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38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用于输送切碎混合后秸秆的输送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切碎机构和混合机构,可以完成对玉米秸秆的切碎、混合和分洒,装置功能性较为全面,一机多用,无需使用多个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三齿轮、第三转动柱、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四转动柱、第六齿轮、搅拌杆、第七齿轮和环形齿轮,启动第二电机可以带动三转动柱和第四转动柱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同时可以带动第二桶体转动,使搅拌效果更好,搅拌效率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装置
,具体为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等,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可以将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0003]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切碎后还需要施加氮素肥料,以促进秸秆在土中腐熟,避免分解细菌与作物对氮的竞争,然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翻土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技术,玉米秸秆还田需要使用专门的施肥装置,目前需要多种机械装置配合使用才能实现玉米秸秆的切碎、混合和分洒,较为麻烦,其中混合搅拌装置通常使用单轴搅拌,混合搅拌效率较低,搅拌效果较差,无法快速混合均匀,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用于输送切碎混合后秸秆的输送机构(2),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桶体(4),所述第一桶体(4)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出料管(5),所述第二出料管(5)上均安装有第一阀门(6),所述第一支架(3)上固定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顶部固定有U形板(8),所述U形板(8)上安装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U形板(8)安装有与第一支架(3)转动安装的第一转动柱(10),所述U形板(8)上安装有用于将秸秆切碎的切碎机构(11),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第二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2)上转动安装有圆板(13),所述圆板(13)上固定有第二桶体(14),所述第二桶体(14)的底端安装有第三出料管(15),所述第三出料管(15)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6),所述第二支架(12)上固定有支架板(17),所述支架板(17)上安装有用于混合搅拌秸秆和肥料的搅拌机构(18),所述底板(1)固定安装在运输机构(21)上,所述运输机构(21)上安装有用于翻土的翻土机构(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输送桶(201),所述输送桶(201)上固定有与底板(1)固定的支撑柱(202),所述输送桶(201)上连通安装有套设在第三出料管(15)外侧的进料管(203),所述输送桶(201)上连通安装有贯穿底板(1)和运输机构(21)的第一出料管(204),所述输送桶(201)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05),所述第一电机(20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输送桶(201)转动安装的转轴(206),所述转轴(206)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振福陈家勇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润扬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