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包括如下结构,支架,该支架的内侧等间距设有导轨;蓄水箱,该蓄水箱为环形结构,其中蓄水箱的外边沿高于其内边沿;引水板,该引水板的外侧固设有引水缓坡,所述引水板的底端延伸至蓄水箱的内侧,蓄水箱和引水板的配合,在不影响该系统的进水量的同时,其立体式污水导引减速沉淀设计,对污水流速进行减缓,污水中裹挟的颗粒物沉降下蓄水箱的内侧,实现污水中不溶于水的污染物沉淀处理,同时减少本装置的建设规划用地,解决现有的沉淀池建造过程中占地面积过大和后续的污水处理量改造空间小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沉淀池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沉淀净化作业中,采用污水沉淀池对污水采取静止沉淀或降低流速沉淀,完成污水中的颗粒物沉降处理,其中一般的对大流量污水进行处理时,采取降低流速沉淀的方法能够减少污水沉淀池的建设占地面积。
[0003]现有污水静置沉淀池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结合污水的处理量大小,需要设计规划使用较大的土地面积用以建设沉淀池,进一步的,建造使用中的沉淀池面积过大,一般的沉淀池内淤泥沉降过程中向沉淀池的底部中央处集聚,对沉淀池底部的淤泥进行清洁处理时,需要设置大型桁架将污泥泵设置在沉淀池的中央处,整体结构建造成本较高,后续污水处理量的提升改造空间较低。
[0004]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解决现有的沉淀池建造过程中占地面积过大和后续的污水处理量改造空间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解决现有的沉淀池建造过程中占地面积过大和后续的污水处理量改造空间小的技术问题。
[0007]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包括如下结构:
[0009]支架,该支架的内侧等间距设有导轨。
[0010]蓄水箱,该蓄水箱为环形结构,其中蓄水箱的外边沿高于其内边沿。
[0011]引水板,该引水板的外侧固设有引水缓坡,所述引水板的底端延伸至蓄水箱的内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外侧固设有污水进水管,该污水进水管的顶端延伸至位于支架顶部的所述蓄水箱的内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输入端固设有抽污管,该抽污管的一端延伸至蓄水箱的内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外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设有驱动轮,该驱动轮的外侧固设有驱动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外侧固设有导向环,该导向环的外侧转动连接在导轨的内侧,该导向环的外侧固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与驱动槽配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引水板的顶端高度高于蓄水箱的内边沿高度,所述引水板的外侧与蓄水箱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7]有益效果
[0018]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蓄水箱和引水板的配合,在不影响该系统的进水量的同时,其立体式污水导引减速沉淀设计,对污水流速进行减缓,污水中裹挟的颗粒物沉降下蓄水箱的内侧,实现污水中不溶于水的污染物沉淀处理,同时减少本装置的建设规划用地;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在污水处理量增加时,通过增设本装置,对污水进行分流静置沉淀处理,本装置占用土地面积少,装配式结构方便升级改造,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后续设备改造成本;
[002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正剖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导轨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3是本技术蓄水箱结构的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支架
‑
1;污水进水管
‑
11;
[0027]导轨
‑
2;驱动电机
‑
21;驱动轮
‑
22;
[0028]蓄水箱
‑
3;导向环
‑
31;驱动杆
‑
32;
[0029]引水板
‑
4;
[0030]泥浆泵
‑
5;
[0031]抽污管
‑
6。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5]参照附图1
‑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包括如下结构:
[0036]支架1,该支架1的内侧等间距设有导轨2。
[0037]蓄水箱3,该蓄水箱3为环形结构,其中蓄水箱3的外边沿高于其内边沿。
[0038]引水板4,该引水板4的外侧固设有引水缓坡,引水板4的底端延伸至蓄水箱3的内侧。
[0039]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1的外侧固设有污水进水管11,该污水进水管11的顶端延伸至位于支架1顶部的蓄水箱3的内侧。
[0040]污水进水管11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导引至支架1顶部的蓄水箱3中,蓄水箱3与导轨2配合,等间距设置在支架1外侧,蓄水箱3内的水蓄满后,通过引水板4的引导进入下方的蓄水箱3内。
[0041]蓄水箱3和引水板4的配合,在不影响该系统的进水量的同时,其立体式污水导引减速沉淀设计,对污水流速进行减缓,污水中裹挟的颗粒物沉降下蓄水箱3的内侧,实现污水中不溶于水的污染物沉淀处理。
[004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泥浆泵5,泥浆泵5的输入端固设有抽污管6,该抽污管6的一端延伸至蓄水箱3的内侧。
[0043]蓄水箱3内积攒有大量污泥时,泥浆泵5和抽污管6配合,将蓄水箱3内部的污泥抽出,本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004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2的外侧固设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固设有驱动轮22,该驱动轮22的外侧固设有驱动槽。
[0045]驱动电机21和驱动轮22配合,通过驱动轮22和驱动杆32实现蓄水箱3在导轨2中部的旋转,配合抽污管6和泥浆泵5完成蓄水箱3内的污泥排出处理。
[0046]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蓄水箱3的外侧固设有导向环31,该导向环31的外侧转动连接在导轨2的内侧,该导向环31的外侧固设有驱动杆32,驱动杆32的外侧与驱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结构:支架(1),该支架(1)的内侧等间距设有导轨(2);蓄水箱(3),该蓄水箱(3)为环形结构,其中蓄水箱(3)的外边沿高于其内边沿;引水板(4),该引水板(4)的外侧固设有引水缓坡,所述引水板(4)的底端延伸至蓄水箱(3)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侧固设有污水进水管(11),该污水进水管(11)的顶端延伸至位于支架(1)顶部的所述蓄水箱(3)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泥浆泵(5),所述泥浆泵(5)的输入端固设有抽污管(6),该抽污管(6)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王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