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79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弹力桌,包括一个曲面框架、设于所述曲面框架内的多个弹跳部、与所述曲面框架连接以支撑所述曲面框架的支撑座、设于每一弹跳部上靠近相邻的另一弹跳部的一端的横向两侧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以及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的扶杆;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均包括支撑于所述曲面框架下且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空心底柱以及插入所述空心底柱上端且能够升降的升降柱,所述扶杆的两端与两所述升降柱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于体育锻炼,方便移动,可以供多人同时训练,互不干扰,便于进行交流。便于进行交流。便于进行交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力桌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
,特别涉及弹力桌。

技术介绍

[0002]弹力垫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运动休闲器材,结构多样,但是现在的大多的弹力垫不便于陪练以及教学,且占据空间不便于移动,多人共用一个弹力垫时互相之间会因为弹力作用而产生干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可以供多人同时锻炼互不影响且能让人容易登上、稳定站立、安全运动的弹力桌。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弹力桌,包括一曲面框架、设于所述曲面框架内的多个弹跳部、与所述曲面框架连接以支撑所述曲面框架的支撑座、设于每一弹跳部上靠近相邻的另一弹跳部的一端的横向两侧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以及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的扶杆;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均包括支撑于所述曲面框架下且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空心底柱以及插入所述空心底柱上端且能够升降的升降柱,所述扶杆的两端与两所述升降柱的顶端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底柱包括空心柱体以及沿垂直方向贯通所述柱体的柱形空腔,所述柱体的外壁设有供螺柱横向穿入的内螺纹穿孔,所述螺柱横向穿入所述内螺纹穿孔后抵持于所述升降柱的外壁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柱体的内侧面上向内凸伸有一横截面呈圆弧状的弧形凸柱,所述弧形凸柱的上端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柱体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弧形凸柱的下端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预定距离;所述内螺纹穿孔由外至内贯穿所述柱体的外壁及弧形凸柱;所述升降柱的外壁上对于所述弧形凸柱的位置处向内凹设有一横截面呈弧形的弧形凹部,所述弧形凹部的下端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升降柱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弧形凹部的上端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预定距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凹部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弧形凸柱的凸出深度,以使得所述弧形凹部未完全罩于所述弧形凸柱的外凸面,所述弧形凹部正对所述穿孔的位置形成与所述螺柱的平直里端相适配的平直面。
[0008]进一步的,相邻两弹跳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分隔每一弹跳部且用于供每一弹跳部弹性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曲面框架的横向两侧架连接,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隔板沿所述曲面框架的长度方向位于相邻的所述扶杆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跳部包括矩形弹跳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矩形弹跳面的各边缘与所述曲面框架的对应侧架和对应隔板之间的若干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所述曲面框架的横向两侧连接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
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沿所述曲面框架的长方方向分布于所述曲面框架的下方;所述支撑座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连接横杆,每一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为弧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弧顶部分别与所述曲面框架的横向两侧杆连接;所述支撑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各端部与所述曲面框架之间的第一加强杆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各端部与所述曲面框架之间的第二强加杆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杆组和所述第二加强杆组均包括支撑斜杆以及加强立杆,所述支撑斜杆的下斜端与对应的支撑架连接,上斜端与所述曲面框架的对应侧杆连接,所述加强立杆的下端立设于对应的支撑架上,上端竖直与所述支撑斜杆连接;所述支撑斜杆、所述加强立杆以及对应支撑架围合形成封闭的三角支撑区。
