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90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底箱侧壁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内滑动插接有第一托架,所述底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均呈L形设置,且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均开设有用于卡合胸瓶的凹槽,所述底箱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胸管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竖杆上滑动安装有管路通断调节件,所述管路通断调节件与胸管连接,从而控制胸管导通或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胸瓶放置在箱体内部,放置外物对其碰撞或污染,并且通过抽拉式设计,便于胸瓶的更换和安装。胸瓶的更换和安装。胸瓶的更换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在使用时多通过挂钩进行悬挂病床边,在周围家属、探望人员走动时容易发生触碰,导致脱落或破损,尤其在家属照顾病人进食和饮水时,一般在床边使用餐勺喂食,食物残渣、水汤等杂质容易落在胸瓶上,导致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将胸瓶放置在箱体内部,放置外物对其碰撞,并且通过抽拉式设计,便于胸瓶的储放、更换和安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底箱侧壁开设有取放口;
[0007]所述取放口内滑动插接有第一托架,所述底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均呈L形设置,且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均开设有用于卡合胸瓶的凹槽;所述底箱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胸管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竖杆上滑动安装有管路通断调节件,所述管路通断调节件与胸管连接,从而控制胸管导通或封闭;
[0008]所述第二托架上设置有弹性卡紧组件,所述弹性卡紧组件设置于凹槽内,用于夹持胸瓶的端部;所述弹性卡紧组件包括两组夹片,两组夹片分别设置于凹槽的两侧壁上,且夹片与凹槽内壁平行设置,所述夹片与凹槽内壁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夹片的靠近第一托架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两组所述导向板共同构成一个喇叭形开口。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连接于夹片上的插杆和连接于凹槽内壁上的套管,所述插杆滑动插接于套管内,所述套管内固定安装有弹簧。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夹片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收紧片,所述收紧片与夹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收紧片固定连接,所述收紧片的远离第一托架一端固定安装有楔形凸片,且收紧片的靠近第一托架一端设置有防滑纹。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条,所述底箱的内底部开设有与插条对应的插槽,所述第一托架的底部一端还转动安装有辅助轮,所述第一托架的外侧壁设置有拉手。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片,所述弹片与第一托架呈相对设置,所述底箱外壁上转动设置有挡片,所述第一托架完全插入取放口时,挡片可转动到取放口上,从而挡住与第一托架。
[0014]优选的,所述管路通断调节件包括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设于竖杆上,所述滑套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串联在胸管上,所述滑套上螺纹安装有顶紧螺丝,用于将滑套与竖杆锁紧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底箱侧壁滑动插接第一托架、底箱内部安装第二托架的设计,使用时将胸瓶放置在第一托架的凹槽内,推动第一托架进入底箱,第一托架携带胸瓶靠近第二托架,使胸瓶的一端插入第二托架上的凹槽内,通过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的配合对胸瓶下部形成卡固,将胸瓶收纳到底箱的内部,可以防止附近人员走动时腿部踢到或碰撞到胸瓶;同时也避免了照顾病人时,食物残渣、水汤等杂质容易落在胸瓶上,对胸瓶进行固定的同时也对胸瓶进行了防护,使胸瓶的使用更加安全;并且将输液瓶的挂放功能与胸瓶收纳功能整合到一起,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在更换输液瓶时可以观察或更换胸瓶,还可以减少占用空间,在需要转移病人时,可以一起同时运送也更加方便。
[0017]本技术通过管路通断调节件对胸管进行导通或封闭的控制,使医护人员在更换胸瓶时可以方便的封闭胸管,从而能够安全的将胸管从胸瓶上拔下,才可以将胸瓶从底箱内抽出进行更换,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更换时间,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插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二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弹性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管路通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收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箱;2、竖杆;3、挂钩;4、第一托架;5、第二托架;6、管路通断调节件;601、滑套;602、安装板;603、阀门;604、顶紧螺丝;7、插条;8、辅助轮;9、拉手;10、弹性卡紧组件;1001、夹片;1002、导向板;1003、插杆;1004、套管;1005、弹簧;1006、收紧片;1007、转轴;1008、扭簧;1009、楔形凸片;11、弹片;12、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包括底箱1,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2,竖杆2的上端设置有挂钩3;
[0027]该底箱1侧壁开设有取放口,取放口内滑动插接有第一托架4,底箱1内部固定安装
有第二托架5,第一托架4与第二托架5均呈L形设置;且第一托架4与第二托架5均开设有用于卡合胸瓶的凹槽;该底箱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胸管穿过的避让孔,该竖杆2上滑动安装有管路通断调节件6,管路通断调节件6与胸管连接,从而控制胸管导通或封闭。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杆2和挂钩3可以提供输液瓶的挂放功能,将胸瓶收纳到底箱1的内部,可以防止附近人员走动时腿部踢到或碰撞到胸瓶;同时也避免了照顾病人时,食物残渣、水汤等杂质容易落在胸瓶上,对胸瓶进行固定的同时也对胸瓶进行了防护,使胸瓶的使用更加安全;并且将输液瓶的挂放功能与胸瓶收纳功能整合到一起,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在更换输液瓶时可以观察或更换胸瓶,还可以减少占用空间,在需要转移病人时,可以一起同时运送也更加方便。如下文示出第一托架4的滑动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包括底箱1,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2,竖杆2的上端设置有挂钩3;
[0031]该底箱1侧壁开设有取放口,取放口内滑动插接有第一托架4,底箱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托架5,第一托架4与第二托架5均呈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2),所述竖杆(2)的上端设置有挂钩(3),所述底箱(1)侧壁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内滑动插接有第一托架(4),所述底箱(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托架(5),所述第一托架(4)与第二托架(5)均呈L形设置,且第一托架(4)与第二托架(5)均开设有用于卡合胸瓶的凹槽;所述底箱(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胸管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竖杆(2)上滑动安装有管路通断调节件(6),所述管路通断调节件(6)与胸管连接,从而控制胸管导通或封闭;所述第二托架(5)上设置有弹性卡紧组件(10),所述弹性卡紧组件(10)设置于凹槽内,用于夹持胸瓶的端部;所述弹性卡紧组件(10)包括两组夹片(1001),两组夹片(1001)分别设置于凹槽的两侧壁上,且夹片(1001)与凹槽内壁平行设置,所述夹片(1001)与凹槽内壁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001)的靠近第一托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002),两组所述导向板(1002)共同构成一个喇叭形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连接于夹片(1001)上的插杆(1003)和连接于凹槽内壁上的套管(1004),所述插杆(1003)滑动插接于套管(1004)内,所述套管(1004)内固定安装有弹簧(10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胸瓶固定的输液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曼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