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01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包括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外蒙皮和第二胶膜层;屏蔽层覆盖设置在内蒙皮上;第一胶膜层覆盖设置在屏蔽层上;铝蜂窝层覆盖设置在第一胶膜层上;第二胶膜层覆盖设置在铝蜂窝层上;外蒙皮覆盖设置在第二胶膜层上;其中,屏蔽层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第二胶膜层和外蒙皮通过共固化热压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碳纤维制件内表面覆铜网手工铺贴屏蔽层精度差,屏蔽层放样精度要求高,铺贴效率低等缺点。等缺点。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屏蔽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抗冲击性好、耐腐蚀等特点,目前已在军民高端装备上得到应用。碳纤维一般不单独使用,需要加入多种增强材料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较差,对于有电磁屏蔽性能要求的碳纤维制件,需要增加金属层来满足电磁屏蔽要求。
[0003]目前,碳纤维制件的电磁屏蔽方法主要有利用化学镀、电镀、气相沉积等方式在制件内表面或者外表面镀覆金属层、在制件内表面覆铜网、在制件内表面胶接金属层和碳纤维丝束金属化。利用化学镀、电镀、气相沉积和等方式制作的金属层表面粗糙度差,精度低,耐盐雾差,使用过程金属层很容易边角开裂和脱落,在制件内表面胶接金属层,耐盐雾差和使用寿命不长,在制件内表面覆铜网和碳纤维丝束金属化的屏蔽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该设备将喷墨打印技术制备的电磁屏蔽层与碳纤维制件结合,实现了碳纤维后罩的高效电磁屏蔽要求,本专利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和电磁屏蔽效能高的特性,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碳纤维制件内表面覆铜网手工铺贴屏蔽层精度差,屏蔽层放样精度要求高,铺贴效率低等缺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包括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外蒙皮和第二胶膜层;屏蔽层覆盖设置在内蒙皮上;第一胶膜层覆盖设置在屏蔽层上;铝蜂窝层覆盖设置在第一胶膜层上;第二胶膜层覆盖设置在铝蜂窝层上;外蒙皮覆盖设置在第二胶膜层上;其中,屏蔽层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第二胶膜层和外蒙皮通过共固化热压成型。
[0006]进一步地,内蒙皮和外蒙皮为碳纤维材料。
[0007]进一步地,内蒙皮和外蒙皮厚度均为1mm。
[0008]进一步地,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第二胶膜层和外蒙皮均包括主体层以及沿主体层的周向延伸的安装边,主体层与安装边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0009]进一步地,主体层和安装边均为矩形结构;每条安装边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0]进一步地,内蒙皮的主体层、屏蔽层的主体层、第一胶膜层的主体层、铝蜂窝层的主体层、第二胶膜层的主体层和外蒙皮的主体层按预设顺序相互叠压在一起;内蒙皮的安装边、屏蔽层的安装边、第一胶膜层的安装边、铝蜂窝层的安装边、第二胶膜层的安装边和外蒙皮的安装边按预设顺序相互叠压在一起并通过锁紧螺钉相互锁紧连接。
[0011]进一步地,屏蔽层为铜层。
[0012]进一步地,屏蔽层厚度为0.035mm。
[0013]进一步地,铝蜂窝层厚度为0.865mm。
[0014]进一步地,第一胶膜层和第二胶膜层厚度均为0.1mm。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包括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外蒙皮和第二胶膜层;屏蔽层覆盖设置在内蒙皮上;第一胶膜层覆盖设置在屏蔽层上;铝蜂窝层覆盖设置在第一胶膜层上;第二胶膜层覆盖设置在铝蜂窝层上;外蒙皮覆盖设置在第二胶膜层上;其中,屏蔽层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内蒙皮、屏蔽层、第一胶膜层、铝蜂窝层、第二胶膜层和外蒙皮通过共固化热压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碳纤维制件内表面覆铜网手工铺贴屏蔽层精度差,屏蔽层放样精度要求高,铺贴效率低等缺点。