[0014]本技术弹力桌,通过在曲面框架内设置的多个弹跳部使得在使用时可以多人同时训练且互不干扰,通过在曲面框架的两侧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可以增加其稳定性,通过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扶杆可以方便人们站立时能更稳定,通过设置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内侧的弧形凸面与设置在升降杆外侧的弧形凹面可以使得升降杆在升降时的摩擦力减小,并且螺帽穿过穿孔抵持于升降杆时的固紧度更高,将多个弹跳部的外边缘与其相对应的曲面框架的内侧和隔板的底部通过若干弹簧弹性连接使得整体的弹力效果更好,两个所述弹跳部远离隔板的一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略低于两个弹跳部靠近隔板的一端,此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登上弹跳部时更容易且站在弹跳部时不容易倾倒,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设为弧形状并且通过加强杆组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与曲面框架使得整体受力更加均匀且稳定性更好,通过设置斜立杆和加强立杆能进一步加强支撑力,使得人们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可以使多人在使用时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弹力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弹力桌的正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弹力桌的侧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弹力桌的俯视图。
[0019]图5是图1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1中底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1中底柱与升降柱连接时的剖面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3]曲面框架1;弹跳部2;隔板11;弹簧12;支撑座3;第一支撑架31;第一支撑斜杆311;第一加强立杆312;第二支撑架32;第二支撑斜杆321;第二加强立杆322;连接横杆33;第一立柱4;第一底柱41;弧形凸柱411;液压缸412;电源模组413;升降按键414;充电口415;万向轮416;第一升降柱42;弧形凹部421;第二立柱5;第二底柱51;第二升降柱52;扶杆6;第一扶
杆61;第二扶杆62;螺柱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见图1、图2及图4本技术弹力桌包括一曲面框架1、设于所述曲面框架1内的多个弹跳部2、与所述曲面框架1连接以支撑所述曲面框架1的支撑座3、设于每一弹跳部2上靠近相邻的另一弹跳部2的一端的横向两侧的第一立柱4及第二立柱5以及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4与所述第二立柱5的顶端的扶杆6;所述第一立柱4及所述第二立柱5均包括支撑于所述曲面框架1下且与所述支撑座3连接的第一空心底柱41、第二空心底柱51以及插入所述空心底柱上端且能够升降的第一升降柱42及第二升降柱52,所述扶杆6的两端分别与与两所述第一升降柱42和所述第二升降柱52的顶端连接。
[0026]请参见图1和图3,所述曲面框架1为矩形曲面框架,设于所述曲面框架1内的弹跳部2为沿所述曲面框架1长度方向设于左右两边的第一弹跳部21与第二弹跳部22,所述两个弹跳部2之间形成有用于分隔两个所述弹跳部2且用于供两个所述弹跳部2弹性连接的隔板11,两个所述弹跳部2沿所述隔板11相互对称,两个所述弹跳部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两个所述弹跳部2远离所述隔板11的一端距离地面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弹力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曲面框架、设于所述曲面框架内的多个弹跳部、与所述曲面框架连接以支撑所述曲面框架的支撑座、设于每一弹跳部上靠近相邻的另一弹跳部的一端的横向两侧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以及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的扶杆;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均包括支撑于所述曲面框架下且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空心底柱以及插入所述空心底柱上端且能够升降的升降柱,所述扶杆的两端与两所述升降柱的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包括空心柱体以及沿垂直方向贯通所述柱体的柱形空腔,所述柱体的外壁设有供螺柱横向穿入的内螺纹穿孔,所述螺柱横向穿入所述内螺纹穿孔后抵持于所述升降柱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内侧面上向内凸伸有一横截面呈圆弧状的弧形凸柱,所述弧形凸柱的上端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并与所述柱体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弧形凸柱的下端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预定距离;所述内螺纹穿孔由外至内贯穿所述柱体的外壁及弧形凸柱;所述升降柱的外壁上对于所述弧形凸柱的位置处向内凹设有一横截面呈弧形的弧形凹部,所述弧形凹部的下端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升降柱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弧形凹部的上端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预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部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弧形凸柱的凸出深度,以使得所述弧形凹部未完全罩于所述弧形凸柱的外凸面,所述弧形凹部正对所述穿孔的位置形成与所述螺柱的平直里端相适配的平直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桌,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弹跳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分隔每一弹跳部且用于供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京睿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宝鹿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