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14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吸泵、储水罐、配料罐和高压泵,吸泵的出水口端与配料罐之间连通有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的表面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第二供水管,第二供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罐的内部连通,配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罐,出料罐的顶部设置有滤网,高压泵的进水口端连通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罐内并通过连接管件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出料罐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技术领域。该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实现水肥一体式灌溉,解决了新建水肥一体式灌溉投入成本大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灌溉系统即可完成水肥一体式灌溉,适用于现有的苗圃场改造。改造。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
,具体为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溉指用水浇地,主要包括漫灌、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调亏灌溉等方式,分为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类型。而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混合后进行灌溉。在江门的一些苗圃场,如群星公园苗圃场、江海区桂新苗圃场,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对苗圃进行灌溉,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进行施肥,一方面增加了劳动量,另一方面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造成过量施肥。而重新建造一体式灌溉装置前期投入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来适应现有的灌溉系统,降低投入成本,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配合现有的灌溉系统能够实现水肥一体式灌溉。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吸泵、储水罐、配料罐和高压泵,所述吸泵的出水口端与配料罐之间连通有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的表面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罐的内部连通,所述配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罐,所述出料罐的顶部设置有滤网,所述高压泵的进水口端连通有主进水管,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罐内并通过连接管件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出料罐的内部,所述高压泵的出水口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吸泵的进水口端连通有吸水管。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供水管的表面且靠近配料罐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水罐内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配料罐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防护外壳内壁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配料罐的下方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配料罐的底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延伸至配料罐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盘,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料罐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流量计、第二电磁阀和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操控端延伸至防护外壳的外部,所述节流阀延伸至防护外壳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节轮。
[0008]优选的,所述配料罐的内壁且靠近顶部一侧设置有环座,所述环座的顶部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内壁设置有提手,所述配料罐的顶部设置有盖体。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的表面且位于控制器对应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防护外壳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
[0010]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0011]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利用吸泵往储水罐和配料罐内供水,在配料罐内将固体肥料溶解或将液体肥料稀释,高压泵连接的出水管与现有的灌溉系统一端连通,利用高压泵同时泵送储水罐和配料罐的水,实现肥料与水的混合,实现水肥一体式灌溉,解决了新建水肥一体式灌溉投入成本大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灌溉系统即可完成水肥一体式灌溉,适用于现有的苗圃场改造。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防护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底板、2

吸泵、3

储水罐、4

配料罐、41

出料罐、5

高压泵、6

第一供水管、7

第二供水管、8

主进水管、9

连接管件、10

第一进水管、11

第二进水管、12

出水管、13

第一电磁阀、14

液位开关、15

液位传感器、16

滤网、17

减速电机、18

传动轴、19

搅拌盘、20

支撑架、21

控制器、22

流量计、23

第二电磁阀、24

节流阀、25

环座、26

过滤桶、27

提手、28

盖体、29

防护外壳、30

控制面板、31

吸水管、32

过滤网、33

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吸泵2、储水罐3、配料罐4和高压泵5,为方便移动,底板1的底部可以设置滚轮,为应对不平整的地方,底板1的底部也可设置能够调整长度的支撑腿,为了方便吊装,底板1的侧面还可以焊接吊钩,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储水罐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平衡内外气压的透气孔,吸泵2的出水口端与配料罐4之间连通有第一供水管6,第一供水管6的表面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第二供水管7,第二供水管7的一端与储水罐3的内部连通,配料罐4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罐41,出料罐41的容积小于配料罐4的容积,配料罐4内用于放置肥料,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铵、硝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钙、硫酸镁等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出料罐41的顶部设置有滤网16,通过滤网16能够避免为溶解的固体肥料进入出料罐41内,高压泵5的进水口端连通有主进水管8,主进水管8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罐3内并通过连接管件9连通有第一进水管10和第二进水管11,第一进水管10的一端靠近储水罐3的底部,第二进水管11的一端延伸至出料罐41的内部,第二进水管11位于出料罐41内部的一端靠近出料罐41的底部,高压泵5的出水口端连通有出水管12,高压泵5通过第一进水管10和第二进水管11将水和肥料一同吸入,并通过出水管12泵出,出水管12的一端与现有的灌溉系统供水端连接,实现了利用灌溉系统将肥料和水同时泵送至苗圃场,利用现有的灌溉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降低了改造的成本。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29,吸泵2的进水口端连通有吸水管31,吸水管31与现有的灌溉水源处连接;水肥一体化灌溉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吸泵(2)、储水罐(3)、配料罐(4)和高压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泵(2)的出水口端与配料罐(4)之间连通有第一供水管(6),所述第一供水管(6)的表面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第二供水管(7),所述第二供水管(7)的一端与储水罐(3)的内部连通,所述配料罐(4)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罐(41),所述出料罐(41)的顶部设置有滤网(16),所述高压泵(5)的进水口端连通有主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罐(3)内并通过连接管件(9)连通有第一进水管(10)和第二进水管(11),所述第二进水管(11)的一端延伸至出料罐(41)的内部,所述高压泵(5)的出水口端连通有出水管(1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29),所述吸泵(2)的进水口端连通有吸水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6)的表面且靠近配料罐(4)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所述储水罐(3)内设置有液位开关(14),所述配料罐(4)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所述防护外壳(29)内壁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新会区传淇花木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