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标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多个电子标签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由电子标签主体构成,电子标签主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电源卡座,两个电源卡座的相对面各设有一个通电点,所述支架呈多棱柱形,多棱柱的每个侧面形成一个卡槽,电子标签主体卡入卡槽内,支架转动套于支座上,支座卡有电源,同时电源的两极卡入对应的电子标签的两个通电点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换电源方便、电子标签不会丢失、可同时使用多个电子标签等有益效果。标签等有益效果。标签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标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标签有着储存信息量大、不易损坏、可反复读写、价格便宜等优势,光伏应用于各种标识场景和信息交互中。
[0003]现有技术中,如CN103632193A公开了复合型多频率电子标签,同时具有在基片上设有晶圆及微带天线的无源电子标签和,由电池单元供电的有源电子标签,其中有源电子标签与电池单元间的供电电路中至少包括有设置在无源电子标签基片上的导电结构。在此基础上,与位于无源电子标签基片上的该导电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并联设置有晶体管开关电路、单稳态电路、双稳态电路,或电子电路与继电器的组合结构等形式备用报警/保护电路结构。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无法更换电源、无法快速更换多个电子标签的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多个电子标签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由电子标签主体构成,电子标签主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电源卡座,两个电源卡座的相对面各设有一个通电点,所述支架呈多棱柱形,棱线数量大于等于电子标签数量,多棱柱的每个侧面为支架面,支架面内部形成一个卡槽,卡槽后端的下方两侧各形成一个限位部件,支架中部的前后面还个设有一个轴套,轴套与支架的棱线处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电子标签主体卡入卡槽内,并通过限位部件固定,电源卡座位于支架内部;
[0007]两个轴套套于支座上,支座由支柱和底座构成,支柱固定于底座的一侧表面,轴套与支柱转动连接,两个轴套之间的支柱外壁上设有一个连接部件,连接部件的右端设有一个电源固定部件,电源固定部件内部形成一个电源卡槽,电源卡槽与支柱平行,电源卡槽内设有电源,同时电源的两极卡入对应的电子标签的两个通电点之间,对电子标签供电,底座(26)位于与支柱(21)相反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支座。
[0008]上述所述的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形成两个转动槽,轴套位于对应的转动槽内。
[0009]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多个电子标签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由电子标签主体构成,电子标签主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电源卡座,两个电源卡座的相对面各设有一个通电点,所述支架呈多棱柱形,棱线数量大于等于电子标签数量,多棱柱的每个侧面为支架面,支架面内部形成一个卡槽,卡槽后端的下方两侧各形成一个限位部件,支架中部的前后面还个设有一个轴套,轴套与支架的棱线处通过至少两个第一
支撑杆连接,电子标签主体卡入卡槽内,并通过限位部件固定,电源卡座位于支架内部;
[0010]两个轴套套于支座上,两个轴套套于支座上,支座由支柱、底座和两个第二支撑杆构成,两个第二支撑杆对称固定于底座的右表面,第二支撑杆套于对应轴套外侧的支柱上,所述支柱外壁上设有一个连接部件,连接部件的右端设有一个电源固定部件,电源固定部件内部形成一个电源卡槽,电源卡槽与支柱平行,电源卡槽内设有电源,同时电源的两极卡入对应的电子标签的两个通电点之间,对电子标签供电,轴套可绕支柱转动,底座(26)位于与支柱(21)相反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支座。
[0011]上述所述的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磁吸片或不干胶。
[0012]上述所述的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面外壁形成一个与卡槽相通的窗口。
[0013]上述所述的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材料为塑料。
[0014]上述所述的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材料为钢。
