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376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35
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EMS电能管理模块及电站AGC/AVC模块,EMS电能管理模块及电站AGC/AVC模块的数据接收端分别与电网调度中心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EMS电能管理模块及电站AGC/AVC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接入PMS协调器进行数据整合后,下发至储能变流器PCS或逆变器/风机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EMS电能管理模块与电站AGC/AVC模块集成一体,EMS电能管理模块(或电站AGC/AVC模块)负责接收电网调度中心调度下发的调节指令,制定储能的充、放电计划;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站配置
,特别涉及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电站配置的储能作为新能源电站的联合体,发电出力需要接受调度的直接调度,储能的控制须同时具备两种方式,方式一:调度下达整个场站有功指令,场站根据自身情况协调新能源电站监控系统与储能监控系统运行。方式二:调度直接将指令通过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下发给储能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经协调控制分配给各储能变流器。现行新能源场站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3]1)新能源电站站端AGC、AVC与储能区管理系统EMS系统分别组网,系统间信息交互存在节点,存在多个接口,并且储能区管理系统EMS与场站站端AGC、AVC存在功能模块重叠,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影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
[0004]2)新能源电站配置的储能作为新能源电站的联合体,新型储能系统具备电网支撑的功能,如具备一次调频、源网荷快速调度功能等,电网适应性强,能够实现功率快速响应等特点,但系统间策略优化需协调多个厂家,现场实际操作工程中无法达到联合电站的系统调节效果,不利于电网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通过EMS电能管理模块、电站AGC/AVC模块等功能模块统一搭建,整套设置,具有可靠性高,方便实现数据一并采集,控制策略统一制定,提高新能源联合电站系统调节能力等优点,可实现全站储能和风电、光伏新能源的协调控制与经济运行,应用于新建站,储能与风电、光伏新能源同步建设、调试和运行,一套系统实现多种控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分别与电网调度中心3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输出端分别接入PMS协调器4进行数据整合后,下发至储能变流器PCS5或逆变器/风机机组6。
[0008]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之间通过设置数据切换硬件接口,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能够共同或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或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的调度指令。
[0009]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时,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工作互不影响,各自完成数据分析计算与下发。
[0010]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共同接收电网调度中
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时,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作为一个整体,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此时,电站AGC/AVC模块2不负责协调控制的功能,EMS电能管理模块1负责两者的协调控制,下发至储能变流器PCS5或逆变器/风机机组6。
[0011]所述指令包括调度下发的指令值、功率预测的修正结果及电力市场交易实时结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系统结构可靠性高,整套设置,质量容易控制
[0014]本技术,各功能模块统一搭建,整套设置,可靠性高,方便实现数据一并采集,控制策略统一制定,提高新能源联合电站系统调节能力,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系统支撑能力。
[0015]2)各功能模块统一搭建,整套设置,减少传统新能源场站多套控制系统投入,减少系统间电缆量,减少继保室主机数量。
[0016]3)本技术,各功能模块统一搭建,整套设置,可靠性高,方便实现数据一并采集,控制策略统一制定,提高了并网测试效率,并网测试项目取消原有AGC、AVC、EMS各系统的配合联调工作,只需协调风机及逆变器厂家,可大幅度缩短调试工期。
[0017]4)应用范围广,本技术通过储能变流器PCS可就近存储富余电量,充分利用现有电网输送能力,减少变流升压系统投入,尤其适用于新能源场站电源侧储能联合发电系统。
[0018]综上,本技术充分发挥电源侧储能参与系统调节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调度指令响应速率,还能调动整个联合发电系统参与系统调峰、调频;另外将原来的多个厂家、多套系统,整合开发为一套联合发电控制系统,有利于新型储能新能源联合电站控制系统功能实现,满足电网稳定性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的调度指令的原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共同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的调度指令的原理图。
[0022]图中:1、EMS电能管理模块;2、电站AGC/AVC模块;3、电网调度中心;4、PMS协调器;5、储能变流器PCS;6、逆变器/风机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参见图1,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分别与电网调度中心3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输出端分别接入PMS协调器4进行数据整合后,下发至储能变流器PCS5或逆变器/风机机组6。
[0025]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之间通过设置数据切换硬件接口,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能够共同或单独接收电
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或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的调度指令。
[0026]参见图2,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时,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工作互不影响,各自完成数据分析计算与下发。
[0027]参见图3,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共同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时,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作为一个整体,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此时,电站AGC/AVC模块2不负责协调控制的功能,EMS电能管理模块1负责两者的协调控制,下发至储能变流器PCS5或逆变器/风机机组6。
[0028]所述指令包括调度下发的指令值、功率预测的修正结果及电力市场交易实时结果。
[0029]本技术各模块控制逻辑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分别与电网调度中心(3)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输出端分别接入PMS协调器(4)进行数据整合后,下发至储能变流器PCS(5)或逆变器/风机机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之间通过设置数据切换硬件接口,EMS电能管理模块(1)及电站AGC/AVC模块(2)的数据接收端能够共同或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数据输出端的调度指令或单独接收电网调度中心(3)的调度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联合发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MS电能管理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李银银潘甲龙徐辰辉唐晓文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