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冰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除冰结构、空调器及室外机、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空调器
,特别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空调器的除冰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除冰控制装置、一种室外机的除冰结构、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一种空调器及一种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超疏水涂层技术应用在空调器室外机的换热器表面上,在带来延缓结霜周期、快速除霜、提升低温制热量、改善低温制热性能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由于换热器的超疏水表面张力低,在化霜过程中,霜层来不及全部融化成水就成片脱落,聚集在室外机的底盘,若不能及时去除这部分冰霜,将导致底盘的积冰越来越多,影响室外机正常和安全运行。
[0003]目前业内针对超疏水室外换热器的化霜导致的底盘积冰问题,还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
[0004]一些技术中,采用底盘电加热带进行除冰的方式,主要是解决涂覆亲水涂层的室外换热器的融霜水在低温环境中结冰、进而堵住底盘的排水口,造成底盘排水不畅的难题。
[0005]该底盘电加热除冰方式,并不适用于超疏水室外换热器的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除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设置成传导所述室外机中的发热装置的余热用以室外机的除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过程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除冰条件,所述预设除冰条件包括所述发热装置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在满足所述预设除冰条件时,控制所述传热装置启动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除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传热装置包括传导所述压缩机的余热用以所述室外机的除冰的第一传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包括:所述压缩机的温度达到第一设定温度;所述在满足所述预设除冰条件时,控制所述传热装置启动传热,包括:在所述压缩机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传热装置启动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除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电控模块,所述传热装置包括传导所述电控模块的余热用以所述室外机的除冰的第二传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包括:所述电控模块的温度达到第二设定温度;所述在满足所述预设除冰条件时,控制所述传热装置启动传热,包括:在所述电控模块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传热装置启动传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除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过程中,在所述发热装置的温度未达到所述设定温度,和/或,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机或者运行频率小于预设频率时,控制所述传热装置停止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除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除冰条件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空调器启动制热运行达到设定时长。6.一种空调器的除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冰控制方法的步骤。7.一种室外机的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换热器和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设置成传导室外机中的发热装置的余热用以室外机的除冰,所述传热装置的第一端设置成与所述发热装置接触,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靠近所述室外机的底盘的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的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成包括压缩机,所述传热装置包括传导所述压缩机的余热用以所述室外机的除冰的第一传热装置,所述第一传热装置的第一端设置成与所述压缩机接触;和/或所述发热装置设置成包括电控模块,所述传热装置包括传导所述电控模块的余热用以所述室外机的除冰的第二传热装置,所述第二传热装置的第一端设置成与所述电控模块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的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包括位于第一端的蒸发段、位于第二端的冷凝段、以及连接所述蒸发段和所述冷凝
段的中间段,所述蒸发段设置成与所述发热装置接触,所述冷凝段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靠近所述底盘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迎风侧和/或背风侧,所述中间段外包裹有隔热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外机的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为弯曲状并设置成缠绕所述发热装置;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呈L形,所述冷凝段呈L形。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机的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峰,杜顺开,伍智勤,赵夫峰,唐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