[0015]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换电源方便、电子标签不会丢失、可同时使用多个电子标签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支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电子标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支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架、11.支架面、12.窗口、13.第一支撑杆、14.限位部件、15.卡槽、16.轴套、2.支座、21.支柱、22.转动槽、23.连接部件、24.电源固定部件、25.电源卡槽、26底座、27.第二支撑杆、3.电子标签、31.电子标签主体、32.电源卡座、33.通电点。
实施方式实施例
[0024]请见图1至图5,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六个电子标签3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3由电子标签主体31构成,电子标签主体3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电源卡座32,两个电源卡座32的相对面各设有一个通电点33,所述支架1呈六棱柱形,六棱柱的每个侧面为支架面11,支架面11内部形成一个卡槽15,卡槽15后端的下方两侧各形成一个限位部件14,支架面11外壁形成一个与卡槽15相通的窗口12,支架1中部的前后面还个设有一个轴套16,轴套16与支架1的棱线处通过第一支撑杆13连接,电子标签主体31卡入卡槽15内,电源卡座32位于支架1内部;
[0025]两个轴套16套于支座2上,支座2由支柱21和底座26构成,支柱21底部与底座26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21上形成两个转动槽22,两个转动槽22之间的支柱21外壁上设有一个连接部件23,连接部件23的右端设有一个电源固定部件24,电源固定部件24内部形成一个电源卡槽25,电源卡槽25与支柱21平行,电源卡槽25内设有电源,同时电源的两极卡入对应的电子标签3的两个通电点33之间,对电子标签3供电,轴套16可绕支柱21转动;所述底座26底部设有磁吸片或不干胶,用于固定支座2。
实施例
[0026]请见图6至图7,并参考图3和图5,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六个电子标签3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3由电子标签主体31构成,电子标签主体3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电源卡座32,两个电源卡座32的相对面各设有一个通电点33,所述支架1呈六棱柱形,六棱柱的每个侧面为支架面11,支架面11内部形成一个卡槽15,卡槽15后端的下方两侧各形成一个限位部件14,支架面11外壁形成一个与卡槽15相通的窗口12,支架1中部的前后面还个设有一个轴套16,轴套16与支架1的棱线处通过第一支撑杆13连接,电子标签主体31卡入卡槽15内,电源卡座32位于支架1内部;
[0027]两个轴套16套于支座2上,支座2由支柱21、底座26和两个第二支撑杆27构成,两个第二支撑杆27对称固定于底座26的右表面,第二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多个电子标签(3)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3)由电子标签主体(31)构成,电子标签主体(3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电源卡座(32),两个电源卡座(32)的相对面各设有一个通电点(33),所述支架(1)呈多棱柱形,棱线数量大于等于电子标签数量,多棱柱的每个侧面为支架面(11),支架面(11)内部形成一个卡槽(15),卡槽(15)后端的下方两侧各形成一个限位部件(14),支架(1)中部的前后面还个设有一个轴套(16),轴套(16)与支架(1)的棱线处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13)连接,电子标签主体(31)卡入卡槽(15)内,并通过限位部件(14)固定,电源卡座(32)位于支架(1)内部;两个轴套(16)套于支座(2)上,支座(2)由支柱(21)和底座(26)构成,支柱(21)固定于底座(26)的一侧表面,轴套(16)与支柱(21)转动连接,两个轴套(16)之间的支柱(21)外壁上设有一个连接部件(23),连接部件(23)的右端设有一个电源固定部件(24),电源固定部件(24)内部形成一个电源卡槽(25),电源卡槽(25)与支柱(21)平行,电源卡槽(25)内设有电源,电源的同时两极卡入对应的电子标签(3)的两个通电点(33)之间,底座(26)位于与支柱(21)相反的一侧面设有固定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1)上形成两个转动槽(22),轴套(16)位于对应的转动槽(22)内。3.一种有源光纤通道标签,具有多个电子标签(3)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3)由电子标签主体(31)构成,电子标签主体(31)的上表面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涵,吕真真,彭璐,尹云鹏,石欣,乾靖,孙颖,周壮壮,刘相君,罗云月,刘海涛,黄尚,汪琛,戚照千,孔晨阳,杨韵祺,倪厚超,曹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