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的内蒙皮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的外蒙皮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内蒙皮;2、屏蔽层;3、第一胶膜层;4、铝蜂窝层;5、外蒙皮;6、第二胶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参照附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包括内蒙皮1、屏蔽层2、第一胶膜层3、铝蜂窝层4、外蒙皮5和第二胶膜层6;屏蔽层2覆盖设置在内蒙皮1上;第一胶膜层3覆盖设置在屏蔽层2上;铝蜂窝层4覆盖设置在第一胶膜层3上;第二胶膜层6覆盖设置在铝蜂窝层4上;外蒙皮5覆盖设置在第二胶膜层6上;其中,屏蔽层2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内蒙皮1、屏蔽层2、第一胶膜层3、铝蜂窝层4、第二胶膜层6和外蒙皮5通过共固化热压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碳纤维制件内表面覆铜网手工铺贴屏蔽层精度差,屏蔽层放样精度要求高,铺贴效率低等缺点。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着重从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的成型工艺的角度进行描述,具体如下:
[0026]步骤1:模具上表面涂覆脱模剂后铺设一层内蒙皮1,在碳纤维内蒙皮1的上侧用喷
墨打印机打印屏蔽层2,喷墨打印机打印尺寸精度为2um,在屏蔽层2的上侧铺设第一胶膜层3,在第一胶膜层3上侧铺设铝蜂窝层4,在铝蜂窝层4上侧铺设第二胶膜层6,在第二胶膜层6上铺设外蒙皮5;
[0027]步骤2:放置辅料及压条,封装真空袋,在固化炉内固化;
[0028]步骤3:脱模去掉辅料,移除压条,脱模,数控机床铣边钻孔得到后罩。
[0029]所述的屏蔽层2为铜层,厚度0.035mm,碳纤维后罩高频电磁屏蔽效能大于120dB。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屏蔽层2,屏蔽层2的尺寸和厚度可以得到精准的控制,屏蔽层2与内蒙皮1紧密贴合。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喷墨打印所述喷涂层时,选用的墨水应该为纳米铜浆。
[00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蒙皮和外蒙皮为碳纤维材料。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蒙皮1和外蒙皮5厚度均为1mm。
[00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蒙皮1、屏蔽层2、第一胶膜层3、铝蜂窝层4、第二胶膜层6和外蒙皮5均包括主体层以及沿主体层的周向延伸的安装边,主体层与安装边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0034]优选的,主体层与安装边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应保持在一定的台阶高度之内,当台阶高度较大时,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蒙皮(1);屏蔽层(2),所述屏蔽层(2)覆盖设置在所述内蒙皮(1)上;第一胶膜层(3),所述第一胶膜层(3)覆盖设置在所述屏蔽层(2)上;铝蜂窝层(4),所述铝蜂窝层(4)覆盖设置在第一胶膜层(3)上;第二胶膜层(6),所述第二胶膜层(6)覆盖设置在所述铝蜂窝层(4)上;外蒙皮(5),所述外蒙皮(5)覆盖设置在所述第二胶膜层(6)上;其中,所述屏蔽层(2)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所述内蒙皮(1)、所述屏蔽层(2)、所述第一胶膜层(3)、所述铝蜂窝层(4)、所述第二胶膜层(6)和所述外蒙皮(5)通过共固化热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蒙皮(1)和所述外蒙皮(5)为碳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蒙皮(1)和所述外蒙皮(5)厚度均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磁屏蔽碳纤维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蒙皮(1)、所述屏蔽层(2)、所述第一胶膜层(3)、所述铝蜂窝层(4)、所述第二胶膜层(6)和所述外蒙皮(5)均包括主体层以及沿所述主体层的周向延伸的安装边,所述主体层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坤王剑煜王记平魏建
申请(专利权)人:铜川煜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