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颅的定位导引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外科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开颅定位导引板。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要求骨窗暴露横窦及乙状窦边缘,以最大限度暴露桥小脑角区的结构与病变。为减少术后颅骨缺损面积多采用单孔骨瓣开颅技术,理想的关键孔钻孔位置应暴露横窦与乙状窦结合部的内缘,由于技术局限,目前多凭术者经验确定。公告号为CN20648262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引导桥小脑角进路开颅手术的开颅导板,其通过术前规划开颅骨瓣的位置和大小,制作导板指导术中开颅。但此种导板并不能精确定位关键孔的钻孔角度及骨瓣位置,因为术中开颅观察角度不同,导板投影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导致定位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术中开颅观察角度不同导致定位偏移的缺陷,本技术应用一种导引管片将关键孔钻孔方向及术中开颅观察方向确定,从而完成钻孔及开颅。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导引管片的乙状窦后入路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颅的定位导引板,由医学影像建模及处理软件建模后由3D打印设备利用光敏树脂材料制作,其特征是:包括定位板(1)、导引管片(4),定位板(1)为一近似圆形的曲面板,表面凹凸,与手术区域内颅骨表面的每一处凹凸相贴合,定位板(1)上有一圆孔(5)和一倒“L”形镂空槽(2),二者有一部分相互重合;导引管片(4)与定位板(1)为一体,二者相互垂直,结合处为定位板上圆孔边缘(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颅的定位导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的厚度为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颅的定位导引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飞,李琛,杨吉鹏,于汪洋,孙晓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