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306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直饮水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原水桶、前置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中置处理单元、臭氧泵和臭氧发生器、分区式供水单元、回水保鲜单元及系统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高层建筑分为低区、中区以及高区进行直饮水供水,并在每个区内均设置供水箱作为供水的稳流装置,该供水箱可以起到稳流抵消负压的作用,使中高层的用户在使用直饮水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负压导致出水流量不稳定甚至不出水的情况,提升使用感受。提升使用感受。提升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用水安全与健康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些年,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净水装置进入千家万户,管道直饮水系统是当今学校、医院、小区、办公楼、宾馆、酒楼等场所为多人提供直饮水的选择。
[0003]管道直饮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是用分质供水的方式,在居住小区(酒店、写字楼)内设净水站,运用现代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养和矿物质;同时采用优质管材设立独立循环式管网,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用户家中或客房、办公室,供人们直接饮用。
[0004]目前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及商务大楼均为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使用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高层建筑因楼层较高,中高层的用户在使用直饮水时会因负压使直饮水的出水及其不稳定,影响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在高层建筑的底层、中层、高层设置供水箱作为稳流装置来实现高层建筑中高层也能出水稳定、节约能源的管道直饮水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所述管道直饮水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原水桶、前置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中置处理单元、臭氧泵和臭氧发生器、分区式供水单元、回水保鲜单元及系统控制单元;
[0007]在所述原水桶与所述前置处理单元的连通管道上设有原水泵;
[0008]所述前置处理单元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及精密过滤器;
[0009]在所述前置处理单元及所述膜处理单元连通的管道上设置膜过滤增压泵;
[0010]所述膜处理单元是反渗透膜滤芯或纳滤膜滤芯的组合单元,净水出水口与所述供水和中置处理单元相连通,浓水出水口通过废水比与下水道相连;
[0011]所述中置处理单元内设置顺次连通的pH调节器、中置精密过滤器和紫外杀菌装置;
[0012]所述回水保鲜单元内为顺次连通的回水活性炭过滤器、回水精密过滤器及回水紫外杀菌装置,回水保鲜单元的出水管路与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的进水管连通。
[0013]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包括低区供水管路、中区供水管路及高区供水管路,低区供水管路包括顺次连通的低区供水箱、低区供水泵组、低区供水管网,同理中区供水管路包括顺次连通的中区供水箱、中区供水泵组、中区供水管网,高区供水管路包括顺次连通的高区供水箱、高区供水泵组、高区供水管网;
[0014]所述低区供水箱通过第一增压泵及第一电磁阀与中区供水箱相连通,所述中区供水箱通过第二增压泵及第二电磁阀与高区供水箱相连通;所述低区供水箱、中区供水箱以及高区供水箱内均设有低液位感应器和高液位感应器;
[0015]所述低区供水管网、中区供水管网及高区供水管网的出水管均与回水保鲜单元的进水管连通;
[0016]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泵与低区供水箱相连通。
[0017]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内第一增压泵和第一电磁阀、第二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以及所有的低液位感应器和高液位感应器均与系统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单元上设有数据接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及显示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高层建筑分为低区、中区以及高区进行直饮水供水,并在每个区内均设置供水箱作为供水的稳流装置,该供水箱可以起到稳流抵消负压的作用,使中高层的用户在使用直饮水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负压导致出水流量不稳定甚至不出水的情况;
[0020]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为管道直饮水系统内的系统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如高区供水管网使用直饮水时,高区供水泵组将高区供水箱内的水输送给高区的用户,当高区供水箱内的水位低于低液位感应器时,系统控制单元的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来自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并由远程控制模块控制打开第二增压泵及第二电磁阀进行储水,储水水位到达高液位感应器时,系统控制单元控制关闭第二增压泵及第二电磁阀,同理中区供水箱也是如此工作,以保证供水箱内的水量。低区供水箱的液位低于低液位感应器时,则系统控制设备制水,液位到达高液位感应器时停止制水。
[0021]该方案能够针对性的解决高层建筑的中高层居民使用直饮水过程中因为负压导致的出水不稳定的问题,提升直饮水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分区式供水单元电性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所述管道直饮水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原水桶2、前置处理单元4、膜处理单元6、中置处理单元7、臭氧泵9和臭氧发生器8、分区式供水单元19、回水保鲜单元20及系统控制单元21;在所述原水桶2与所述前置处理单元4的连通管道上设有原水泵3;所
述前置处理单元4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及精密过滤器;在所述前置处理单元4及所述膜处理单元6连通的管道上设置膜过滤增压泵5;所述膜处理单元4是反渗透膜滤芯或纳滤膜滤芯的组合单元,净水出水口与所述供水和中置处理单元7相连通,浓水出水口通过废水比与下水道相连;所述中置处理单元7内设置顺次连通的pH调节器、中置精密过滤器和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回水保鲜单元20内为顺次连通的回水活性炭过滤器、回水精密过滤器及回水紫外杀菌装置,回水保鲜单元20的出水管路与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17的进水管连通。
[0026]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19包括低区供水管路、中区供水管路及高区供水管路,低区供水管路包括顺次连通的低区供水箱10、低区供水泵组11、低区供水管网12,同理中区供水管路包括顺次连通的中区供水箱13、中区供水泵组14、中区供水管网15,高区供水管路包括顺次连通的高区供水箱16、高区供水泵组17、高区供水管网18;所述低区供水箱10通过第一增压泵A及第一电磁阀与中区供水箱13相连通,所述中区供水箱13通过第二增压泵B及第二电磁阀与高区供水箱16相连通;所述低区供水箱10、中区供水箱13以及高区供水箱16内均设有低液位感应器b和高液位感应器a;所述低区供水管网12、中区供水管网15及高区供水管网18的出水管均与回水保鲜单元20的进水管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8通过臭氧泵9与低区供水箱10相连通。
[0027]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19内第一增压泵A和第一电磁阀、第二增压泵b和第二电磁阀以及所有的低液位感应器b和高液位感应器a均与系统控制单元21电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直饮水系统包括设备主体,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原水桶、前置处理单元、膜处理单元、中置处理单元、臭氧泵和臭氧发生器、分区式供水单元、回水保鲜单元及系统控制单元;在所述原水桶与所述前置处理单元的连通管道上设有原水泵;所述前置处理单元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及精密过滤器;在所述前置处理单元及所述膜处理单元连通的管道上设置膜过滤增压泵;所述膜处理单元是反渗透膜滤芯或纳滤膜滤芯的组合单元,净水出水口与所述供水和中置处理单元相连通,浓水出水口通过废水比与下水道相连;所述中置处理单元内设置顺次连通的pH调节器、中置精密过滤器和紫外杀菌装置;所述回水保鲜单元内为顺次连通的回水活性炭过滤器、回水精密过滤器及回水紫外杀菌装置,回水保鲜单元的出水管路与所述分区式供水单元的进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分区式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式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位德峰黄书元方畅然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东江水处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