙的初期稳定性。但是,上颌后牙区牙根的根尖靠近上颌窦,由于上颌窦气化,上颌窦底的骨量不足以维持种植牙的初期稳定,这时,需要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技术,通过植入人工骨粉的方式,以提高上颌窦底牙槽骨的骨量以及垂直高度,从而满足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
[0004]临床上,上颌窦内提升技术需要使用骨粉推送器将人工骨粉填充到上颌窦底牙槽骨与上颌窦粘膜之间,引导骨再生。传统的骨粉输送器是通过推杆将骨粉输送至骨粉放置处或者使用盛放骨粉的容器直接将骨粉倒入骨粉放置处,这两种方式有以下不足:1推送过程需要双手操作,且需要缓慢推送,既费时又费力;2充填过程中骨粉洒落,导致填充骨粉的量无法确定;3充填深度无法把控,有一定的风险损害上颌窦粘膜;4骨粉难以均匀地填充至上颌窦底粘膜,影响成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粉输送器,它通过增加了活动套筒,实现了精准顺畅骨粉输送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粉输送器,它包括输送管2以及手柄5,输送管2与手柄5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输送管2的前段外侧壁套设有活动套筒1,输送管2或手柄5上设有驱动活动套筒1依输送管2前段前后往复运动的操控件。
[000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08]1、通过按压操控件,能够带活动套筒1依输送管2前段前后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精准顺畅骨粉输送效果。
[0009]2、所述活动套筒1的活动方向与手柄5的成角为90~140
°
,为输送骨粉提供了适合临床操作的合理角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2]其中:1活动套筒、2输送管、3连杆、4活动弹片、5手柄、6固定螺丝、7复位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4]如图1、2所示:骨粉输送器,它包括输送管2以及手柄5,输送管2与手柄5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输送管2的前段外侧壁套设有活动套筒1,输送管2
[0015]或手柄5上设有驱动活动套筒1依输送管2前段前后往复运动的操控件。通过按压操控件,能够带活动套筒1依输送管2前段前后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精准顺畅骨粉输送效果。
[0016]所述操控件包括连杆3,前端与活动套筒1连接;活动弹片4,中部通过固定螺丝6连接于输送管2或手柄5上且前端与连杆3铰接;以及复位弹片7,前段与活动弹片4固定,后端通过固定螺丝6固定;
[0017]其中,复位弹片7压住活动弹片4,使得活动套筒1保持在最前端。
[0018]具体的说,通过按压活动弹片4后端,可以让活动弹片4前段翘起,从而控制连杆拉动活动套筒向后移动。当放开活动弹片4的时候,活动弹片4前端在复位弹片7的作用下向前下压,让活动套筒向前移动。
[0019]活动套筒1的活动方向与手柄5的成角为90~140
°
。为输送骨粉提供了适合临床操作的合理角度。
[0020]其中,目前的产品,其活动套筒1的活动方向与手柄5的成角为130
°

[002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粉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送管(2)以及手柄(5),输送管(2)与手柄(5)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输送管(2)的前段外侧壁套设有活动套筒(1),输送管(2)或手柄(5)上设有驱动活动套筒(1)依输送管(2)前段前后往复运动的操控件;所述操控件包括连杆(3),前端与活动套筒(1)连接;活动弹片(4),中部通过固定螺丝(6)连接于输送管(2)或手柄(5)上且前端与连杆(3)铰接;以及复位弹片(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尔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尔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