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00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包括基板,其底端设置左右间隔的两个安装侧架,基板连接在一上下气缸的输出端上;挑直整形块,其通过一左右气缸装设在安装侧架上;引线整形组,其设于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之间,其包括呈前后相对分布的两个整形体,两个整形体分别连接在一夹爪气缸的两个输出端上,夹爪气缸固设于承载板的下部,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隔离支撑体,另外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隔离支撑体穿插通过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形机构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相对于手工整形操作,整形精度、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保证,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的引线整形作业。高精度的引线整形作业。高精度的引线整形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是新能源应用的常规设备之一,其由多层结构层压组成而成。光伏组件在层压完成后一般都要在板结构表面安装多个接线盒,为了保护光伏组件上与接线盒连接的引线结构,防止层压过程中被压坏,或为了防止层压前溢胶,因此引线部分都会用胶带粘贴覆盖以进行保护。而在进行接线盒组装时,为了方便进行引线焊接,需要提前将引线上的胶带撕掉并将引线由向两侧的卧躺姿态朝向中间挑起来并整形成大致的竖直起立状态。
[0003]目前产线上的引线整形方式多为人工用铲刀手动整形,存在整形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产线生产效率严重受限于工作人员的熟练度和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提高引线整形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包括:
[0007]基板,其底端设置左右间隔的两个安装侧架,所述基板连接在一上下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上下气缸连接一承载板;
[0008]挑直整形块,其通过一左右气缸装设在所述安装侧架上,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互为对称,由左右气缸实现挑直整形块的平移运动;
[0009]引线整形组,其设于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之间,其包括呈前后相对分布的两个整形体,两个整形体分别连接在一夹爪气缸的两个输出端上,所述夹爪气缸固设于承载板的下部,由夹爪气缸实现两个整形体的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隔离支撑体,另外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隔离支撑体穿插通过的插槽。
[0010]基于上述方案,由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将卧躺的引线朝向中间挑起来并整形成竖直起立状态,再由前、后两个整形体对竖直的引线进行前后侧边整形,提高了引线的整形矫直效果。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所述挑直整形块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夹块,所述夹块的底端面与挑直整形块的底端面相平齐,所述夹块的最外侧面呈竖直平面状。由此,两个夹块同时朝向中间位置移动时,夹块的外侧底边位置能够将卧躺的引线慢慢朝向中间位置挑起直至使得引线变成竖直的起立状态,挑起引线的动作不复杂,效率高。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在所述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隔离支撑体,另外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隔离
支撑体穿插通过的插槽中:所述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下部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辅助条,所述辅助条与隔离支撑体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另外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下部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有能水平插入辅助条与隔离支撑体之间的引导杆体,所述其中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引导杆体穿插通过的引导槽,所述另外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辅助条穿插通过的辅助缺口。由此,被挑起并变成竖直起立状态的引线贴于隔离支撑体外侧壁上,前、后两个整形体同时朝向中间位置运动,直至分别与引线的侧边接触,从而实现对引线两侧边整形的目的。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所述隔离支撑体的外侧面与引导杆体的外侧面平齐。由此,当被挑起并变成竖直起立状态的引线贴于隔离支撑体外侧壁上的时候,不会发生引导杆体影响引线与隔离支撑体贴合的问题。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所述安装侧架与基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方式。由此,能够方便调整两个挑直整形块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引线挑直。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所述基板底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凹陷形成滑槽,所述安装侧架的上端形成有凸出的嵌入块,所述嵌入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基板的两侧部均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水平固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均活动插设于安装侧架,所述支撑体上还螺纹连接有一水平的调距螺杆,所述调距螺杆的另一端与安装侧架螺纹连接。由此,通过调距螺杆调整安装侧架与支撑体之间的间距,以此改变左、右两个安装侧架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的间距调整。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其中一个所述整形体上螺纹连接有一水平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另一端指向另外一个整形体。由此,当另外一个整形体与限位螺杆末端相接触时,此时夹爪气缸行程到位,前、后两个整形体之间的间距刚好与引线的宽度一致,能够刚好将引线的两侧边夹住并进行整形,如此便可通过限位螺杆改变前后两个整形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引线。
[0017]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相对于手工整形操作,整形精度、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保证,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的引线整形作业。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自动整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有关挑直整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有关引线整形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有关第一整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3中有关第二整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有关基板和安装侧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有关引线整形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1‑
基板,2

安装侧架,3

上下气缸,4

承载板,5

挑直整形块,6

左右气缸,7

引线整形组,11

滑槽,12

支撑体,121

支撑杆,122

调距螺杆,21

嵌入块,51

夹块,71

第一整
形体,72

第二整形体,73

夹爪气缸,74

限位螺杆,711

隔离支撑体,712

辅助条,713

引导槽,721

插槽,722

引导杆体,723

辅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参照1至图5,本实施例为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其底端设置左右间隔的两个安装侧架,所述基板连接在一上下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上下气缸连接一承载板;挑直整形块,其通过一左右气缸装设在所述安装侧架上,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互为对称,由左右气缸实现挑直整形块的平移运动;引线整形组,其设于左、右两个挑直整形块之间,其包括呈前后相对分布的两个整形体,两个整形体分别连接在一夹爪气缸的两个输出端上,所述夹爪气缸固设于承载板的下部,由夹爪气缸实现两个整形体的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隔离支撑体,另外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隔离支撑体穿插通过的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直整形块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夹块,所述夹块的底端面与挑直整形块的底端面相平齐,所述夹块的最外侧面呈竖直平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的自动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成隔离支撑体,另外一个整形体的表面开设有供隔离支撑体穿插通过的插槽中:所述其中一个整形体的内侧面下部位置向外垂直延伸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成张海生吉风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能图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